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489  8497  8503  8507  8513  8515  8519  8525  8527  8533  8539  8543  8545  8549  8555  8557  8563  8567  8569  8573  8575  8579  8581  8583  8584  8585  8587  8588  8589  8591  8593  8597  8599  8603  8605  8609  8615  8617  8623  8627  8629  8633  8639  8645  8647  8653  8657  8659  8665  8669  8675  8683  447348 

(一)向广口瓶①中通入NO并测定NO的体积

(1)通入NO前,向广口瓶①中加入水,让水充满广口瓶①,且调节滴定管③中液面与①相平并记录滴定管③的刻度。

(2)从导管a通入一定量的NO并准确测定通入NO的体积的主要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出通入的NO的体积为V mL(V<50)。

试题详情

17.(10分)(2010·湖北省八校联考)某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验证NO的还原性及探究工业生产硝酸的原理。

如何检查该装置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6.(2010·云南省摸底考试)把x mL CO2通过足量的Na2O2后再与y mL NO混合。xy之和为30。设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缩小为15 mL,则x?y可能为( )

①1?:  1 ②2?:  1 ③5?:  4 ④7?:  5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2CO2+2Na2O2===2Na2CO3+O2,2NO+O2===2NO2。当xy时,这两个反应均恰好反应完全,气体总体积减小15 mL;当x<y时,气体总体积减小值小于15 mL;当x>y时,则前一个反应导致气体减小0.5x mL,后一个反应导致气体减小0.5y mL,共减少(0.5x+0.5y)mL=15 mL。由此可知,当xy时,符合条件。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试题详情

15.(2010·四川省德阳市“一诊”考试)常温下,向100 mL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若再取等体积的该混合酸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取10 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 L后其pH=2

B.原混合酸中,NO物质的量为0.2 mol

C.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4 mol·L1

D.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的是氢气

解析:稀H2SO4和稀HNO3的混合溶液最多溶解19.2 g Cu,说明NO完全转化为NO,19.2 g Cu失去0.6 mol电子,设生成的NO为x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3x=0.6,解得x=0.2,故原混合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根据图示变化,加入Fe时,Fe首先与HNO3反应生成Fe(NO3)3、NO(OA段),然后过量的Fe与Fe(NO3)3反应生成Fe(NO3)2(AB段),最后Fe与H2SO4反应产生H2(BC段)。OA段:Fe+4HNO3===Fe(NO3)3+NO↑+2H2O,0.2 mol HNO3只能溶解0.05 mol Fe,而实际溶解了0.2 mol Fe,说明H2SO4提供了0.6 mol H+BC段:Fe+H2SO4===FeSO4+H2↑,n(H2SO4)=n(Fe)=0.1 mol,故原混合酸中含有0.4 mol H2SO4,其浓度为0.4 mol/0.1 L=4 mol·L1。原混合酸中c(H+)=(0.2 mol+0.8 mol)/0.1 L=10 mol·L1,取10 mL原混合酸稀释至1 L,溶液中c(H+)=0.1 mol·L1,pH=1。综合上述,选项A错误。

答案:A

试题详情

14.(2010·郑州市质量预测)标准状况下,将a L SO2和Cl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100 mL 0.1 mol·L1Fe2(SO4)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棕黄色变浅。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其质量为11.65 g。则下列关于该过程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所得沉淀为0.05 mol的BaSO4

B.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为0.448 L

C.a 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

D.a的取值范围为0.672<a<0.896

解析:由最终生成的沉淀为11.65 g,可知n(BaSO4)=0.05 mol;由S原子守恒可得:n(SO2)+3n[Fe2(SO4)3]=0.05 mol,故n(SO2)=0.02 mol,即为0.448 L;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SO2与Cl2恰好完全反应,不能使硫酸铁溶液褪色,故C错误。

答案:C

试题详情

13.(2010·北京市海淀区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消失

B.  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溶解

C.  向BaCl2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产生沉淀,再加入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D.  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FeCl3溶液,沉淀逐渐变为红褐色

解析: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它能溶解于盐酸中,A项正确;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位

于氢的后面,故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溶液中存在H+、NO,相当于稀硝酸,铜粉溶解,B项正确;向BaCl2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产生BaSO3沉淀,再加入硝酸,BaSO3被氧化成BaSO4,C项不正确;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再加入FeCl3溶液,由于氢氧化铁溶解度比氢氧化镁小,故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D项正确。

答案:C

试题详情

12.(2010·云南省摸底考试)已知AgCl能溶于氨水而生成[Ag(NH3)2]+。NH4Cl溶液和AgNO3溶液混合后,再滴入NaOH溶液,溶液中沉淀量(y)与NaOH溶液加入量(x)的关系曲线不可能是( )

解析:分析时应注意考虑到NH4Cl溶液和AgNO3溶液混合后,二者是否能恰好反应完,若不能,AgNO3是否过量,因为Ag+在碱性条件下可生成AgOH沉淀。若AgNO3过量,加入NaOH后,开始时沉淀量增加,后来因有一部分AgCl沉淀转化为[Ag(NH3)2]+而减少,因NH的量不足,故沉淀不可能全部转化为[Ag(NH3)2]+,A错B对;若混合前n(NH4Cl)≥2n(AgNO3),加入足量NaOH后沉淀全部溶解,C对;若2n(AgNO3)>n(NH4Cl)>n(AgNO3),则D对。

答案:A

试题详情

11.(2010·四川省摸底考试)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A.向碘水中滴加溶剂X,振荡静置后分层,X试剂层呈紫红色且在上层,说明可用X从碘水中萃取碘

B.  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BaSO3溶于盐酸

C.  向0.1 mol·L1NaNO2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NO具有氧化性

D.  在含有KSCN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振荡,颜色褪去,说明发生了反应:2Fe3++3Cu===3Cu2++2Fe

解析:依题意,X与碘水不反应,且X与水不互溶,碘在X中的溶解度大于水,A项正确;硝酸钡中含有NO,在酸性条件下氧化二氧化硫生成SO,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B项错误;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会氧化NO,故NO表现还原性,C项错误;铜还原铁离子生成亚铁离子,不能将其还原成铁单质,因为铁比铜活泼。

答案:A

试题详情

10.(2010·河南省调研)在200 mL 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单质或化合物X,恰好使其转化为只含Na2CO3溶质的溶液,实现转变的物质X有多种,符合条件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D
X的化学式
Na
Na2O
Na2O2
NaOH
加入X的质量(g)
4.8
6.4
7.8
16.0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计算。NaOH+NaHCO3===Na2CO3+H2O,则恰好使NaHCO3溶液转化为只含Na2CO3溶质的溶液,需要NaOH 0.2 mol,A、B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均大于0.2 mol,D中NaOH为0.4 mol,C中7.8 g Na2O2与水反应恰好生成0.2 mol NaOH。

答案:C

试题详情

9.(2010·石家庄质检(二))甲、乙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丙、丁为氧化物,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甲丙丁乙,则甲和乙可以是( )

A.钠和氢气     B.镁和碳

C.氧气和硫         D.铝和铁

解析:选项A,若甲为Na,乙为H2,则丙为H2O,丁为NaOH,NaOH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选项B,若甲为Mg,乙为C,则丙为CO2,丁为MgO,符合题意。选项C,若甲为O2,乙为S,则丙为H2S,丁为H2O,H2S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选项D,铁不是短周期元素,不符合题意。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