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577  8585  8591  8595  8601  8603  8607  8613  8615  8621  8627  8631  8633  8637  8643  8645  8651  8655  8657  8661  8663  8667  8669  8671  8672  8673  8675  8676  8677  8679  8681  8685  8687  8691  8693  8697  8703  8705  8711  8715  8717  8721  8727  8733  8735  8741  8745  8747  8753  8757  8763  8771  447348 

1.下列各变化中,在木炭燃烧时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解析] CO2不能分解,因此,D项错误。

[答案] D

试题详情

16.(14分)(2010年榆林或2010年威海质检)t ℃时,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保持温度不变,使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中甲图所示[t0-t1阶段c(B)未画出],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容器中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t5-t6阶段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共增加0.01 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

(1)t5-t6阶段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

(2)该反应建立第一次平衡时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3)在t1-t6的平衡阶段中,平衡常数的有关变化为________(填序号);

a.t3-t4增大、t5-t6增大

b.t3-t4增大、t5-t6减小

c.t3-t5阶段不变、t5-t6增大

d.t3-t5阶段不变、t5-t6减小

(4)如果t5-t6阶段同时采取t3-t4阶段的措施,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将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 kJ,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t2-t3阶段:根据图象可知,t2时刻向体系中加入了反应物或者生成物;t3-t4阶段:加入了催化剂;t4-t5阶段和t5-t6阶段:这两个阶段应为改变温度或压强,当改变(升高或降低)温度时,必然引起平衡的正向或逆向移动,而改变压强时,如果方程式两边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平衡就不会移动,所以t4-t5阶段为改变压强,t5-t6阶段为改变温度,由于t5-t6阶段正、逆反应速率均比原来大,说明是升高温度,而t4-t5阶段正、逆反应速率均比原来小,说明是减小压强。

(2)向该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后,其浓度分别为0.15 mol·L1和0.05 mol·L1,说明容器的体积为2 L,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甲图中A(反应物)、C(生成物)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数值之比为=,所以B应为生成物,且化学计量数为1,即反应的方程式为3A(g)2C(g)+B(g),K==2.80。因为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t1-t5阶段平衡常数不变,而t5-t6阶段是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5)若在t5-t6阶段同时使用催化剂,只能同等程度加快正逆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反应热,所以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不变。

[答案] (1)升高温度 (2)2.80 (3)c (4)等于 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加快正逆反应的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热(或不改变平衡状态等)

试题详情

15.(17分)(2009年广东高考)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HCOOCH3(l)+H2O(l)HCOOH(l)+CH3OH(l) ΔH>0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

组分
HCOOCH3
H2O
HCOOH
CH3OH
物质的量/mol
1.00
1.99
0.01
0.52

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T1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见下图:

(1)根据上述条件,计算不同时间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结果见下表:

反应时间
 
 
 
 
 
 
 
范围/min
0-5
10-15
20-25
30-35
40-45
50-55
75-80
平均反应速率/
 
 
 
 
 
 
 
(103 mol·min1)
1.9
7.4
7.8
4.4
1.6
0.8
0.0

请计算15-20 min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______mol,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mol·min1(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依据以上数据,写出该反应速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则该反应在温度T1下的K值为______。

(4)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T2(T2大于T1),画出温度T2下甲酸甲酯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解析] (1)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15-20 min内甲酸甲酯转化率提高了4.5%,利用转化率和速率的计算式计算。

(2)表格中平均反应速率的数据显示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因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排除温度升高的影响,则只能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物质对该反应起到催化剂作用,而起始反应物中HCOOH的量很小,只能是其具有催化作用造成的。

(3)同一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与物质的量之比相等,故可将平衡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代入平衡常数计算公式求算。

(4)注意该反应是吸热反应,T2>T1,温度升高,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提高转化率。

[答案] (1)0.045 9.0×103

(2)该反应中甲酸具有催化作用。①反应初期:虽然甲酸甲酯量较大,但甲酸量很小,催化效果不明显,反应速率较慢;②反应中期:甲酸量逐渐增多,催化效果显著,反应速率明显增大;③反应后期:甲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成主导因素,特别是逆反应速率的增大,使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3)0.14

(4)

试题详情

14.(15分)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反应焓变为ΔH,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5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ΔH______0。(填“>”或“<”)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v(H2O)  D.c(CO2)=c(CO)

(3)若上述反应以CO和水蒸气为起始反应物,在T ℃时CO和H2O(g)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mol/(L·min),T=______℃。

[解析] (1)由表格中温度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可知,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K)越大,即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2)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压强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不变。

(3)v(CO2)==0.03 mol/(L·min)。4 min时,c(H2O)=0.18 mol/L,c(CO)=0.08 mol/L,c(H2)=0.12 mol/L,c(CO2)=0.12 mol/L,计算化学平衡常数K=1,查表可知 K=1对应的温度为850 ℃。

[答案] (1)> (2)BC (3)0.03 850

试题详情

13.(6分)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mA(g)+nB(g)pC(g),反应经5 min达到平衡,测得此时A的浓度减小了a mol·L1,而C的浓度增加了a mol·L1,又知平均反应速率:v(C)=2v(B)。

(1)写出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

m=______,n=______,p=______。

(2)压强一定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时间(T表示温度,t表示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解析] (1)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m∶n∶p=3∶1∶2,故m=3,n=1,p=2。

(2)由图象可知T1>T2,升温C%减小,平衡逆移,说明正向放热。

[答案] (1)3 1 2 (2)放热

试题详情

12.(2010年张家港质检)T ℃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g)+7B(g)4C(g) ΔH<0

B.在(t1+10)min 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 ℃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 mol·L1A、0.1 mol·L1B和0.4 mol·L1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解析] 由图(Ⅰ)知达到平衡时,A减少了0.2 mol/L,B减少了0.6 mol·L1,C增加了0.4 mol/L,故反应方程式为:A(g)+3B(g)2C(g);由方程式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图(Ⅱ)知T1>T2,当温度高(T1)时,平衡状态B%大,故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对照图(Ⅰ)可知C项中各物质的浓度即平衡浓度,即此状态时反应已经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 C

试题详情

11.等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

2A(g)+B(g)3C(g)+2D(g),起始时四个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分别如下表所示(mol),在相同条件下建立平衡,A或B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多选)( )

 




A
2
1
2
1
B
1
1
2
2

A.A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

B.A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

C.B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

D.B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

[解析] 丙相当于乙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丙中A、B转化率均小于乙;丙相当于在甲中再加入1 mol B,平衡右移,丙中A转化率大于甲中A转化率;丁相当于乙中再加入1 mol B,平衡右移,丁中A转化率大于乙中A转化率。故A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甲<丙<乙<丁,同理可得B的转化率的关系。

[答案] AD

试题详情

10.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析]  2X(g)+Y(g)Z(g)

起始物质  1  1  0

的量(mol)

转移的物  0.6  0.3  0.3

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  0.4  0.7  0.3

的量(mol)

v(X)==0.001 mol·L1·s1,A项正确;将容积变为20 L,平衡朝逆反应方向移动,Z的平衡浓度小于原来的,B项不正确;若增大压强,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物质Y的转化率增大,C项错误;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朝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项错误。

[答案] A

试题详情

9.(2009年宁夏高考)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X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 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A.5%  B.17%

C.25%  D.33%

[解析] 由题中反应和数据可知:HX(g)H2(g)+X2(g)的平衡常数K=0.1。设在该温度下HX(g)的分解反应达平衡后其减小的浓度为x mol/L,则平衡时HX、H2、X2的浓度分别为(1.0-x)mol/L,0.5x mol/L,0.5x mol/L,代入K的表达式有:(0.5 x)1/2·(0.5x)1/2/(1.0-x)=0.1,解得x=0.167,故可知HX的转化率为×100%=16.7%。

[答案] B

试题详情

8.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1>T2   B.压强:p1>p2

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x的值是2

[解析] 比较曲线Ⅰ和Ⅱ,压强均为p2,T1时可逆反应先达到平衡,故T1>T2;温度由T1降至T2时C%增大,说明降温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该反应的正向反应为放热反应。比较曲线Ⅱ和Ⅲ,温度均为T1,压强为p2时反应先达到平衡,说明p2>p1。压强从p2减至p1,C%减小,说明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为体积减小反应,x=1。

[答案] 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