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下列气体发生装置,当加入适当的块状固体和液体时不具有随开随关功能的是( )
[解析] A、B、C三装置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似,均具有随开随关功能;而D装置关闭止水夹后,反应仍断续进行,无法通过关闭止水夹控制反应的停止。
[答案] D
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A项集气瓶无出气管;B项不符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应将两个电极对换位置;D项应长管进,短管出。
[答案] C
5.
如图装置可以作防倒吸的装置,下列气体会出现右图现象的是( )
A.NH3 B.CO2
C.CH4 D.H2
[解析] 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产生该现象。
[答案] A
4.既能用浓H2SO4干燥,又可用CaO干燥的气体有( )
①H2 ②O2 ③N2 ④SO2 ⑤H2S ⑥CH4 ⑦NH3 ⑧CO2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⑧
C.④⑤⑥ D.④⑤
[解析] 能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有①②③④⑥⑧,能用CaO干燥的气体有:①②③⑥。
[答案] A
3.
如右图所示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它可用于( )
A.用Zn粒与稀HCl反应制H2
B.用Na2O2与H2O反应制O2
C.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
D.用MnO2与浓HCl反应制Cl2
[解析] 根据图示收集装置可知所制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答案] A
2.
启普发生器是块状固体与液体试剂在常温下起反应制取气体的典型装置。实验室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欲使得到氢气的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将锌粒换成锌粉
B.将稀硫酸换成浓硫酸
C.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
D.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部分加热
[解析] A项,将锌粒换成锌粉则不能在启普发生器中反应,A错误;B项,浓H2SO4与Zn反应不能制得H2,B错误;D项,启普发生器不可加热,D错误;C项,Zn置换出Cu,构成了Cu-Zn-H2SO4原电池,可使生成H2的速率加快,C正确。
[答案] C
1.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氢气的是( )
①锌与稀硫酸反应 ②甲烷热分解 ③电解稀硫酸 ④赤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
[解析] 实验室里制备气体要操作简单,容易分离,经济实惠,切实可行。甲烷在高温下才能分解成H2和C,实验室里很难办到。赤热的炭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既难反应,又难分离,难以在实验室里实现。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电解稀硫酸(即电解水,但反应比电解纯水快)的方法制取氢气。
[答案] C
15.某校进行化学实验考查时,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炭粉或者是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某同学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
假设1:黑色粉末是炭粉;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
他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H2SO4,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① |
假设1成立 |
② |
|
③ |
假设3成立 |
(3)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黑色物质为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4)拓展:
为了进一步探究炭粉和氧化铜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下实验,将此黑色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炭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成后,静置。请你回答:
①烧杯中________(填“有”或“无”)不溶物。
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一定要联系题中给出的黑色物质的可能性,由此提出你的猜想或假设,两种物质的三种组合。解答(2)(4),即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三个假设,必须要了解木炭、氧化铜、稀硫酸的性质及相互反应的规律和能否反应呈现出不同现象。木炭与稀硫酸不反应,黑色的木炭不会溶解消失;CuO+H2SO4===CuSO4+H2O反应发生,溶液会由无色变为蓝色;由上述知识不难对(2)作出解答。解答(4)时,一定要理解它的意义和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还应注意到题中关键处的说明,如“隔绝空气加热(碳完全反应)”,应该认识此处有2CuO+C2Cu+CO2↑反应发生,此反应中,木炭反应消耗完了,一定没有,生成的铜一定有,氧化铜则不能确定,可能有也可能无。
[答案] (1)黑色粉末是氧化铜 黑色粉末是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2)①无变化 ②溶液变蓝色,黑色粉末溶解 假设2成立 ③溶液变蓝色,仍有部分黑色不溶物
(4)①有 ②H2SO4
③CuO+H2SO4===CuSO4+H2O
14.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2+、Fe3+、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 饱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75%乙醇 四氯化碳
① 除去溶液Ⅰ中的Ca2+、Mg2+、Fe3+、SO42-离子,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填化学式)。
②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提纯的NaCl配制500 mL 4.00 mol·L-1NaCl溶液,所用仪器除药匙、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
[解析] (1)为除去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可选用NaOH溶液,也可以用碳酸钠与二者的水解相互促进反应,除去硫酸根选用氯化钡,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来除去,因此顺序为NaOH、BaCl2、Na2CO3,若不用氢氧化钠,则答案为BaCl2、Na2CO3;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75%的乙醇,因为乙醇溶解氯化钾后易挥发不残留其他物质。(2)配制固定体积、固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需要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需用天平称量,用烧杯溶解固体、转移溶液,用500 mL的容量瓶,胶头滴管定容。
[答案] (1)①NaOH、BaCl2、Na2CO3(NaOH与BaCl2顺序可颠倒)
②75%乙醇
(2)天平、烧杯、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13.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MgCO3、Al2(SO4)3、Na2SO4、Ba(NO3)2、AgNO3和CuSO4。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根据所给实验现象完成表格(对于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写化学式,暂不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填“无”);
(1)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肯定存在的物质 |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
理由 |
|
|
|
(2)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肯定存在的物质 |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
理由 |
|
|
|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肯定存在的物质 |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
理由 |
|
|
|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
[解析] (1)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说明原物质无CuSO4,因CuSO4溶液呈蓝色,白色沉淀则不确定。
(2)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原物质一定含有Na2SO4,因为只有Na+焰色反应为黄色,不能断定其他物质是否含有。
(3)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说明原物质中一定有MgCO3,因能产生气体的只有MgCO3,而一定无Ba(NO3)2和AgNO3,因如有Ba(NO3)2或AgNO3,会与存在的Na2SO4反应生成BaSO4或Ag2SO4,加入盐酸时沉淀不会消失。
(4)仍不能确定的只有Al2(SO4)3。
[答案] (1)
无 |
CuSO4 |
溶液无色,而CuSO4溶液为蓝色 |
(2)
Na2SO4 |
无 |
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
(3)
MgCO3 |
Ba(NO3)2 |
AgNO3 |
MgCO3沉淀溶于盐酸,有气体放出;如有Ba(NO3)2,生成的BaSO4沉淀不溶于盐酸;如有AgNO3,生成的Ag2SO4沉淀在盐酸中不溶 |
(4)Al2(SO4)3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