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592  8600  8606  8610  8616  8618  8622  8628  8630  8636  8642  8646  8648  8652  8658  8660  8666  8670  8672  8676  8678  8682  8684  8686  8687  8688  8690  8691  8692  8694  8696  8700  8702  8706  8708  8712  8718  8720  8726  8730  8732  8736  8742  8748  8750  8756  8760  8762  8768  8772  8778  8786  447348 

12.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残余固体是铜和铁

B.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C.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3+

[解析] 由于a>c,Cu没有完全析出,溶液中有Cu2+;因为有金属剩余,溶液中不可能还有Fe3+,有Cu2+存在也不会有Fe单质存在。

[答案] B

试题详情

11.有100 mL 3 mol·L-1 NaOH溶液和100 mL 1 mol·L-1 AlCl3溶液。按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①将氢氧化钠溶液分多次加到AlCl3溶液中;②将AlCl3溶液分多次加到NaOH溶液中。比较两次实验结果是( )

A.现象相同,沉淀量相等  B.现象不同,沉淀量相等

C.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等  D.现象不同,沉淀量不等

[解析] 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AlCl3溶液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随着NaOH量的增加,沉淀量逐渐增多至0.1 mol Al(OH)3。若将AlCl3溶液逐滴加入到NaOH溶液中,开始NaOH过量,Al3+转化为[Al(OH)4],故无沉淀生成,随着AlCl3不断滴入,NaOH全部反应完,此时溶质为0.075 mol [Al(OH)4],再继续滴入AlCl3,剩余的0.025 mol Al3+与0.075 mol [Al(OH)4]恰好作用生成0.1 mol Al(OH)3

[答案] B

试题详情

10.将镁、铝、硅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一份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另一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最后生成的H2一样多。则镁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4∶1

C.1∶1  D.3∶1

[解析] Al与NaOH溶液和盐酸都反应且生成H2的量相等,在与NaOH溶液反应时Si也反应,与盐酸反应时Mg也反应,两者产生的H2一样多。根据关系式Mg-H2,Si-2H2,n(Mg)∶n(Si)=2∶1。

[答案] A

试题详情

9.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SO4

[解析] 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白色沉淀不断溶解并消失,说明丁为NaOH,乙为Al2(SO4)3。将NaOH滴入甲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甲为BaCl2,故丙为FeSO4

[答案] D

试题详情

8.铜锈是一种绿色化合物,它的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兼有氢氧化铜和碳酸铜的性质。试推测:铜锈在高温灼烧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是( )

A.黑色的氧化铜

B.血红色的氧化亚铜

C.蓝色的氢氧化铜和碳酸铜

D.黑色的氧化亚铜

[解析] Cu2(OH)2CO3受热分解:Cu2(OH)2CO32CuO+CO2↑+H2O,而CuO在高温下分解:4CuO2Cu2O+O2↑。

[答案] B

试题详情

7.下列变化可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

A.Al(OH)3―→Al2O3  B.Al2O3―→Al(OH)3

C.Al―→Al(OH)3  D.SiO2―→H2SiO3

[解析] A项,2Al(OH)3Al2O3+3H2O;

B项,至少两步才可实现:Al2O3―→Al3+―→Al(OH)3

C项,至少两步才可实现:Al―→Al3+―→Al(OH)3

D项,至少两步才可实现:SiO2―→SiO32―→H2SiO3

[答案] A

试题详情

6. 镁、铝、铁、铜四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Cu2+  B.[Al(OH)4]

C.Al3+  D.Mg2+

[解析] Mg、Al、Fe、Cu四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时,Cu不反应,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得到Mg(OH)2沉淀、Fe(OH)2[也应有Fe(OH)3]沉淀,而Al3+最终变为[Al(OH)4]

[答案] B

试题详情

5.北京奥运会所颁发的“金镶玉”奖牌,将青海软玉创造性地运用于奥运奖牌之上,蕴含着“以玉比德”的理念,中国特色浓厚,艺术风格典雅。青海软玉主要成分是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的纤维状微晶结合体,“透闪石”的化学成分为

Ca2Mg5Si8O22(O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透闪石”的化学式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

2CaO·5MgO·8SiO2·H2O

B.“透闪石”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是Ca元素质量分数的2倍

C.“透闪石”的化学式写成硅酸盐的形式为:

2CaSiO3·5MgSiO3·H2SiO3

D.“透闪石”不耐热,也不耐酸腐蚀

[解析] ==,即“透闪石”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是Ca元素质量分数的倍。

[答案] B

试题详情

4.“神舟”飞船上的太阳帆板采用了大量先进的复合材料,以便在尽可能提高发电效能的同时,减轻其自身质量,其身价达到了上千万元。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太阳帆板能经受超高温

B.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神舟”飞船质量变轻

C.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太阳帆板承受超高强度的改变

D.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太阳帆板承受温差造成的热胀冷缩的难题

[解析] 太阳帆板在太空中运行的过程中,承受的压力小,承受超高强度的改变不符合事实。

[答案] C

试题详情

3.(2010年杭州质检)下列物质中,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2SiO3;②AlCl3;③NH4HCO3;④Al2O3;⑤NaHSO4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  D.③④

[解析] Na2SiO3只能与HCl反应,AlCl3、NaHSO4只能与NaOH反应。

[答案] 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