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717  8725  8731  8735  8741  8743  8747  8753  8755  8761  8767  8771  8773  8777  8783  8785  8791  8795  8797  8801  8803  8807  8809  8811  8812  8813  8815  8816  8817  8819  8821  8825  8827  8831  8833  8837  8843  8845  8851  8855  8857  8861  8867  8873  8875  8881  8885  8887  8893  8897  8903  8911  447348 

14.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过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1c(A)∶c(B)=3∶5,C的反应速率是0.1 mol·L1·min1,A在5 min末的浓度是____________,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x的值是________。

[解析] 反应生成C的浓度:

试题详情

13.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2A(g)+B(g)2C(g)

在反应过程中,C的物质的量n(C)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现从t1时刻开始对反应体系升高温度,n(C)的变化如图中q→b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p点时反应的v________v(填“>”“<”或“=”)。

(2)此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填“放”或“吸”)热反应。

(3)a、b两点的正反应速率:v(a)________v(b)(填“>”、“<”或“=”)。

[解析] (1)p点时反应已达平衡状态,故vv

(2)t1时开始升温,n(C)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a、b两点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浓度相等,b点温度高,反应速率快。

[答案] (1)= (2)放 (3)<

试题详情

12.在25 ℃时,向100 mL含氯化氢14.6 g的盐酸溶液里,放入5.6 g纯铁粉(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开始至2 min末收集到氢气1.12 L(标况下),在此之后,又经过4 min,铁粉完全溶解。则:

(1)在2 min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mol/(L·min)。

(2)在后4 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mol/(L·min)。

(3)前2 min与后4 min相比,反应速率快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25 (2)0.25 (3)前2 min 前2 min时盐酸浓度大

试题详情

11.(2007年广东)“碘钟”实验中,3I+S2O===I+2SO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 ℃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mo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mol·L1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s
88.0
44.0
22.0
44.0
t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色时间t1=__________。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 ℃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________(填字母)。

A.<22.0 s  B.22.0-44.0 s

C.>44.0 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分析所给数据,可以得出显色时间与c(Ic(S2O)数值成反比,利用①、⑤两组数据,可知两组实验中c(S2O)相同,而c(I)⑤是①的3倍,因此⑤所用显色时间是①的,即=29.3 s。

(3)在反应物起始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显色时间越短。故选A。

[答案] (1)研究反应物I与S2O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29.3 s (3)A

(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试题详情

10.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ΔH<0,在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 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解析] 根据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a点时,H2的浓度大,反应速率大,A正确;因图象纵坐标表示NH3和H2的物质的量,c点仅表示此时n(NH3)=n(H2),并没有达到平衡,B错;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曲线水平,表明已达到平衡,说明两点处n(N2)应一样大,C错;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ΔH<0,所以773 K时,H2的转化率小于673 K时的转化率,所以D正确。

[答案] AD

试题详情

9.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C.反应开始到10 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解析] 图中可看出:达到平衡后,X、Y均减少了0.79 mol,Z增加了1.58 mol,反应方程式为:X(g)+Y(g)2Z(g),Z的反应速率为=0.079 mol·L1·s1,X的浓度减少:=0.395 mol·L1

[答案] C

试题详情

8.(2007年北京理综)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1·s1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

[解析] v(X)=2v(Z)=2×=0.001 mol·L1·s1。B项,扩容即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平衡左移,故重新平衡时Z的浓度小于原来的。C项,Y的转化率增大。D项,升温,X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左移,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答案] A

试题详情

7.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O2)=5v(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NH3)=3v(H2O)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时的速率关系可知,v(O2)∶v(NO)=5∶4,v(NO)=v(O2),代入A中表达式知v(O2)=v(O2),A正确;NO的生成与NH3的消耗同时表示正反应在任意时刻都成比例,故B不正确;达到平衡时,增加容器体积,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同时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减小,C不正确。在反应的任意状态总有v(NH3)∶v(H2O)=4∶6即3v(NH3)=2v (H2O),D不正确。

[答案] A

试题详情

6.一定温度下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1∶2∶3

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为:0.3 mol/(L·  min)

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解析] A是固体,不能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速率;vB=0.3 mol/(L·min)在2 min末的速率为即时速率,应小于0.3 mol/(L·min);在反应过程中B的浓度逐渐减小,故A、B反应生成C、D的速率逐渐减小。

[答案] D

试题详情

5.有两个学生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测定可逆反应A2+3B2C2的化学反应速率,甲测得v(A2)=0.5 mol/(L·min),乙测得v(B2)=1.5 mol/(L·min),则两个学生的测定结果

( )

A.都正确                 B.都错误

C.甲对乙错                D.都对或都错

[答案] 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