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721  8729  8735  8739  8745  8747  8751  8757  8759  8765  8771  8775  8777  8781  8787  8789  8795  8799  8801  8805  8807  8811  8813  8815  8816  8817  8819  8820  8821  8823  8825  8829  8831  8835  8837  8841  8847  8849  8855  8859  8861  8865  8871  8877  8879  8885  8889  8891  8897  8901  8907  8915  447348 

1.室温下,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水加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W不变

B.向水中加入少量盐酸,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增大

C.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H)=c(H+)

[解析] 选项A,升温,KW增大。选项B,加入少量盐酸,抑制了H2O的电离,平衡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H2O电离出的c(H+)减小,但溶液中的c(H+)增大。选项C,加入少量NaOH固体后,溶液中的c(OH)增大。选项D,CH3COONa水解导致溶液中c(OH)>c(H+)。

[答案] B

试题详情

21.(10分)反应①Fe(s)+CO2(g)FeO(s)+CO(g) ΔHa kJ·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O2(g)===CO2(g) ΔHb kJ·mol1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温度(℃)
500
700
900
K
1.00
1.47
2.40

(1)若500 ℃时进行反应①,CO2起始浓度为2 mol·L1,CO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

(2)反应①中的a________0(填“>”、“<”或“=”)。

(3)700 ℃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得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900 ℃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4)下列图象符合反应①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图中v是速率,φ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且T1>T2)

(5)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2Fe(s)+O2(g)===2FeO(s)的ΔH=________。

[解析] (1)500 ℃时反应①的K=1,设CO的平衡浓度为c,则K==1,解得c=1 mol·L1。(2)根据提供的数据可知,温度升高,反应①的K值增大,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大于0。(3)反应①中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A错;通入CO2,平衡向右移动,B对;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C对;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D错。(4)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平衡向右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A对;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CO的百分含量增大,B、C错。(5)根据盖斯定律,该反应可以通过①×2+②×2得到,故反应的ΔH=2(a+b) kJ·mol1

[答案] (1)1 mol·L1 (2)> (3)BC (4)A

(5)2(a+b) kJ·mol-1

试题详情

20.(12分)Ⅰ.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C(g)

(1)若开始时放入1 mol A和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  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mol。

(2)若开始时放入3 mol A和3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 A、2 mol B和1 mol 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 mol和3a mol,则x=______mol,y=____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 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 mol 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Ⅱ.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 mol A和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 C。若b与(1)小题的a进行比较__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ab 乙.ab 丙.ab 丁.不能比较ab的大小

作出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该反应是在恒温、恒压下进行反应并建立平衡的,反应物A、B和生成物C的计量数比为1∶1∶1,当生成a mol C时,必消耗a mol A,则平衡时n(A)=(1-a)mol。

(2)根据等效平衡原理与(1)相比初始条件为原来各物质的3倍,则此时生成的C也应为(1)中的3倍,故为3a mol

(3)根据:A(g)+B(g)C(g)

始:  x 2  1

平:    y        3a

此情况与(2)等效,假设C的初始量为0,则B必为3 mol,A为3 mol,则x=3-1=2,y=3-3a,则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取决于从始态到平衡态的过程中反应进行的方向,即3a与1的相对大小,若3a>1,则反应向右进行建立平衡,此时,n(B)<2 mol。若3a=1,则反应向左向右进行的程度相等,n(B)=2 mol。若3a<1,则反应向左进行建立平衡,此时n(B)>2 mol。

(4)因为等压、等温、容积可变,加入C的多少并不影响平衡,仍处于与(1)同样的平衡状态,则C的物质的量分数可通过(1)的条件直接求出C%=×100%。

(5)此时条件变为等温等容的条件,由于正反应体积缩小,随反应的进行,n()减小,压强减小,与(1)相比C的生成量减小,故可判断ba

[答案] (1)(1-a) (2)3a (3)2 3-3a 丁

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

若3a=1,B的物质的量等于2 mol;

若3a<1,B的物质的量大于2 mol

(4)×100%

(5)乙 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

试题详情

19.(10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2SO3(g);ΔH<0

(1)降低温度,二氧化硫转化率__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600 ℃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上图所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解析] (1)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故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但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2)由图示知:0-15 min时,反应物SO2和O2的量均逐渐减少,生成物SO3的量逐渐增多,15-20 min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均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反应进行到20 min时氧气物质的量突然增多为0.12 mol,而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仍与平衡时一致,说明此时增加了O2的量。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说明反应速率大幅增大,可能的原因是a.加了催化剂,b.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由于降温反应速率减小,不可能是c。SO3的物质的量没有突然增多且平衡时SO2和SO3物质的量之和仍为0.20 mol,故d选项不正确。

[答案] (1)增大 减小 (2)15-20 min和25-30 min

(3)增加了O2的量 ab

试题详情

18.(14分)(2008年重庆理综)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

(1)N2O5与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的硝基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O2(g);ΔH>0

①反应达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氮气,则N2O5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t/s
0
500
1 000
c(N2O5)/mol·L1
5.00
3.52
2.48

则500 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T2温度下,反应1 000 s时测得NO2的浓度为4.98 mol·L1,则T2________T1

(3)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N2O5,则N2O5在电解池的________区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涉及有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相关知识,注重考查学生分析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1)硝基苯结构简式的书写要注意键的连接和规范;

(2)①恒容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氮气,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均不发生改变,故平衡不发生移动,N2O5的转化率不变;

v(N2O5)=(5.00-3.52)mol·L1÷500 s=0.002 96 mol·L1·s1;③在T1温度下,1 000 s时NO2的浓度为(5.00-2.48)mol·L1×2=5.04 mol·L1>4.98 mol·L1,在前1 000 s内产生NO2的速率,T1时大于T2时,故T1T2

(3)由N2O4转化成N2O5时氮元素化合价由+4变为+5,失去了电子,故在阳极产生N2O5,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HNO3参加反应。

[答案] (1)  (2)①不变

②0.002 96 mol·L1·s1 ③<或小于 (3)阳极

N2O4+2HNO3-2e===2N2O5+2H+

试题详情

17.(6分)某同学用0.1 mm×10 mm×25 mm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9.5%的铝片和酸反应制取H2,实验现象如下表:

时间
酸 
1 min
2 min
5 min
15 min
20 min
3 mol·L1HCl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铝片耗尽
1.5 mol·L1H2SO4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

(1)写出上述铝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1-15 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铝与盐酸反应比铝与硫酸反应快的原因,必须首先作出猜想,请提出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l与稀HCl、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

(2)铝与盐酸反应属放热反应,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3)3 mol·L1 HCl与1.5 mol·L1 H2SO4c(H+)相同,铝与盐酸反应时,反应逐渐加快,而铝与H2SO4反应无明显现象,表明HCl中Cl对Al与H+的反应起促进作用,而SO对Al与H+的反应起阻碍作用。

[答案] (1)2Al+6H+===2Al3++3H2

(2)Al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加快

(3)Cl能促进Al与H+的反应,而SO抑制Al与H+的反应

试题详情

16.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反应Ⅰ:ΔH>0,p2>p1

B.反应Ⅱ:ΔH<0,T1>T2

C.反应Ⅲ:ΔH>0,T2>T1或ΔH<0,T2<T1

D.反应Ⅳ:ΔH<0,T2>T1

[解析] 反应Ⅰ的特点是正反应方向为气体减少的方向,结合图象,压强增大A的转化率应增大,所以p2>p1,随着T的升高A的转化率降低,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故A错;关于反应Ⅱ由图象可以看出T2条件下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少,所以T2>T1,故B错;关于反应Ⅲ,由图象可以看出,T2条件下C平衡体积分数大,当T2>T1时,正反应为吸热,ΔH>0,而当T2<T1时,正反应为放热,ΔH<0故C对;关于反应Ⅳ,由图象可以看出T2时,A的转化率大,当T2>T1时,说明升高T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故D错。

[答案]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52分)

试题详情

15.T ℃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下图甲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乙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t1 min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1 min后,保持容器总体积不变,通入少量稀有气体,平衡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 ℃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 mol·L1A、0.1 mol·L1B和0.4 mol·L1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 C

试题详情

14.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 )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解析] 由   2SO2 + O22SO3

起始(mol)        2x     3x     4x

反应生成(mol)      2a      a     2a

新平衡(mol)       2x-2a   3xa   4x+2a

则有

解得:x=0.3 a=0.1

n(SO2)=(2×0.3-2×0.1)mol=0.4 mol。

[答案] A

试题详情

1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 )

A.2 mol C

B.2 mol A,1 mol B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

C.1 mol B和1 mol C

D.2 mol A,3 mol B和3 mol C

[解析] 该题属等效平衡的问题, mol B+2 mol C和2 mol A+2 mol B等效,在A中只有2 mol C,等于在 mol B+2 mol C中减少了 mol B平衡左移A的体积分数增大。B答案中在恒容的容器中加入He对平衡没有影响,2 mol A+1 mol B仍相当于从2 mol A+2 mol B的平衡体系中减少1 mol B,使平衡左移,A的体积分数增大,故答案为A、B。

[答案] A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