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736  8744  8750  8754  8760  8762  8766  8772  8774  8780  8786  8790  8792  8796  8802  8804  8810  8814  8816  8820  8822  8826  8828  8830  8831  8832  8834  8835  8836  8838  8840  8844  8846  8850  8852  8856  8862  8864  8870  8874  8876  8880  8886  8892  8894  8900  8904  8906  8912  8916  8922  8930  447348 

14. 09广东化学6)设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 乙烯和环丙烷(C3H6  )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 个氢原子

C. 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

答案:C

解析:

1molK2SO4 中含有阴离子物质的量为1mol,则所带电荷数为2nA,A错;乙烯和环丙烷混合气可表示为(CH2)n,因此氢原子数为:nA =4 nA,B错;Cl2+2NaOH=NaCl+NaClO+H2O,Cl2发生的歧化反应,标况下,22.4L氯气约1mol,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C正确;D项要考虑铁离子的水解,故D错。

试题详情

13.(09福建卷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 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C. 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D.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答案:C

解析:A项,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错;B项,乙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故H+小于0.1NA,错;C项,CH4的质子数为10,正确;D项,乙醇标状下不是气体,错。

试题详情

12.(09广东理科基础20)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Cl2中含有nA个C12分子

   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A个Na+

   C.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生成nA个HCl分子

   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D

解析:

气体的气体没有交待标准状况,故A项错;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有0.2molNa+,故B项错;有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应生成2mol HCl,故C项错。Ca为+2价,故1molCa生成Ca2+时失去2mol电子,即2nA,D项正确。

试题详情

11.(09浙江卷9)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A.0.01mol·的蔗糖溶液       B. 0.01mol·溶液

C.0.02mol·溶液      D. 0.02mol·溶液

答案:C

解析:

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实质为粒子的浓度。显然C项、D项的浓度比A项和C项的大,又C项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而CH3COOH为弱酸,部分电离,所以C项中粒子浓度大,故混点最高。

试题详情

10.(09江苏卷4)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2NA

B. 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

C. 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D. 标准状况下,22.4L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

答案:C

解析:

A.PH=13也就是意味着,则,所

,所以

B.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为

歧化反应),,那么转移电子的数目应该为

C.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都是,则,所以

D.标准状况下,甲醇为液态,那么甲醇的物质的量就不是,则所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也不为

试题详情

9.(09天津卷6)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           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答案:C

解析:

A项,燃烧热的单位出错,应为Kj/mol,错;

图中的量标明错误,应标为2molCO和2molCO2,故错。

CO2气体的能量大于固体的能量,故C项中放出的能量应小于452KJ,而H用负值表示时,则大于-452Kj/mol,正确;

将下式乘以2,然后与上式相加,再除以2,即得CO与Na2O2的反应热,所得热量为57KJ,故D项错。

试题详情

6.(09全国卷Ⅱ11) 已知:2H2(g)+ O2(g)=2H2O(l)  ΔH= -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ΔH= -890KJ· 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3

C.1∶4               D.2∶3

答案:B

解析:

设H2、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mol。则x + y =5,571.6x/2 + 890y = 3695,解得x=1.25mol; y=3.75mol,两者比为1:3,故选B项。

7(09全国卷Ⅱ12) 

1 mol HO                                           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A.5 mol    B.4 mol       C.3 mol      D.2 mol

答案:A

解析:

该有机物含有酚,还有两个酯基,要注意该有机物的酯基与NaOH水解时,生成羧酸钠,此外生成的酚还要继续消耗NaOH,故需要5molNaOH,A项正确。

8(09全国卷Ⅱ13) 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A.x=0.4a,2Fe2++Cl2=2Fe3++2Cl-

B.x=0.6a,2Br+ Cl2=Br2+2Cl

C.x=a,2Fe2++2Br+2Cl2=Br2+2Fe3++4Cl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

答案:B

解析:

由于Fe2+的还原性强于Br-,故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知,Cl2先氧化Fe2+,然后再氧化Br-。2Fe2+ + Cl2 2Fe3+ + 2Cl-,2Br- + Cl2 Br2 + 2Cl-,2FeBr2 + 3Cl2 2FeCl3 + 2Br2 。当x/a ≤0.5时,Cl2仅氧化Fe2+,故A项正确。当x/a ≥1.5时,Fe2+和Br-合部被氧化,D项正确;当介于两者之间时,则要分步书写方程式,然后进行叠加得总反应。如B项,当x=0.5a时,Cl2刚好把Fe2+全部氧化,而当x=0.6a,显然Cl2还要氧化Br-,而选项中没有表示,故错。

试题详情

4.(09全国卷Ⅱ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答案:A

解析:

设2mol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O3)2,显然含有4molNO3,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3)×4,则n(HNO3)=1mol,即有1molHNO3还原。

5(09全国卷Ⅱ10)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①②⑤⑥③           B. ④①②⑥⑤③   

C. ①④②⑥③⑤           D. ①④②③⑥⑤

答案:C

解析:

均属于酸,其中醋酸最强,碳酸次之,苯酚最弱。均属于强碱弱酸盐,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知,因H2CO3>苯酚>HCO3,所以对应的盐,其碱性为:碳酸钠>苯酚钠>碳酸氢钠,pH顺序相反,故C项正确。

试题详情

3.(09全国卷Ⅰ11)为了检验某含有杂质的样品的纯度,现将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      m (减少)

        2×84     106         62

        x                (W1- w2)

解得x=,将其带入下式可得: w(Na2CO3)= (w1- x )/W1 = ,A项正确。

试题详情

2.(09全国卷Ⅰ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而单烯烃的通式为CnH2n,从化学式可以发现两者中,C与H之间的数目比为1:2,质量比为6:1,碳氢的质量分数一共为1-a,其中碳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