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738  8746  8752  8756  8762  8764  8768  8774  8776  8782  8788  8792  8794  8798  8804  8806  8812  8816  8818  8822  8824  8828  8830  8832  8833  8834  8836  8837  8838  8840  8842  8846  8848  8852  8854  8858  8864  8866  8872  8876  8878  8882  8888  8894  8896  8902  8906  8908  8914  8918  8924  8932  447348 

34.(09北京卷28)(15分)

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将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4    +11

(2)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 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 过量空气能提高的转化率

c. 使用催化剂能提高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d. 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4)每160g气体与化合放出260.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是    

(5)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和铵盐。

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 为测定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50.00mL相同浓度的溶液中,沸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该气体经干燥后用浓硫酸吸收完全,测定浓硫酸增加的质量。

部分测定结果;

铵盐质量为10.00g和20.00g 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相同;铵盐质量为30.00g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0.68g;铵盐质量为40.00g时,浓硫酸的质量不变。

计算: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若铵盐质量为15.00g。 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FeS2

(2)

(3)a  b  d

(4)SO3(g) + H2O(l) = H2SO4(l);ΔH=-130.3kJ/mol

(5)①SO2 + Br2 + 2H2O = 4H+ + 2Br- + SO42-

②14.56    2.31g

试题详情

33.(09北京卷26)(15分)

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I 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

II将溶液与稍过量的溶液混合,得到含的浊液

IV 将浊液过滤,用90°C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固体

V煅烧,得到固体

已知:在热水中分解

(1)    I中,加足量的铁屑出去废液中的,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II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    

(3)    III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4)    IV中,通过检验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操作是是     

(5)    已知煅烧的化学方程式是,现煅烧464.0kg的,得到316.8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则该产品中的质量是       kg(摩尔质量/g·)

答案:

(1)Fe + 2Fe3+ = 3Fe2+

(2)加入硫酸,H+浓度增大,使Fe2+ + 2H2OFe(OH)2 + 2H+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FeSO4的水解

(3)Fe2+ + 2HCO3- = FeCO3↓+ CO2 ↑ + H2O

4FeCO3 + 6H2O + O2 = 4Fe(OH)3 ↓+ 4CO2

(4)取少量洗涤后的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洗涤干净

(5)288.0

试题详情

32.(09广东化学19)(12分)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③反应结束后,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① 计算得到实验式CaxN2,其中x=       .

② 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     

答案:

(1)关闭活塞,微热反应管,试管A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若末端导管中水柱上升且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反应管,便于观察N2的逆流

(3)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氮气,并关闭活塞。

(4)①2.80  ②产物中生成了CaO

解析:

(1)见答案;

(2)要保证整个装置不能混入其他气体;

(3)一定要使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气流;

(4)要确定X值必须求出钙和氮的原子个数比根据题目给的数据可做如下计算①m(Ca)=(15.08-14.80)g=0.28gm(N)= (15.15-15.08)g=0.07gn(Ca)n(N)= =7:5则x=

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则产物中就有可能混有了CaO,而Ca3N2中钙的质量分数为81.08﹪,CaO中钙的质量分数为71.43﹪,所以产物中混有了CaO会导致钙的质量分数减小,x的值偏小。

试题详情

31.(09福建卷25)(17分)

某研究性小组借助A-D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

[实验一]收集NO气体。

(1)    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是     (填序号)。

a.从①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①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c.从②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②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的锌的质量分数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碱:Zn+2NaOH=Na2ZnO3+H2↑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 g。用固体烧碱和水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

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木目标。

(2)选用B和      (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3)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L(标准状况),=    

(4)计算镀层厚度,还需要检索的一个物理量是       

(5)若装置B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选用仪器C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m2g 。

(6)      

方案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仪器、试样和试剂的总质量(其差值即为H2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实验同样使用仪器C。

(7)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方案丙     方案乙(填“优于”、“劣于”或“等同于”)。

答案:

(1)C 

(2)D

 (3) (或等其他合理答案:)

(4)金属锌的密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5)偏大

(6)(或其他合理答案:)

(7)劣于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的探究,涉及NO气体的收集,混合物中金属含量的计算等。

(1)NO遇空气立即被氧化,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时应用短进长出。

(2)方案甲:Zn和Fe中只有Zn可以与NaOH产生气体,通过排水收集气体,依据反应方程式即可算出Zn的质量分数。所以需要的装置有测H2的体积的D装置。

(3)Zn与H2之间量为1:1,则n(Zn)=V/22.4 mol,w (Zn)=m(Zn)/m1 = 。(4)有了Zn的质量,如果有密度,则可以求出Zn的体积,再由Zn的截面积,即可求出Zn的高度(厚度)。

(5)恒压式分液漏斗产生的气体有部分残留在分液漏斗上方,故排气时收集少了,所以用普通漏斗时收集的H2多一些,则计算出的Zn的量偏大。

(6)减少的质量即为Zn的质量。

(7)丙方案根据H2的质量差值,显然误差大,因为产生的H2质量很小,计算偏差大。

试题详情

30.(09浙江卷27)(15分)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转变成,化学方程式如下: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     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

(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①请在上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是实验编号。

答案:

(1)<    

(2) 1.88×10-4mol/(L·s)  

(3)5000 

(4)C、D

(5)①II: 280、1.20×10-3、5.80×10-3

Ⅲ:1.2×10-3 、5.80×10-3

解析:

(1)自发反应,通常为放热反应,即H小于0。

(2)以NO计算,2s内NO的浓度变化为(10-2.5)×10-4mol/L,V(NO)=7.5×10-4/2 =3.75×10-4mol/(L·s)。根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比可知,V(N2)=1/2 V(NO)=1.875×10-4mol/(L·s)。

(3)=

=5000。

(4)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A项错;该反应放热,故降温平衡正向移动,NO转化率增大,B项错,C项正确;缩小体积,即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运动,即正向移动,D项正确。

(5)本题为实验探究题,目的是研究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研究时只能是一个变量在起作用,所以II中数据与I比较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大了,故其他的数据应与I完全相同;III中数据与II比较,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数据未变,但是温度升高,故其他数据是不能改变的。实质I、II研究是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II、III研究是温度对速率的影响。作图,可根据先拐先平的原则,即最里面的线先达平衡,速率快,应对应于III(因为其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三组中最高的),II比I快,因为两组温度相同,但是II中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

试题详情

29.(09江苏卷20)(10分)联氨(N2H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与N2O4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1)已知:2NO2(g)=====N2O4(g)  △H=-57.20kJ·mol-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

     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        (填字幕)

     A.减小NO2的浓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NO2的浓度  D.升高温度

  (2)25℃时,1.00gN2H4(l)与足量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出19.14kJ的热量。则反应2N2H4(l)+N2O4(l)=3N2(g)+4H2O(l)的△H=    kJ·mol-1

  (3)17℃、1.01×105Pa,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c(NO2)=0.0300 mol·L-1、c(N2O4)=0.0120 mol·L-1。计算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

  (4)现用一定量的Cu与足量的浓HNO3反应,制得1.00L已达到平衡的N2H4和NO2的混合气体(17℃、1.01×105Pa),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多少克?

答案:

(1)BC

(2)-1224.96

(3)根据题意知平衡时:

  K=

   答:平衡常数为13.3。

(4)由(3)可知,在17℃、1.01×105Pa达到平衡时,1.00L混合气体中:

===可得

答: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 1.73 g.

解析:

(1)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2)简单的反应热计算要注意将质量转化为物质的量,还要注意比例关系。

(3)(4)见答案

试题详情

28.(山东卷28)(14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    反应的Δ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O2 (g)= O+2(g)+e-                      H1= 1175.7 kJ·mol-1

PtF6(g)+ e-1 PtF6-(g)                 H2= - 771.1 kJ·mol-1

O2+PtF6-(s)=O2+(g)+PtF6-                 H3=482.2 kJ·mol-1

则反应O2(g)+ PtF6 (g) = O2+PtF6- (s)的H=_____________ kJ·mol-1

(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

答案:

(1)向左 不改变

(2)-77.6

(3)Cu(OH)2   Cu2++2NH3·H2O=Cu(OH)2 ↓+2NH4+

(4)中  Kb=10-9/( (a-0.01)mol·L-1.

解析:

(1)在恒压条件下加入氩气,则容积增大,导致原平衡中各物质的浓度同等比例减小,所以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即向左移动;催化剂仅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影响焓变。

(2)根据盖斯定律,将化学方程式①+②-③叠加。

(3)Cu(OH)2 的Ksp小于Mg(OH)2的,所以离子的浓度商首先大于Cu(OH)2 的而先沉淀;由于氨水是弱碱,书写离子方程式时

不能拆开。

(4)由溶液的电荷守恒可得: c(H*)+c(NH4*)=c(Cl-)+c(OH-),已知c(NH4*)=c(Cl-),则有c(H*)=c(OH-),溶液显中性;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此时NH3·H2O的电离常数

Kb= [c(NH4*)·c(OH-)]/c(NH3·H2O)= (0.01 mol·L-1·10-7mol·L-1)/(amol·L-1-0.01 mol·L-1)= 10-9/( (a-0.01)mol·L-1.

试题详情

27.(09安徽卷27)(12分)

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1,其毒性较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1)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第②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

                                       

(3)第②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OH)3外,还有           

(4)欲使1L该废水中的完全转化为。理论上需要加入       

GFeSO4·7H2O。

答案:

(1)Cr2O72- + 6Fe2+ + 14H+ 2Cr3+  + 6Fe3+ + 7H2O

(2)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Fe(OH)3、Fe(OH)2

(4)13.9

解析:

(1)第①步是Cr2O72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2)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的中心位置,然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出对应颜色的数据;

(3)从最终所得磁性材料的化学式可知,滤渣中主要有Cr(OH)3、Fe(OH)2、Fe(OH)3

(4)1L废水中的n(Cr2O72)=5.00×10-3mol,根据关系式:Cr2O72-4Cr0.5Fe1.5FeO4-10FeSO4·7H2O,所以理论上n(FeSO4·7H2O)=0.05mol,m(FeSO4·7H2O)= 0.05mol×278g·mol-1=13.9g。

试题详情

26. (09全国卷Ⅰ28)(15分)

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   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        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               

  乙溶液              

  丙溶液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答案:

(1)①正极  ②4OH-4e=2H2O + O2↑。③2.8L  ④16g  ⑤甲增大,因为相当于电解水;乙减小,OH放电, H+增多。丙不变,相当于电解水。

(2)可以  因为CuSO4溶液已转变为H2SO4溶液,反应也就变为水的电解反应

解析:

(1)①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则c处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即C处为阴极,由此可推出b为阳极,a为阴极,M为负极,N为正极。丙中为K2SO4,相当于电解水,设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g。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相等有,100×10%=(100-x)×10.47%,得x=4.5g,故为0.25mol。由方程式2H2+O2 2H2O可知,生成2molH2O,转移4mol电子,所以整个反应中转化0.5mol电子,而整个电路是串联的,故每个烧杯中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②甲中为NaOH,相当于电解H2O,阳极b处为阴离子OH放电,即4OH-4e=2H2O + O2↑。③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O2为0.5/4=0.12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125×22.4=2.8L。④Cu2++2e=Cu,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的m(Cu)=0.5/2 ×64 =16g。⑤甲中相当于电解水,故NaOH的浓度增大,pH变大。乙中阴极为Cu2+放电,阳极为OH放电,所以H+增多,故pH减小。丙中为电解水,对于K2SO4而言,其pH几乎不变。(2)铜全部析出,可以继续电解H2SO4,有电解液即可电解。

试题详情

25.(09全国卷Ⅱ27)(15分)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左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t/min
X/mol
Y/mol
Z/mol
0
1.00
1.00
0.00
1
0.90
0.80
0.20
3
0.75
0.50
0.50
5
0.65
0.30
0.70
9
0.55
0.10
0.90
10
0.55
0.10
0.90
14
0.55
0.10
0.90

(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

(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③(如右图所示)则曲线①、②、③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运用,注意图像和有关计算。

(1)根据题目中表格给出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相应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描点即可。

(2)根据题意,可以利用“三步法”求解

  aX   +  bYcZ

开始  1.00   1.00    0

转化  0.45   0.9    0.9

平衡  0.55   0.1    0.9

根据各物质的量之比可得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X+2Y2Z。

(3)根据图像可知在3min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其平均速率为0.083mol/L·min。

(4)X的转化率等于0.45。

(5)由题目所给图象可知,在1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小于原平衡的物质的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条件为升高温度。在2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入催化剂;在3中,平衡正向移动,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