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9039  9047  9053  9057  9063  9065  9069  9075  9077  9083  9089  9093  9095  9099  9105  9107  9113  9117  9119  9123  9125  9129  9131  9133  9134  9135  9137  9138  9139  9141  9143  9147  9149  9153  9155  9159  9165  9167  9173  9177  9179  9183  9189  9195  9197  9203  9207  9209  9215  9219  9225  9233  447348 

17. 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能由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试题详情

16.若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备下列性质中的哪几项(    )

A.不易溶于水   B.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   D.密度比空气大

试题详情

15、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现象描述:

①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②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③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以上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   

C.①②         D.②③

试题详情

14、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试题详情

13.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12.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湿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试题详情

11.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不包括(   )

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试题详情

10.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试题详情

9.下列导管(带胶塞)可与试管配套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最好选用(    )

试题详情

8.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 (   )

           

A          B             C          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