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92013  92021  92027  92031  92037  92039  92043  92049  92051  92057  92063  92067  92069  92073  92079  92081  92087  92091  92093  92097  92099  92103  92105  92107  92108  92109  92111  92112  92113  92115  92117  92121  92123  92127  92129  92133  92139  92141  92147  92151  92153  92157  92163  92169  92171  92177  92181  92183  92189  92193  92199  92207  447348 

22.[06全国Ⅰ·理] 如图,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点AB上,C在上,AM=MB=MN

(Ⅰ)证明ACNB

(Ⅱ)若,求NB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 解法一:

(Ⅰ)

   又AN为AC在平面ABN内的射影

(Ⅱ)

又已知,因此为正三角形.

,因此N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连结BH,为N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中,

解法二: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令,

则有A(-1,0,0),B(1,0,0),N(0,1,0)。

(Ⅰ)的公垂线,

   

故可设C(0,1,m)。  

于是

,  

(Ⅱ)

又已知  为正三角形,

中,,可得,故  C(0,1,)

连结MC,做于H,设

,可得,连结BH,则

   ,   又

   

试题详情

21.[06辽宁·理] 已知正方形分别是的中点,将沿折起,如图所示。记二面角的大小为

(I) 证明平面

(II) 若为正三角形,试判断点在平面内的射影是否在直线上,证明你的结论,并求角的余弦值。

[解] 

(I) 证明:EF分别为正方形ABCD得边AB、CD的中点,

EB//FD,且EB=FD,

四边形EBFD为平行四边形。     BF//ED

    平面.

(II)解法1:

如右图,点A在平面BCDE内的射影G在直线EF上,

过点A作AG垂直于平面BCDE,垂足为G,连结GC,GD.

ACD为正三角形,   AC=AD    CG=GD

G在CD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A在平面BCDE内的射影G在直线EF上,

过G作GH垂直于ED于H,连结AH,则,所以为二面角

A-DE-C的平面角。即

设原正方体的边长为2a,连结AF

在折后图的AEF中,AF=,EF=2AE=2a,

AEF为直角三角形,。   

在RtADE中,       

解法2:点A在平面BCDE内的射影G在直线EF上

连结AF,在平面AEF内过点作,垂足为

ACD为正三角形,F为CD的中点,  

又因,  所以

   

为A在平面BCDE内的射影G.

即点A在平面BCDE内的射影在直线EF上

过G作GH垂直于ED于H,连结AH,则,所以为二面角A-DE-C的平面角。即

设原正方体的边长为2a,连结AF

在折后图的AEF中,AF=,EF=2AE=2a,

AEF为直角三角形,    

在RtADE中,       

解法3:点A在平面BCDE内的射影G在直线EF上

连结AF,在平面AEF内过点作,垂足为

ACD为正三角形,F为CD的中点,    

又因,所以

    

     

为A在平面BCDE内的射影G。

即点A在平面BCDE内的射影在直线EF上。

过G作GH垂直于ED于H,连结AH,则,所以为二面角A-DE-C的平面角.即

设原正方体的边长为2a,连结AF

在折后图的AEF中,AF=,EF=2AE=2a,

AEF为直角三角形,   

在RtADE中,      ,

试题详情

20.[06江西·文] 如图,已知三棱锥的侧棱两两垂直,且OA=1,OB=OC=2,E是OC的中点。

(1)求O点到面ABC的距离;

(2)求异面直线BE与AC所成的角;

(3)求二面角的大小。

[解]方法一:(1)取BC的中点D,连AD、OD。

   ,则

   ∴BC⊥面OAD。过O点作OH⊥AD于H,

则OH⊥面ABC,OH的长就是所要求的距离。

    ∴面OBC,则

,在直角三角形OAD中,有

    (另解:由知:)

(2)取OA的中点M,连EM、BM,则EM∥AC,∠BEM是异面直线BE与AC所成的角。

  求得:

,  ∴

(3)连结CH并延长交AB于F,连结OF、EF。

∵OC⊥面OAB,  ∴OC⊥AB。   又∵OH⊥面ABC,

∴CF⊥AB   ∴EF⊥AB,

则∠EFC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作EG⊥CF于G,则

在直角三角形OEF中,

(或表示为)

方法二:(1)以O为原点,OB、OC、OA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有A(0,0,1)、B(2,0,0)、C(0,2,0)、E(0,1,0)

设平面ABC的法向量为,则由知:

则由知:

,则点O到面ABC的距离为

(2)。 

所以异面直线BE与AC所成的角

(3)设平面EAB的法向量为,则由

知:

由(1)知平面ABC的法向量为

结合图形可知,二面角的大小为:

试题详情

19.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侧面ABD、ACD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D是公共的斜边,且AD=,BD=CD=1,另一个侧面是正三角形

(1)求证:AD^BC;

(2)求二面角B-AC-D的大小;

(3)在直线A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ED与面BCD。

成30°角?若存在,确定E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解法一:

(1) 方法一:

作AH^面BCD于H,连DH。

AB^BDÞHB^BD,又AD=,BD=1

\AB==BC=AC  \BD^DC

又BD=CD,则BHCD是正方形,

则DH^ BC

\AD^BC

方法二:取BC的中点O,连AO、DO

则有AO^BC,DO^BC,    \BC^面AOD

\BC^AD

(2)作BM^AC于M,作MN^AC交AD于N,则ÐBMN就是二面角B-AC-D的平面角,因为AB=AC=BC=\M是AC的中点,且MN¤¤CD,则BM=,MN=CD=,BN=AD=,由余弦定理可求得cosÐBMN=

\ ÐBMN=arccos

(3)设E是所求的点,作EF^CH于F,连FD。则EF¤¤AH,\EF^面BCD,ÐEDF就是ED与面BCD所成的角,则ÐEDF=30°。设EF=x,易得AH=HC=1,则CF=x,

FD=,   \tanÐEDF=  解得:x=

则CE=x=1

故线段AC上存在E点,且CE=1时,ED与面BCD成30°角。

解法二:此题也可用空间向量求解,解答略。

试题详情

18. 在正三角形ABC中,E、F、P分别是AB、AC、BC边上的点,满足AE:EB=CF:FA=CP:PB=1:2(如图1)。将△AEF沿EF折起到的位置,使二面角A1-EF-B成直二面角,连结A1B、A1P(如图2)

(Ⅰ)求证:A1E⊥平面BEP;

(Ⅱ)求直线A1E与平面A1BP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二面角B-A1P-F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解][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等基础知识,以及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角和距离的计算等,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不妨设正三角形的边长为3,则

(I)在图1中,取BE的中点D,连结DF,

∵AE∶EB=CF∶FA=1∶2,∴AF=AD=2,而∠A=60o,∴△ADF为正三角形。

又AE=DE=1,∴EF⊥AD。

在图2中,A1E⊥EF,BE⊥EF,∴∠A1EB为二面角A1-EF-B的一个平面角,

由题设条件知此二面角为直二面角,∴A1E⊥BE。

又BEEF=E,∴A1E⊥面BEF,即A1E⊥面BEP。

(II)在图2中,∵A1E不垂直于A1B,∴A1E是面A1BP的斜线,又A1E⊥面BEP,

∴A1E⊥BP,∴BP垂直于A1E在面A1BP内的射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设A1E在面A1BP内的射影为A1Q,且A1Q交BP于Q,

则∠EA1Q就是A1E与面A1BP所成的角,且BP⊥A1Q。

在△EBP中,∵BE=BP=2,∠EBP=60o,∴△EBP为正三角形,∴BE=EP。

又A1E⊥面BEP,∴A1B=A1P,∴Q为BP的中点,且EQ=,而A1E=1,

∴在Rt△A1EQ中,,即直线A1E与面A1BP所成角为60o

(III)在图3中,过F作FM⊥A1P于M,连结QM、QF。

∵CF=CP=1,∠C=60o,∴△FCP为正三角形,故PF=1,

又PQ=BP=1,  ∴PF=PQ…… ①

∵A1E⊥面BEP,EQ=EF=,∴A1F=A1Q,

∴△A1FP△A1QP,故∠A1PF=∠A1PQ…… ②

由①②及MP为公共边知△FMP△QMP,

故∠QMP=∠FMP=90°,且MF=MQ,

∴∠FMQ为二面角B-A1P-F的一个平面角。

在Rt△A1QP中,A1Q=A1F=2,PQ=1,     ∴A1P=

∵MQ⊥A1P,   ∴MQ=,   ∴MF=

在△FCQ中,FC=1,QC=2,∠C=60o,由余弦定理得QF=

在△FMQ中,

∴二面角B-A1P-F的的大小为

试题详情

17. 如图4, 已知两个正四棱锥的高分别为1和2,

(I)证明:

(II)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III)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解] 解法一:(Ⅰ)连接AC、BD,设ACBD=O

因为P-ABCD与Q-ABCD都是正四棱锥,

所以PO平面ABCD,QO平面ABCD

从而P、O、Q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所以PQ平面ABCD

(II)由题设知,ABCD是正方形,所以.由(I),平面,故可分别以直线CA、DB、QP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题设条件,相关各点的坐标分别是,A(,0,0),

 

于是

从而异面直线AQ与PB所成的角是

(Ⅲ)由(Ⅱ),点D的坐标是

=(x,y,z)是平面QAD的一个法向量,由

所以点P到平面的距离

解法二:(Ⅰ)取AD的中点M,连接PM、QM。

因为P-ABCD与Q-ABCD都是正四棱锥,所以ADPM,ADQM。

从而AD平面PQM。

   又PQ平面PQM,所以PQ⊥AD。

   同理PQ⊥AB,所以PQ⊥平面ABCD。

(Ⅱ)连接AC、BD,设ACBD=O,由PQ平面ABCD及正四棱锥的性质可知O在PQ上,从而P,A,Q,C四点共面。

取OC的中点N,连接PN。

因为,所以

(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AQ与PB所成的角。

连接BN。   因为

  

所以

从而异面直线AQ与PB所成的角是

(Ⅲ)由(Ⅰ)知,AD⊥平面PQM,所以平面QAD⊥平面PQM 。

过点P作PH⊥QM于H,则PH⊥QAD,所以PH的长为点P到平面QAD的距离。

连结OM。因为OM=AB=2=OQ,所以∠MQP=45°。

又PQ=PO+QO=3,于是PH=PQsin45°=

即点P到平面QAD的距离是

试题详情

16.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为1,是底面边上的中点,是侧棱上的点,且

(Ⅰ)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Ⅱ)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解] 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二面角和点到平面距离的有关知识及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考查应用向量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解法1:(Ⅰ)因为M是底面BC边上的中点,所以AMBC,又AM,所以AM,从而AM, AMNM,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又=MN=,

,得

中,由余弦定理得

故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Ⅱ)过在面内作直线为垂足。又平面,所以AM。于是H平面AMN,故即为到平面AMN的距离。在中,。故点到平面AMN的距离为1。

解法2:(Ⅰ)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1),M(0,,0),

C(0,1,0),N (0,1,) ,A (),所以,

因为

所以,同法可得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故所求二面角-AM-N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Ⅱ)设为平面AMN的一个法向量,则由

    故可取

与n的夹角为,则

所以到平面AMN的距离为

试题详情

15.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侧棱CC1上的一点,CP=m

(I)试确定m,使得直线AP与平面BD D1B1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Ⅱ)在线段A1C1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Q,使得对任意的m,D1Q在平面APD1上的射影垂直于AP,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有关知识及空间想像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考查应用向量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解法1:(I)

。所以

.

,即.

故当时,直线

(Ⅱ)依题意,要在上找一点,使得.

可推测的中点即为所求的点。

因为,所以

,故

从而

解法二:(I)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1,0,0),B(1,1,0),P(0,1,m),C(0,1,0),

D(0,0,0),B1(1,1,1),D1(0,0,1).

所以

又由的一个法向量.

所成的角为

依题意有:,解得.

故当时,直线

(Ⅱ)若在上存在这样的点,设此点的横坐标为

依题意,对任意的m要使D1Q在平面APD1上的射影垂直于AP。等价于

的中点时,满足题设的要求。

试题详情

14. 如图,四面体ABCD中,O、E分别是BD、BC的中点,

(I)求证:平面BCD;   

(II)求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

(III)求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

[解]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基本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方法一:(I)证明:连结OC

中,由已知可得

  

      平面

(II) 取AC的中点M,连结OM、ME、OE,由E为BC的中点知

直线OE与EM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

中,

是直角斜边AC上的中线,  

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为

(III) 设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

,   ∴

中, 

  

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

方法二:(I)同方法一。

(II)解:以O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为

(III)解:设平面ACD的法向量为

   

是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

    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

试题详情

13.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为直角,,E、F分别为中点。

(I)试证:平面

(II)高,且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求的取值范围。

[解] (I)证:由已知为直角。故ABFD是矩形。从而。又底面ABCD,,故由三垂线定理知。在Rt中,E、F分别为PC、CD的中点,故EF//PD,从而,由此得面BEF。

(II)连接AC交BF于G,易知G为AC的中点,连接EG,则在中易知EG//PA。又因PA底面ABCD,故EG底面ABCD。在底面ABCD中,过G作GHBD。垂足为H,连接EH,由三垂线定理知EHBD。从而为二面角E-BD-C的平面角。

以下计算GH,考虑底面的平面图(如答(19)图2)。

连结GD,因

故GH=。在

,    而

。因此,

是锐角。故要使,必须

解之得,上式中的取值范围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