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例1.不用其它试剂鉴别①Na2CO3②KCl③Zn(NO3)2④CuSO4四种溶液,先直接鉴别出一种,再逐一鉴别出其余物质,则鉴别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①③④②
解析:考查学生根据特征颜色,再根据鉴别物质与其它物质反应中特征,正确分析。
例2.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CO、N2、CO2和水蒸气,把该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的烧碱溶液,灼热的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和浓硫酸,最后剩余的气体是____.
解析:考查学生利用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及其特性而除掉气体。
例3.为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试从A、B、C中选择所加试剂,再从①②③中选择操作方法,把正确序号填在空格内.
所加试剂:A.盐酸 B.硝酸银溶液 C.水
操作方法:①过滤 ②过滤、蒸发 ③过滤、洗涤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加的试剂 |
KNO3溶液 |
KCl溶液 |
|
Cu |
CuO |
|
解析:考查根据化学反应原理来选择除杂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例4.硝酸钠溶液中含有Cu(NO3)2、AgNO3、Ba(NO3)2三种杂质,为使三种物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提供的试剂是Na2CO3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试剂,滤出一种沉淀,那么所加试剂顺序是①____②____③____
解析:考查常见物质溶解性及复分解反应条件应用。
例5.现有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三种溶液,请你从中选择两种溶液,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别.要求:①选择试剂时,同类物质在鉴别中只能使用一次;②每次鉴别一步完成;③有微溶物生成的不按沉淀处理.请回答:
(1)你认为鉴别方法最多的两种溶液是:____.
(2)鉴别上述两种溶液,你所选择的试剂分别是:____.
(3)填写用上述任意一种试剂鉴别这两种溶液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解析:考查酸、碱、盐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 在混合物分离和提纯中,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强化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并对复分解反应条件加深理解和应用;
1. 重点掌握常见气体:O2、H2、CO2、CO等和常见离子:H+、OH-、SO42-、Cl-、CO32-
等的鉴定方法;
3.(2008年三明市)在化学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如用焚烧方法处理废弃塑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化学兴趣小组对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物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A. 只有CO2 B. 只有CO C. 既有CO2,也有CO
[查阅资料]微量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门立即变蓝;而CO2遇该试纸不变色
[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B、装置C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
[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写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点燃酒精灯加热,随即打开弹簧夹,通入干燥的空气。 观察装置B、装置C中的现象 |
装置B中的现象是: 装置C中的现象是: |
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碳的氧化物中,既有CO2,也有CO。 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讨论]
(1) 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 ;
(2) 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除了CO2、CO外,还应有的物质是 。
2.(2008年自贡市)期末化学实验老师整理药品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他让小刘和小赵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生成碳酸钙(CaCO3)而变质?
(2)进行猜想:
A:氢氧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B:氢氧化钙部分变为碳酸钙;C:氢氧化钙没有变质。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下表是对猜想A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示例: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
①滤液不变色 ②有气泡产生 |
氢氧化钙全部 变为碳酸钙 |
请你另选择一种猜想参与探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
① |
|
② |
(4)原理与用途:
①氢氧化钙俗称 ,农业上一般采用氢氧化钙改良 性土壤(选填“酸”或“碱”)。
②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的缘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因此氢氧化钙应 保存。
1.(2008年黄石市)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一场特大雪灾,道路结冰,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为了快速消除道路上的积雪,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融雪剂,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化学兴趣小组的小红和小兰对融雪剂产生很大的兴趣并对融雪剂的成分进行积极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取一定量的融雪剂分装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Ⅰ |
加水溶解 |
得无色澄清溶液 |
Ⅱ |
加入Na2CO3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分析思考]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由此看初步确定其成分有两种可能性:① ,② 。
[探究实验二]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融雪剂的成分,小红、小兰根据不同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不同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等质量的NaCl固体、融雪剂、CaCl2固体分别溶于等体积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装置如下图所示。
小红、小兰预测:若装置B中温度计的读数介于装置A、C中温度计的读数之间,则可确定融雪剂的成分为 。(用化学式表示)
实际操作中,测得A、B、C三个装置中温度计的读数非常接近,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试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方面的原因即可)
4、影响化学反应进行的某些因素的探究
例4.(200 8年河北省)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18
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
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
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
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 。
(4)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
2、物质性质的探究
例2:(2008年烟台市)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能分解吗?产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1)根据现象: ,证明实
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
氧化碳生成。
(3)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通过
实验验证B中产物,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
成。请你帮她设计并完成验证B中产物的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评价]在上述同学们探究活动中,你最欣赏的是 。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例3:(2008年黄冈市)(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
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还可以制取 气体(填化学式),可用 或 装置收集(填符号)。
(2)(6分)我们已经学习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探究,下面请你回忆:
①实验时老师给你提供了二个集气瓶,一个是充满了 ,另一个是 ;
②回忆实验过程,完成下列空格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
加入的物质 |
水 |
SO2+水 |
a. |
无现象 |
|
b.镁条或锌粒 |
无现象 |
|
c. |
无现象 |
溶液里有气泡产生 |
③探究结论:酸雨对森林有破坏,使植物枯萎,酸雨还能腐蚀用 、
作成的雕像、以及金属制品等。
④反思与评价: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为了防止“酸雨”的产生,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1、物质成分的探究
例1:(2008年汕头)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猜想I: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KOH、Ca CO3、灰份;
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OH、KOH、Na2CO3、CaCO3、灰份。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玻璃棒在步骤②中的一种作用 。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含有: (写化学式)。
(3)请写出步骤①发生的任意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 是正确的,其理由是
。
2、 学会在审题过程中去挖掘试题的“题眼”,从而提高审题能力;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