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94303  94311  94317  94321  94327  94329  94333  94339  94341  94347  94353  94357  94359  94363  94369  94371  94377  94381  94383  94387  94389  94393  94395  94397  94398  94399  94401  94402  94403  94405  94407  94411  94413  94417  94419  94423  94429  94431  94437  94441  94443  94447  94453  94459  94461  94467  94471  94473  94479  94483  94489  94497  447348 

5.在△ABC中,,若使绕直线旋转一周,

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4.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3.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且它的个顶点都在

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B.  C.   D.都不对

试题详情

2.棱长都是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应是一个(   )

A.棱台     B.棱锥      C.棱柱     D.都不对

 

试题详情

5、抽象向具体转化

例7 A、B、C是球O面上三点,弧AB、AC、BC的度数分别是90°、90°、60°。求球O夹在二面角B-AO-C间部分的体积。

分析:此题难点在于空间想象,即较抽象。教师    引导学生读题:条件即∠AOB=∠AOC=90°,∠BOC=60°,然后给出图形(如图8),则可想象此题意即为用刀沿60°二面角,以直径为棱将一个西瓜切下一块,求这一块西瓜的体积,(答:)。问题于是变得直观具体多了。

例8 三条直线两两垂直,现有一条直线与其中两条直线都成60°角,求此直线与另外一条直线所成的角。

分析:由条件想象到长方体的三条棱也两两垂直,于是问题可以转化为如下问题: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同一顶点上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是60°、60°、α,求α的大小。

根据长方体的性质,有cosα+cos60°+cos60°=1,可求得α=45°。

立体几何的教学,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联想与转化。立体几何的许多定理、结论源自生活实际,源自平面几何,要教会学生联想实际模型,联想平面几何中已经熟悉的东西,借助可取之材来建立空间想象,加强直观教学,这样就容易让学生接受,让他们喜欢上这一门学科,从而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提高他们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

试题详情

4、等积转化

“等积法”在初中平面几何中就已经有所应用,是一种很实用的数学方法与技巧。立体几何中的“等积转化”(或称等积变换)是以面积、体积(尤其是四面体的体积)作为媒介,来沟通有关元素之间的联系,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6 如图7,已知ABCD-A1B1C1D1是棱长为a的正方体,E、F分别为棱AA1与CC1的中点,求四棱锥A1-EBFD1的体积。

略解:易证四边形EBFD1是菱形,

连结A1C1、EC1、AC1、AD1

则VA1-EBFD1=2VA-EFD=2VF- A1ED1=2VC1- A1ED1

=2VE- A1C1D1=VA-A1C1D1=V正方体AC1a3

试题详情

3、割补转化

“割形”与“补形”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割”或“补”可化复杂图形为已熟知的简单几何体,从而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5 如图5,三棱锥P-ABC中,已知PA⊥BC,PA=BC=n,

PA与BC的公垂线ED=h,

求证:三棱锥P-ABC的体积V=n2h.

此题证法很多,下面用割补法证明如下:

分析一:如图5,连结AD、PD,∵BC⊥DE,BC⊥AB,   

∴BC⊥平面APD,又DE⊥AP,

∴VPABC=VBAPD+VCAPDBC·SAPD  。 

分析二:如图6,以三棱锥P-ABC的底面为底面,侧棱PA为侧棱,补成三棱拄 PB1C1-ABC,连结EC、EB,则易证AP⊥平面EBC, 

∴V三棱拄=AP·SEBC n2h。

∴VPABC = V三棱拄 =

试题详情

2、降维转化

由三维空间向二维平面转化,是研究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数学方法之一。降维转化的目的是把空间的基本元素转化到某一个平面中去,用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平面几何知识来解决问题。如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就是转化为三角形全等的平面问题。

图-3
 
例3 如图-3,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BB1=2,,E、F分别为AA1、C1B1的中点,沿棱柱的表面从E到F两点的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

分析:这类问题通常都是将几何体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来解决。

又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计算,最终都是转化为平面上两相交直线成的角来进行的。

例4 如图-4直四棱柱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A是直角,AB||CD,AB=4,AD=2,DC=1,求异面直线与DC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解:由题意AB//CD,

是异面直线BC1与DC所成的角.

连结AC1与AC,在Rt△ADC中,可得

又在Rt△ACC1中,可得AC1=3.

在梯形ABCD中,过C作CH//AD交AB于H,

图-4
 

又在中,可得

∴异而直线BC1与DC所成角的大小为。

实现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转化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就有:平移法、射影法、展开法和辅助面法等等。

试题详情

1、      位置关系的转化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其精髓就是平行与垂直位置关系的相互依存及转化,平行与垂直问题不但能横向转化,而且可以纵向转化。

例1 已知三棱锥S-ABC中,∠ABC=90°,侧棱SA⊥底面ABC,点A在棱SB和SC上的射影分别是点E、F。求证EF⊥SC。

  分析:∵A、E、F三点不共线,AF⊥SC,

∴要证EF⊥SC,只要证SC⊥平面AEF,

只要证SC⊥AE(如图1)。

又∵BC⊥AB,BC⊥SA,∴BC⊥平面SAB,

∴SB是SC在平面SAB上的射影。

∴只要证AE⊥SB(已知),∴EF⊥SC。

例2 设矩形ABCD,E、F分别为AB、CD的中点,以EF为棱将矩形

折成二面角A-EF-C1(如图-2)。求证:平面AB1E∥平面C1DF。

分析一(纵向转化):

∵AE∥DF,AE平面C1DF,

∴ AE∥平面C1DF.同理,B1E∥平面C1DF,

又AE∩B1E=E,∴平面AB1E∥平面C1DF。

分析二(横向转化):

∵AE∥EF,B1E⊥EF,且AE∩B1E=E,∴EF⊥平面C1DF。

同理,EF⊥平面C1DF 。平面AB1E∥平面C1DF。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