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__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一变二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____________。(催化剂对反应的产量没有影响,也不能改变一个反应是否能发生。)
[思考]在制取氧气时,如何证明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解答]可采用下列实验步骤:
①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大约3∶1),均匀混合后,装入大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加热,待氯酸钾完全分解不再产生气体时,再撒入少量氯酸钾仍能迅速放出氧气,可以证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③将上述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其中含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完全倒入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其中氯化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而留在液体中。
④过滤。可见滤纸上留有黑色的二氧化锰固体。用节蒸馏水冲洗后,烘干。
⑤称量二氧化锰固体的质量,与反应前对比,可知质量未改变。
第四课时 分子和原子
⒈ 分子、原子和离子
⑴分子是保持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___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离子是 带电荷的_______或__________;带正电的离子叫_____离子,如 ________________;带负电的离子叫_____离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分子、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⑶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_____________;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_____________;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如______________
⑷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_____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___。
⑸原子团 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原子团。
常见的原子团有:①氢氧根(OH-)、②硝酸根(NO3-)、③铵根(NH4+)、④碳酸根(CO32-)、⑤硫酸根(SO42-)、⑥磷酸根(PO43-)。
⑹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_________和核外带负电的____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由于原子核所带的_______与核外电子所带的________相等,电性_______,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⑺在原子中:① 核电荷数_____质子数______电子数 ② 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质子数 + 中子数
⑻在离子中:核电荷数____质子数____电子数
⑼原子与离子的转化:
[思考]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怎样判断一种粒子是原子、阴离子还是阳离子?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A.药品:KClO3(白色)和MnO2(黑色)或KMnO4(紫黑色)
B.反应条件:加热
C.反应原理:① 2KClO3 2KCl +3O2↑ ② 2KMnO4 K2MnO4 +MnO2 +O2↑
D.实验装置: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致使试管炸裂。
②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③试管内导管刚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导出气体。
④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小颗粒随气流进入导管。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口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中,接近瓶底部,便于排尽瓶中的空气。
⑥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瓶内气体是氧气。
⑦收集方法:用排水法(因不易溶于水)或向上排空气法(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⑧验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看到集气瓶口处有气泡向外逸出,说明瓶中集满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⑨操作步骤:组装仪器-检气密性-装药-固定-加热-收集-移导管-熄火
⑩排水法收集完毕后,必须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否则,水槽内水会倒吸入试管内,引起试管炸裂。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用毛玻璃片盖住,正放在桌上。
1.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是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4.燃烧与缓慢氧化
⑴ 通常所说的燃烧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⑵ 燃烧的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思考]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⑶ 影响可燃物燃现象的因素:①可燃物的性质;②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③氧气的浓度。
⑷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如呼吸、钢铁生锈、食物腐败等。通常不发光,但发热;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
⑸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而引起爆炸。
⑹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之间的关系: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但反应条件、剧烈程度、现象不同。
⑺ 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① 易燃物指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者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②易爆物指那些受热或受撞击后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等。
③常见易燃、易烛物品有: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汽油、氢气、乙炔气、沼气、食油、面粉、油漆、秸秆、柴草等。
[思考]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
①氢气 ②汽油蒸气 ③面粉尘埃 ④棉尘 ⑤天然气
A.仅① B.仅①②⑤ C.仅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第三课时 氧气的制法
3.氧气的用途
氧气的性质决定氧气的用途。氧气的重要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氧气还可以用于气焊、气割、制液氧炸药、火箭推动剂等。
2.氧气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
①和金属反应:
2Mg + O2 2MgO (耀眼的强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3Fe + 2O2 Fe3O4 (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②和非金属反应:
C + O2 CO2 (在纯氧中发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
S + O2 SO2
(在纯氧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4P + 5O2 2P2O5 (冒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粉末)
2H2 + O2 2H2O (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水)
③和化合物反应:
2CO + O2 2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气体)
CH4 + 2O2 CO2 + 2H2O (产生明亮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C2H5OH + 3O2 2CO2 + 3H2O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1.常见气体的物理性质比较:
|
H2 |
CH4 |
CO |
O2 |
CO2 |
色、味、态 |
无色、无味、气体 |
||||
密度 |
密度比空气小 |
密度比空气大 |
|||
溶解性 |
难溶于水 |
不易溶于水 |
能溶于水 |
[例题]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C.氧不易溶于水
D.液氧是没有颜色的
5.空气
⑴ 空气的成分 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_____占78%,_____占21%,______占0.94%,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⑵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①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而无气体生成,同时容器内压强减小,可以通过容器内水面的变化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②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形成大量白烟;白烟逐渐消失;钟罩内水面上升约1/5体积。
[注意]
① 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因为木炭、硫燃烧后有气体生成,容器内压强变化不大,水槽中水不能进入,而铁则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② 实验时,红磷要足量,避免容器内有剩余氧气。
③ 装置气密性要良好,以免因装置不严密而影响测量结果。
⑶ 空气的污染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了空气的污染。这些物质大致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SO2 、NO2 、CO 等,这些气体污染物主要来自 ___________和 。
⑷ 防治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是:①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②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③尽量改燃煤为燃油、燃气;④限制机动车,发展公交车;⑤治理汽车尾气;⑥种树、种草绿化环境;⑦合理规划基础建设,减少粉尘等。
第二课时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⑴ 物质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_________叫物理性质。如颜色、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⑵ 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_________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
⑶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例2]碳酸氢铵是一种化肥,生产厂家有下面使用说明:“本品宜存贮于干燥阴冷处,防止受潮,施用后盖土或立即灌溉,避免曝晒或与碱性物质(如熟石灰)混合使用,以免变质,造成肥效损失。”
根据上面叙述,归纳写出碳酸氢铵的性质:(1)受热易分解;(2)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
⒋ 化学史
⑴我国古代三大著名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⑵我国商代造出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炼钢。⑶最早制得氧气的是瑞典的舍勒和英国的普利斯特里。⑷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的结论的是法国科学家拉瓦锡。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⑴ 变化时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变化时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变化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下列四种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生石灰变成熟石灰 B.铁变成铁锈 C.固态碘变成碘蒸气 D.铜变成铜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