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小丽发现钢铁生锈能够造成巨大的损失,如果我们合理的利用其反应原理,那么就能够 “化不利为有利” 。她查找有关资料知道,现在有一些食品包装袋内使用了 “双吸剂” --铁粉。原因是铁粉生锈时不但能消耗水还能与 反应,而且由于铁锈具有 的结构,使更多的气体被吸收,可以更好的防止食品腐败。
她还发现自行车在夏天比在冬天更易生锈,这说明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实际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很多,请你归纳出其中三条 、 、 。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加快或者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有(叙述一例即可): 。
24.下图是某市科研所经过多年的连续观察和对所收集的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绘制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变化趋势图。
(1)造成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高的主要因素是 。
(2)你认为在每年的四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的是 季,主要原因是 。
(3)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是 ,可采用 (填写一种方法即可)的方法促进可燃物的完全燃烧,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4)为了降低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中科院研制出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这种塑料属于 (选填“复合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合金”、“天然材料”),不会产生一般塑料可能造成的“白色污染”。
(5)结合生活中烧开水和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深海温度低且压强大,气体的溶解度会 ,所以科学家们的设想之一是将二氧化碳压入深海,以达到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23.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你按要求填空。
(1)用化学式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②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 ;
③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④胃液中的酸是 。
(2)写出符合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②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金属铜
;
③打火机中的燃料主要成分为丁烷(化学式C4H10),丁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
22.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真情提示:一定要将本卷所选答案的标号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呀!
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
化 学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请务必在指定位置上填写座号,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1.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用其它试剂无法进行区别的是
A.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硝酸
B.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钙、盐酸
C.氯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钙、碳酸钠
D.硫酸钠、氯化镁、硝酸、氢氧化钡
20.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A.确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可先向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若没有任何明显现象,则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然后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到试纸上,测定其pH
C.通过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来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
D.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的氯化钾杂质,先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
19.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酚酞和水)
废液来源 |
甲组 |
乙组 |
检测方法与结果 |
观察废液呈无色 |
观察废液呈红色 |
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和稀硫酸
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C.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腐蚀铸铁水管
D.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
18.分离氯化钠、氯化铜、碳酸钡的混合物,在不引入新杂质的条件下,可以依次加入的一组试剂是
A.水、盐酸、氢氧化钡
B.水、氢氧化钠、盐酸
C.水、硫酸、氢氧化钙
D.水、氢氧化钡、盐酸
17.下列关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凡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
16.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硫酸,然后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锌粒和铁粉。下列现象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A.天平指针最终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B.只有锌粒有剩余
C.天平指针开始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只有铁粉有剩余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