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BC过程.实际上是模拟 过程.(3)对该实验作出一个结论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据图所示米勒实验的装置图,回答:
(1)在实验前,需对装置进行反复消毒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这样做的目的是
除去装置中的有机成分
除去装置中的有机成分

(2)A装置模拟
原始地球的环境
原始地球的环境
,由A泵入混合气体前,需将装置内的空气抽净,其目的是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泵入气体的主要成分包括:
氨、氢、硫化氢
氨、氢、硫化氢
,这是模拟
原始大气
原始大气
成分.
(3)B装置模拟
原始大气的环境
原始大气的环境
,正负电极放电产生火花代表当时
闪电
闪电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
能量
能量

(4)C装置模拟
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
,对此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里面存在的有机物是
氨基酸
氨基酸

(5)A→C过程,实际上是模拟
降雨
降雨
过程.
(6)此实验表明:
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若采用下图所示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模拟原始大气成分)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在C装置中得到了有机小分子物质。

(1)在以上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中,A装置代表                        。正负电极放电产生火花代表当时的                                  

(2)从B→C过程,实际上是模拟                                 过程。

(3)对该实验做出一个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据图所示米勒实验的装置图,回答:
(1)在实验前,需对装置进行反复消毒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A装置模拟______,由A泵入混合气体前,需将装置内的空气抽净,其目的是______.泵入气体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这是模拟______成分.
(3)B装置模拟______,正负电极放电产生火花代表当时_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______.
(4)C装置模拟______,对此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里面存在的有机物是______.
(5)A→C过程,实际上是模拟______过程.
(6)此实验表明: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米勒提出的问题:原始地球上的各种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吗?
(1)米勒在模拟装置中采用火花放电的目的是
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2)装置a中气体是模拟原始大气,不包括的气体是
B
B

A.氢气     B.氧气    C.水蒸气     D.氨气
(3)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
B
B

A.产生了多种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   B.产生了多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C.产生了氧气   D.产生了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4)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
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块
唾液有无 2mL唾液 X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1)加入唾液是因为唾液中含有
唾液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
,能够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37℃水浴保温是模拟
人体(或口腔)的温度
人体(或口腔)的温度

(3)实验中鉴定淀粉的方法是
滴加碘液
滴加碘液

(4)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②]号试管的X处应加入
2ml清水
2ml清水
,与[]号试管形成对照.
(5)实验结果:①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②③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变蓝.
(6)实验结论:
口腔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口腔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