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和问题分析.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 设计要求 |
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标为A、B、C,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2毫升;向A试管加入l毫升稀盐酸和1毫升唾液;向B试管加入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和1毫升唾液;向C试管加入 (1)
| 设置对照实验 |
步骤二:(2) | 控制实验条件 |
步骤三:10分钟后,往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 获取实验证据 |
【问题与分析】正确操作后,小明观察到A试管星蓝色,而B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他想:为什么B试管不呈蓝色?他推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或者B试管中液体碱性太弱,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证实了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且B试管中液体碱性强度足以抑制酶的催化作用。请你对B试管没有出现蓝色作出一种合理的猜测:(3) .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4分)
食物 (100克) |
糖 类 (克) |
脂 肪 (克) |
蛋白质 (克) |
维生素A (毫克) |
维生素C (毫克) |
维生素D (毫克) | |||||||||||||||||||||||||||||||||||||||
A | 45 | 8 | 3 | 38 | 10 | 11 | |||||||||||||||||||||||||||||||||||||||
B | 55 | 10 | 12 | 5 | 15 | 1 | |||||||||||||||||||||||||||||||||||||||
C | 30 | 5 | 5 | 5 | 108 | 15 | |||||||||||||||||||||||||||||||||||||||
D | 20 | 4 | 3 | 0.9 | 11 | 35①分析表中食物成分含量可知,常食用食物 ②若食物B中含有较多的铁,则食物B适合作 ③上表四种食物(各100克)中,能提供最多能量的是食物 (2)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表现在:无机盐摄入量不足,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逐年增多.为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国务院批准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到2010年上半年,全国已有近500万中小学生受益.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①无机盐摄入量不足导致贫血,是因为无机盐中的 ②多糖分、高脂肪饮食使人肥胖,是因为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 ③“学生饮用奶”富含的维生素 ④“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还因为牛奶中所含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4分) 舞蹈《千手观音》被誉为2005年春节晚会最感人的节目。因为21位演员都是聋哑人,所以在演出现场,由艺术团的四位手语老师分别位于舞台四角进行指挥。 (1)观众能够看到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是因为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角膜等结构,并经 等的折射,最终落在 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2)演员们动作优美、协调准确,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 ( )
请回答下面有关营养与健康的问题: (1)下表给出A、B、C、D四种食物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及含量。
①分析表中食物成分含量可知,常食用食物 (填字母)有助于预防夜盲症;常食用食物 (填字母)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常食用食物 (填字母)有助于预防坏血病。 ②若食物B中含有较多的铁,则食物B适合作 患者的常用食物。 ③上表四种食物(各100克)中,能提供最多能量的是食物 (填字母)。 (2)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表现在:无机盐摄入量不足,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逐年增多。为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国务院批准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到2010年上半年,全国已有近500万中小学生受益。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①无机盐摄入量不足导致贫血,是因为无机盐中的 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②多糖分、高脂肪饮食使人肥胖,是因为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 。 ③“学生饮用奶”富含的维生素 能促进钙的吸收。 ④“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还因为牛奶中所含的 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4分) 舞蹈《千手观音》被誉为2005年春节晚会最感人的节目。因为21位演员都是聋哑人,所以在演出现场,由艺术团的四位手语老师分别位于舞台四角进行指挥。 (1)观众能够看到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是因为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角膜等结构,并经 等的折射,最终落在 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2)演员们动作优美、协调准确,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 ( ) A.脊髓 B.脑干 C.大脑 D.小脑 (3)演员们听不到声音,可能产生病变的结构是 。(写出一种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
同步练习册答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联系qq:3310059649。 ICP备案序号: 沪ICP备07509807号-10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08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