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
AE
(不定项选择,注意:该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不要涂在答题卡上)
A.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时,若交流电的频率稍微大于50Hz,则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小
B.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力关系的试验中,刻度尺不能固定,直接用手拿着,便于测量
C.在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关系,画出a-F图象时,通过计算,横坐标绳子拉力直接用F=
MmgM+m
将更加准确,其中M是小车的质量,m是沙和小桶的质量
D.在探究合力和分力关系时,现用两个弹簧称拉橡皮条,得到两个分力F1、F2的图示,再用一个弹簧称将细绳套的结点拉到同一点,得到合力的图示,将各个力的顶点连起来,观察图形就能得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
E.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时,可以用逐差法计算得出,也可以描出v-t图象,其斜率就是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不定项选择,注意:该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不要涂在答题卡上)
A.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时,若交流电的频率稍微大于50Hz,则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小
B.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力关系的试验中,刻度尺不能固定,直接用手拿着,便于测量
C.在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关系,画出a-F图象时,通过计算,横坐标绳子拉力直接用将更加准确,其中M是小车的质量,m是沙和小桶的质量
D.在探究合力和分力关系时,现用两个弹簧称拉橡皮条,得到两个分力F1、F2的图示,再用一个弹簧称将细绳套的结点拉到同一点,得到合力的图示,将各个力的顶点连起来,观察图形就能得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
E.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时,可以用逐差法计算得出,也可以描出v-t图象,其斜率就是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不定项选择,注意:该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不要涂在答题卡上)
A.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时,若交流电的频率稍微大于50Hz,则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小
B.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力关系的试验中,刻度尺不能固定,直接用手拿着,便于测量
C.在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关系,画出a-F图象时,通过计算,横坐标绳子拉力直接用数学公式将更加准确,其中M是小车的质量,m是沙和小桶的质量
D.在探究合力和分力关系时,现用两个弹簧称拉橡皮条,得到两个分力F1、F2的图示,再用一个弹簧称将细绳套的结点拉到同一点,得到合力的图示,将各个力的顶点连起来,观察图形就能得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
E.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时,可以用逐差法计算得出,也可以描出v-t图象,其斜率就是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1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48.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
(1)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
v
2
B
-
v
2
A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请写在答题纸的横线上);
次数 F/N
v
2
B
-
v
2
A
 (m3/s3
a(m/s2
1 0.60 0.77 0.80
2 1.04 1.61 1.68
3 1.42 2.34
2.44
2.44
4 2.62 4.65 4.84
5 3.00 5.49 5.72
(2)依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
(3)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2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
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
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内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精英家教网
(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关闭电源;
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2)如图乙是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0及多个计数点A、B、C、D、E、…,可获得各计数点刻度值s,求出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则D点对应的刻度值为sD=
 
cm,D点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D=
 
m/s.
(3)下表是某同学在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时得到的数据.其中M是小车质量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m之和,|
v
2
2
-
v
2
1
|
是纸带上某两点的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W是在以上两点间F所作的功.
次   数 M/kg |
v
2
2
-
v
2
1
|/(m2?s-2)
△E/J F/N W/J
1 0.500 0.760 0.190 0.490 0.210
2 0.500 1.65 0.413 0.980 0.430
3 0.500 2.40 0.600 1.470 0.630
4 1.000 2.40 1.200 2.450 1.240
5 1.000 2.84 1.420 2.940 1.470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W总是大于△E,其主要原因是;钩码的重力大于小车实际受到的拉力造成了误差,还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