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图所示.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C.t2时刻两物体相遇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解析:物体的加速度在v-t图象中是每点对应的切线.可知Ⅰ物体的加速度都在减小.合外力不断减小.Ⅱ物体加速度不变.所受合外力不变.选项A错误,位移对应图象中的面积.在上面是增加.在下面是减小.由图象知位移都在增加.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t2时刻两物体不相遇.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Ⅰ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选项D错误. 答案:B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2·郑州市期中考试)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方向传播.已知在t=0时,波传播到x轴上的B质点,在它左边的A质点位于负最大位移处;在t=0.6 s时,质点A第二次出现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则(  )

A.这列波的波速是10 m/s

B.这列波的波速是5 m/s

C.0到0.6 s,质点D已运动的路程是0.1 m

D.0到0.6 s,质点D已运动的路程是1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郑州市期中考试)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方向传播.已知在t=0时,波传播到x轴上的B质点,在它左边的A质点位于负最大位移处;在t=0.6 s时,质点A第二次出现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则(  )

A.这列波的波速是10 m/s

B.这列波的波速是5 m/s

C.0到0.6 s,质点D已运动的路程是0.1 m

D.0到0.6 s,质点D已运动的路程是1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桂林模拟)如图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
(1)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  ①光源、②
滤光片
滤光片
、③单缝、④双缝、⑤遮光筒、⑥光屏,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2)本实验的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亮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并注意使单缝和双缝间距5cm~10cm,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
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1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2中手轮上的示数.

(3)已知双缝间距d为0.2mm,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
6.6×102
6.6×102
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马鞍山模拟)如图所示a是地球赤道上的一点,t=0时刻在a的正上空有b、c、d三颗轨道均位于赤道平面的地球卫星,这些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运行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转动)相同,其中c是地球同步卫星.设卫星b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则在t=
1
4
T
时刻这些卫星相对a的位置最接近实际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年临沭县模块考试)如图所示,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容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液面高低的仪器原理图,电容器的两个极分别用导线接到指示器上,指示器可显示出电容的大小。下列关于该仪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仪器中电容器的电极分别是芯柱和导电液   

B.芯柱外套的绝缘管越厚,该电容器的电容越大

C.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增大了,则说明容器中的液面升高了

D.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减小,说明容器中的液面升高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