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三 实验 序号 深度 (米) 容器底 面积 (厘米2) 容器底 的压强 (帕) 7 0.01 80 98 8 0.02 40 196 9 0.05 15 49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或2.5或3.6 有关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的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底部的面积和容器形状 无关 . (4)该小组同学对每表中第三.四列数据进行处理后结合相关条件.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a) 圆柱形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等于液体自身的重力 ,(b) 口大底小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小于液体自身的重力 . 考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2364866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实验步骤总结规律.应明确这些步骤中控制的物理量有哪些.变化的物理量是什么.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2)根据实验结论确定实验步骤.要找出实验过程中控制的物理量.变化的物理量.最终实验结果.在实验步骤中对比确定. (3)根据实验步骤确定影响因素和总结规律时.都需要明确实验过程中控制的物理量和变化的物理量及变化规律. (4)分别用公式F=PS和G=mg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将两者大小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容器形状的区别. 解答: 解: (1)在实验序号1.2.3中.液体的种类是相同的.从上向下.液体深度是增大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也是增大的.所以结论为:同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在实验结论中.控制的条件是液体深度相同.变化量是液体的密度.所以必须在表一和表二中寻找答案,观察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4或2.5或3.6符合要求.可以得出: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的结论.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的有关数据.可以看出.同种液体的深度相同.只有容器底部的面积和容器形状不同.而最终的压强是相同的. 在表一序号1中.水的重力为G=mg=0.1kg×9.8N/kg=0.98N.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pS=98Pa×0.01m2=0.98N. 比较结果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 序号2.3.4.5.6中压力都等于重力. 所以结论为: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b)在表三序号7中.水的重力为G=mg=0.1kg×9.8N/kg=0.98N.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pS=98Pa×0.008m2=0.784N<0.98N. 比较结果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序号8.9中.压力也小于重力. 所以结论为:口大底下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 故答案为: (1)同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1.4或2.5或3.6, (3)无关,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等于液体自身的重力, 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小于液体自身的重力. 点评: 对于题目较长.信息量较大的实验题分析数据总结结论时.可以直接面对要解决的问题.采用逆推法找出需要的已知条件.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小组同学做实验探究盛有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a)所示的三个不同底面积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水,利用仪器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接着用酒精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随后,他们又在如图18(b)所示的三个不同底面积的口大底小容器中注入等质量的水,重复上述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通过分析发现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液体质量是无关的.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他们记录的数据继续分析.(已知ρ酒精=0.8×103千克/米3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底部面积大小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可知:________.
(3)为了得出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4与7;5与8;6与9)可知: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并与液体的重力进行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a)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提出猜想1: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选用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圆柱体A、B、C、D(ρA>ρB>ρ>ρC>ρD)进行实验.当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实验现象如图(a)、(b)、(c)和(d)所示.
①分析比较图中______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的实心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圆柱体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②分析比较图中(c)或(d)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时,圆柱体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③分析比较图中(c)和(d)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不同实心圆柱体,______,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大.
表一 ρ圆柱体=0.8×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露出体积
(厘米3
总体积
(厘米3
1210
2420
3630
表二ρ圆柱体=0.5×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露出体积
(厘米3
总体积
(厘米3
4510
51530
62550
表三ρ圆柱体=0.3×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露出体积
(厘米3
总体积
(厘米3
71420
82840
94260
由此,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提出猜想2:漂浮在水面上的实心圆柱体,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占的总体积的比例跟______有关.为继续验证猜想2,他们分别选用若干不同的圆柱体和足够深的水进行实验,并记录圆柱体的密度、总体积及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对于猜想2可初步得出的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可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可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提出猜想1: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选用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圆柱体A、B、C、D(ρA>ρB>ρ>ρC>ρD)进行实验.当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实验现象如图(a)、(b)、(c)和(d)所示.
①分析比较图中______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的实心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圆柱体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②分析比较图中(c)或(d)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时,圆柱体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③分析比较图中(c)和(d)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不同实心圆柱体,______,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大.
表一 ρ圆柱体=0.8×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露出体积
(厘米3
总体积
(厘米3
1210
2420
3630
表二ρ圆柱体=0.5×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露出体积
(厘米3
总体积
(厘米3
4510
51530
62550
表三ρ圆柱体=0.3×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露出体积
(厘米3
总体积
(厘米3
71420
82840
94260
由此,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提出猜想2:漂浮在水面上的实心圆柱体,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占的总体积的比例跟______有关.为继续验证猜想2,他们分别选用若干不同的圆柱体和足够深的水进行实验,并记录圆柱体的密度、总体积及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对于猜想2可初步得出的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可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可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提出猜想1: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选用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圆柱体A、B、C、D(ρA>ρB>ρ>ρC>ρD)进行实验.当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实验现象如图(a)、(b)、(c)和(d)所示.
①分析比较图中______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的实心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圆柱体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②分析比较图中(c)或(d)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时,圆柱体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③分析比较图中(c)和(d)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不同实心圆柱体,______,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大.
表一 ρ圆柱体=0.8×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露出体积
(厘米3
总体积
(厘米3
1210
2420
3630
表二ρ圆柱体=0.5×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露出体积
(厘米3
总体积
(厘米3
4510
51530
62550
表三ρ圆柱体=0.3×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露出体积
(厘米3
总体积
(厘米3
71420
82840
94260
由此,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提出猜想2:漂浮在水面上的实心圆柱体,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占的总体积的比例跟______有关.为继续验证猜想2,他们分别选用若干不同的圆柱体和足够深的水进行实验,并记录圆柱体的密度、总体积及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对于猜想2可初步得出的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可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可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提出猜想1: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选用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圆柱体A、B、C、D(ρA>ρB>ρ>ρC>ρD)进行实验.当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实验现象如图(a)、(b)、(c)和(d)所示.
①分析比较图中______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的实心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圆柱体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②分析比较图中(c)或(d)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时,圆柱体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③分析比较图中(c)和(d)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不同实心圆柱体,______,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大.
表一 ρ圆柱体=0.8×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露出体积
(厘米3
总体积
(厘米3
1210
2420
3630
表二ρ圆柱体=0.5×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露出体积
(厘米3
总体积
(厘米3
4510
51530
62550
表三ρ圆柱体=0.3×103千克/米3
实验
序号
露出体积
(厘米3
总体积
(厘米3
71420
82840
94260
由此,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提出猜想2:漂浮在水面上的实心圆柱体,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占的总体积的比例跟______有关.为继续验证猜想2,他们分别选用若干不同的圆柱体和足够深的水进行实验,并记录圆柱体的密度、总体积及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对于猜想2可初步得出的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可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可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