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原子核半衰期问题8. 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1.4天有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 7.6天 3.8天 [答案]D [解析]根据..因为t=11.4天.所以=3.8天.选D.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原子核半衰期的计算. [难度]中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1)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东北部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致使老旧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致使放射性物质外泄进入大气.碘131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富集到人类的甲状腺中长期积累会引发甲状腺癌变诱发肿瘤.碘131是人工放射性核素(核裂变产物),是β衰变核素,发射β和 γ射线,I131半减期为8天左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电子流
B.由于碘131半衰期比较短,并会很快衰变为没有放射性的氙同位素氙131,所以我国境内检测的极微量核素碘131,不足以威胁人体健康.
C.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若有四个碘原子核,经过4天就只剩下2个
D.压力、温度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具有一定的影响
(2)如图所示,有一光滑铜球质量为m,被一U形框扣在里面,框的质量为M,它们搁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现让小球以速度v0向右去第一次撞击静止的框,设碰撞无机械能损失,经多次相互撞击,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二者最终将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
B、只有M-2m时,在它们发生偶数次碰撞后,小球的速度才会再次等于v0,框也重现静止状态
C、当M-3m时,在它们发生第三次碰撞后,小球的速度将会再次等于v0,框也再次重现静止状态
D、在它们发生偶数次碰撞后,小球的速度将会再次等于v0,框也重现静止状态,与M、m数值大小关系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南京模拟)本题包括A、B、C三个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有引力就不会有斥力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A到B是等压过程,B到C是等容过程,则A到B过程中气体是
吸热
吸热
 (填“吸热”或“放热”)过程,B到C过程中气体内能
减小
减小
(填“增加”或“减少”).

(3)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是NA=6.0×1023/mol,铜的摩尔质量为6.4×10-2kg/mol,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试估算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多少?(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B.(选修模块3-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指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C.在光的双逢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2)某介质中,x=0处的质点在t=0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3s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质点b刚好开始振动,则此时质点a的振动方向为沿y轴
方向(填“正”或“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
40m/s
40m/s


(3)如图所示,直角三棱镜折射率为
2
,∠B=30°,一束单色光垂直于AC面射向棱镜,入射点为O,试画出光在棱镜中传播的光路图,并求出光射出棱镜时折射角.(不考虑BC面对光线的反射)

C.(选修模块3-5)
(1)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中释放出大量的碘131,碘131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会发出β射线与γ射线,碘131被人摄入后,会危害身体健康,由此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下面关于核辐射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无法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碘131衰变的快慢
B.碘131的半衰期为8.3天,则4个碘原子核经16.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
C.β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但γ射线穿透本领比β射线强
D.碘131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2)在光电效应现象中,若某金属的截止波长为λ0,已知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c和h,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h
c
λ0
h
c
λ0
.若用波长为λ(λ<λ0)单色光做实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h
c
λ
-h
c
λ0
h
c
λ
-h
c
λ0

(3)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1.5kg的滑块A以2.0m/s的速度撞击质量为9.0kg的静止滑块B,撞击后滑块B的速度为0.5m/s,求滑块A碰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广东三模)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东北部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致使老旧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致使放射性物质外泄.碘-131就是其中之一,碘可以富集到人类的甲状腺中,长期积累会引发甲状腺癌变.一般通过服用碘片来竞争放射性碘的吸收,从而减缓碘-131在人体内的积累.碘-131在衰变时主要释放β射线(占99%)和γ射线(占1%),半衰期为8.1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东北部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致使老旧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致使放射性物质外泄进入大气.碘131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富集到人类的甲状腺中长期积累会引发甲状腺癌变诱发肿瘤.碘131是人工放射性核素(核裂变产物),是β衰变核素,发射β和γ射线,I131半减期为8天左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新余二模)(选修模块3-5)
(1)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东北部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致使老旧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致使放射性物质外泄进入大气.碘131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富集到人类的甲状腺中长期积累会引发甲状腺癌变诱发肿瘤.碘131是人工放射性核素(核裂变产物),是β衰变核素,发射β和 γ射线,I131半减期为8天左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B

A.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电子流
B.由于碘131半衰期比较短,并会很快衰变为没有放射性的氙同位素氙131,所以我国境内检测的极微量核素碘131,不足以威胁人体健康.
C.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若有四个碘原子核,经过4天就只剩下2个
D.压力、温度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具有一定的影响
(2)从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下落高度h时,突然炸裂成两块,已知质量为m的一块碎片恰能沿竖直方向回到开始下落的位置,求刚炸裂时另一块碎片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