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由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O)和石膏(CaSO4·2H2O)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右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石膏 0.32 0.26 0.15 0.11 0.07 胆矾 32 44.6 61.8 83.8 114 (1) 红褐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2) 在进行操作Ⅰ时的最佳温度是 ℃. (3) 从溶液中分离出产品Ⅱ的操作Ⅱ应为 .过滤. .干燥. (4) 取样检验步骤中检验的是Fe3+,检验Fe3+最灵敏的试剂是大家熟知的KSCN,可以检验痕量Fe3+.还可用KI来检验:2Fe3++2I-2Fe2++I2,有资料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可逆反应.Fe3+与I-反应后的溶液显深红色,它是I2溶于KI溶液的颜色.为探究该深红色溶液中是否含Fe3+,进而证明这是否是一个可逆反应,试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及以下试剂设计方案并填写下表. 限选试剂:0.1mol·L-1FeCl3.KI.KSCN.NaOH.H2SO4.KMnO4溶液,CCl4,蒸馏水.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和 的KI溶液 深红色如期出现 ② 将试管中的混合溶液转移至 中,倒入一定量的牋 ③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共17分) (1)下图是用KMnO4 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D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B

 

 

C

 

 

D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中_______,            。B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17分)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已知:①FeO + 2H= Fe2+ + H2O②Fe2O3 + 6H+ = 2Fe3+ +3 H2O ③Fe3O4 + 8H+ = Fe2+ +2Fe3+ +4 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同学欲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A.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               B.只有Fe(OH)3                        C.一定有Fe3O4和Fe

D.一定有Fe(OH)3,可能有Fe E.只有Fe3O4                                                                                         

(3)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下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3)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 具有   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需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                           ,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         

(6)乙同学为了获得持久白色的Fe(OH)2沉淀,准备用右图所示装置,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与新制的FeSO4溶液反应。获得不含O2的蒸馏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在试管_______(填“A”或“B”)中观察到白色的Fe(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17分)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中,先用制的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毕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

下图A、B、C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甲小组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m1g、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m2g、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L。

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质量m3g、洗气后装置D的质量m4g、生成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2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3)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实验装置

实验药品

制备原理

甲小组

A

氢氧化钙、硫酸、硫酸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乙小组

浓氨水、氢氧化钠

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   

            ③                   

(4)甲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5)乙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

                                     。为此,乙小组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装有某药品的实验仪器,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药品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氨气的体积,得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药品的名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7分)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14-2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 C2H50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第5页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是                  ;若用同位素180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0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                      。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反应结束震荡静止后D中的现象是                      .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          ;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B.碱石灰C.无水硫酸钠D.生石灰
(4)有同学拟通过红外光谱仪鉴定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CH2CH3”,来确定副产物中存在乙醚。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17分) 现有下列十种物质:

①H2    ②铝     ③CaO    ④CO2     ⑤H2SO4    ⑥Ba(OH)2    

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     ⑧氨水    ⑨稀硝酸    ⑩Al2(SO4)3

(1)上述各物质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物质编号):

分类标准

金属单质

氧化物

溶液

胶体

电解质

属于该类的物质

 

 

 

 

 

(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 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②与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 4HNO3 = Al(NO3)­3 + NO↑ + 2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当有5.4g Al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