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表格题]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乙肝病毒(核酸为双链DNA)感染人体肝细胞以后,在肝细胞内可复制出许多病毒颗粒,进而损害肝细胞的机能,严重影响到人体健康。上世纪70年代,科研人员发现,在乙肝病人的血液中,除了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颗粒外,还有大量的乙肝病毒外壳蛋白颗粒,其特征是外壳表面含有与致病乙肝病毒颗粒相同的表面抗原,但内部是空心的,不含病毒DNA分子,因此没有传染性和致病力。最早发现空心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蛋白质颗粒的是美国科学家B·S Blnmberg。这一重大发现为乙肝疫苗的研究开辟了道路:若将乙肝患者的血液经严格纯化,去除杂蛋白和乙肝病毒颗粒后,可获得高纯度的空心乙肝表面抗原蛋白颗粒,将这种抗原蛋白颗粒制成疫苗,注入人体后,可诱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为此B·S Blnmberg荣获了1976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请结合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乙肝病毒外壳蛋白颗粒是在人体肝细胞的          上合成的。

(2)乙肝表面抗原蛋白颗粒可用于制作疫苗,其原因是          .

(3)乙肝病毒疫苗注入人体后,诱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是在           细胞中合成的,参与抗体合成的膜性细胞器有             。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可在          细胞的作用下,裂解死亡并释放病毒,随后抗体与病毒结合,这过程包含了          免疫。

(4)乙肝患者血液出现的乙肝病毒外壳蛋白颗粒来源是         

(5)在自然情况下,乙肝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核酸为RNA)哪一种更容易发生变异?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乙肝病毒(核酸为双链DNA)感染人体肝细胞以后,在肝细胞内可复制出许多病毒颗粒,进而损害肝细胞的机能,严重影响到人体健康。上世纪70年代,科研人员发现,在乙肝病人的血液中,除了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颗粒外,还有大量的乙肝病毒外壳蛋白颗粒,其特征是外壳表面含有与致病乙肝病毒颗粒相同的表面抗原,但内部是空心的,不含病毒DNA分子,因此没有传染性和致病力。最早发现空心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蛋白质颗粒的是美国科学家B·S Blnmberg。这一重大发现为乙肝疫苗的研究开辟了道路:若将乙肝患者的血液经严格纯化,去除杂蛋白和乙肝病毒颗粒后,可获得高纯度的空心乙肝表面抗原蛋白颗粒,将这种抗原蛋白颗粒制成疫苗,注入人体后,可诱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为此B·S Blnmberg荣获了1976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请结合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乙肝病毒外壳蛋白颗粒是在人体肝细胞的                        上合成的。

(2)乙肝表面抗原蛋白颗粒可用于制作疫苗,其原因是                          .

(3)乙肝病毒疫苗注入人体后,诱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是在           细胞中合成的,参与抗体合成的膜性细胞器有                             。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可在             细胞的作用下,裂解死亡并释放病毒,随后抗体与病毒结合,这过程包含了                          免疫。

(4)乙肝患者血液出现的乙肝病毒外壳蛋白颗粒来源是                   

(5)在自然情况下,乙肝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核酸为RNA)哪一种更容易发生变异?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年10月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把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与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1)

幽门螺杆菌在细胞结构上与酵母菌相比,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

(2)

从幽门螺杆菌生存的环境这个角度推测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_。若对幽门螺杆菌进行体外培养,培养基的酸碱度应保持为________性。

(3)

“藏”在胃部的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该细菌直接从胃壁细胞内获取营养物质,而使胃壁细胞死亡,导致溃烂,还是细菌在生活过程中,分泌毒素导致胃壁细胞溃烂。研究人员设计了下列实验,请回答其中的问题:

实验器材:细菌培养基、HCl、NaOH、动物细胞培养液、胚胎细胞、培养皿若干、无菌水、恒温箱等。

实验步骤:

结合上述实验过程。拟定该实验的具体的研究课题:________。

②实验中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③该实验丙丁两组中,属于对照组的是________

④设计表格记录实验可能的结果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不仅化学性质不变而且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试分析下列有关实验:
(1)如果用18O标记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在植物体周围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含18O标记的物质有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它们分别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产生的。
(2)把用32P标记的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快速分离出细胞内的ATP,发现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已带上了放射性标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细胞内ATP的含量变化不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照条件下,向培养小球藻的试管中通人用14C标记的浓度为1%的14CO2,第5分钟再通入浓度为2%的14CO2,第10分钟再供给浓度为0.003%的14CO25分钟,并维持各时间段内相应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这个过程中,分别检测小球藻内的葡萄糖、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放射强度,得到上图中a、b、c三条曲线。这三条曲线表示的化合物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Ⅱ.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研究过程中有许多著名的实验,其中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就是其中之一。请根据该实验回答问题:
(1)恩格尔曼选择水绵为实验材料,该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将水绵和好氧性细菌制作成临时装片,为排除外界干扰,必须放在_______   环境中。
(3)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到水绵的某部位,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不仅化学性质不变而且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试分析下列有关实验:
(1)如果用18O标记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在植物体周围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含18O标记的物质有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它们分别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产生的。
(2)把用32P标记的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快速分离出细胞内的ATP,发现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已带上了放射性标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细胞内ATP的含量变化不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照条件下,向培养小球藻的试管中通人用14C标记的浓度为1%的14CO2,第5分钟再通入浓度为2%的14CO2,第10分钟再供给浓度为0.003%的14CO25分钟,并维持各时间段内相应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这个过程中,分别检测小球藻内的葡萄糖、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放射强度,得到上图中a、b、c三条曲线。这三条曲线表示的化合物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Ⅱ.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研究过程中有许多著名的实验,其中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就是其中之一。请根据该实验回答问题:
(1)恩格尔曼选择水绵为实验材料,该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水绵和好氧性细菌制作成临时装片,为排除外界干扰,必须放在_______   环境中。
(3)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到水绵的某部位,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如果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