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市各校于2013年春季举行了应急疏散演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如:老师大喊“地震来了.同学们快跑! ).学生们立即疏散.这属于 反射. (2)演练时.同学们在疏散活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身体细胞的 作用. (3)万一有少量病菌侵入人体.人体内的抗体可将其消灭.此过程属于 (填“特异性免疫 或“非特异性免疫 ).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至少 次经过心脏后才能到受伤部位. 江西省吉州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学校举行应急疏散演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到指定位置,这属于
条件
条件
反射.
(2)演练时,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过量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并且对所吸入的空气具有
清洁、温暖和湿
清洁、温暖和湿
的作用.
(3)活动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的手擦伤并流血了,不过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主要是血液中
血小板
血小板
的凝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市各校于2013春季举行了应急疏散演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师生听到相关指令(如老师大喊“地震来了,同学们快跑!”)同学们立即疏散,这属于
条件
条件
反射
(2)演练时,同学们在疏散活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身体细胞的
呼吸
呼吸
作用.
(3)万一有少量病菌侵入人体,人体内的抗体可将其消灭,此过程属于
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至少
2
2
次经过心脏后才能到受伤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州各校每学期都会举行应急疏散演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这属于
条件
条件
反射,参与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耳蜗
耳蜗

(2)演练时,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过量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并且对所吸入的空气具有
清洁、湿润、温暖
清洁、湿润、温暖
的作用.
(3)活动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的手擦伤并流血了,不过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主要是血液中
血小板
血小板
的凝血作用.
(4)演练过程中,同学们反应灵敏、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各种系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
统一的整体
统一的整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市各校于2011年春季举行了应急疏散演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这属于
条件
条件
反射.参与该反射的感受器是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中,有
语言
语言
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了该反射.
(2)演练时,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过量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并且对所吸入的空气具有
清洁、湿润、温暖
清洁、湿润、温暖
的作用.
(3)同学们在疏散活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身体细胞的
线粒体
线粒体

(4)活动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的手擦伤流血了,不过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主要是血液中
血小板
血小板
的凝血作用.
(5)在演练过程中,同学们各种系统在
神经
神经
体液
体液
的共同调节下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校于2011年春季举行了应急疏散演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这属于
条件
条件
反射.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中,有语言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了该反射.
(2)演练时,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过量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从而阻碍了氧气与血液中的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
结合,使人体的某一重要生理活动停止而亡.该生理活动可用表达式表示为:
氧气+有机物
线粒体
二氧化碳+水+能量
氧气+有机物
线粒体
二氧化碳+水+能量

(3)活动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的手擦伤并流血了,不过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主要是血液中
血小板
血小板
的凝血作用.他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及时在伤处涂抹了唾液.因为他知道唾液有
免疫
免疫
杀菌
杀菌
的功能
(4)演练过程中,同学们反应灵敏、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各种系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这是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
激素调节
激素调节
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