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将标有“2.5V 0.3A 字样的灯泡甲和“3.8V 0.3A 字样的灯泡乙.分别串联和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串联时.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B. 串联时.甲灯比乙灯更亮 C. 并联时.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 D. 并联时.甲灯的实际功率比乙灯的实际功率大 考点: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1)两灯泡额定电压和额电功率已知.可计算出其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判断, (2)串接在2.5V电源上时.根据P=I2R分析消耗功率的大小关系即可判断亮度情况, (3)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判断, (4)跟根据P=比较两灯泡电阻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比较实际功率的大小. 解答: 解:由I=得.R=.两灯泡额定电流相等.额定电压高的电阻大.即灯R甲<R乙, (1)两灯串联时.如两灯串联接入电路.电流相等.电阻大的分得的电压高.两灯的电压和为电源电压2.5V.故都不能正常发光,故A错误, 由P=UI.I=可得P=I2R.R1<R2.所以P甲<P乙.L甲的实际功率小于L乙的实际功率.故B错误, (2)两灯并联时.电压相等.R1<R2.由I=可知.通过甲的电流大于乙的电流.故C错误, D.两灯并联时.电压相等.由P=UI.I=可得P=.R甲<R乙,所以甲的实际功率大于乙的实际功率,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和串联特点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知道额定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明实验小组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电路中多连接了一根导线,请你将它去掉(即在多连接的导线上打“×”),并根据改正后的电路,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2)下表是一位同学实验时记录和计算的数据,同学们发现第3次实验计算的电阻值和前两次的相差太大,可能是测量数据有误.为此,他们再次进行了实验,实验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经过分析,他们明白了错误的原因是把
电流
电流
表的量程当成了
0~3A
0~3A
,该电表此时的示数为
0.5A
0.5A


实验
次数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
110.1010
230.3010
352.502
(3)测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后,他们断开开关,拆下定值电阻,将标有“2.5V”的小灯泡接入图中定值电阻的位置.为了测出小灯泡的电阻值,他们设计的方案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V、3V和5V,测出对应的电流值,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值.若根据这个方案进行实验,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烧毁灯泡
烧毁灯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将标有“2.5V 0.5W”的小灯泡接在2V的电路中,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设小灯泡的电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抚顺)将标有“2.5V  1.25w”字样的灯泡和标有“20Ω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其中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闭合开关,为保证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则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将标有“2.5V 0.5W”的小灯泡接在2V的电路中,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设小灯泡的电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实验小组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电路中多连接了一根导线,请你将它去掉(即在多连接的导线上打“×”),并根据改正后的电路,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2)下表是一位同学实验时记录和计算的数据,同学们发现第3次实验计算的电阻值和前两次的相差太大,可能是测量数据有误.为此,他们再次进行了实验,实验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经过分析,他们明白了错误的原因是把______表的量程当成了______,该电表此时的示数为______.

实验
次数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
110.1010
230.3010
352.502
(3)测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后,他们断开开关,拆下定值电阻,将标有“2.5V”的小灯泡接入图中定值电阻的位置.为了测出小灯泡的电阻值,他们设计的方案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V、3V和5V,测出对应的电流值,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值.若根据这个方案进行实验,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