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时.小华同学将同一压强 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根据现象分析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①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和推导定量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得出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②实验器材: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空饮料瓶、
橡皮膜
橡皮膜
、盛水容器、塑料片、烧杯.
③将一粗一细两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用橡皮膜封住,并用橡皮筋扎牢.将玻璃管封口向下竖直放置.如果从上端开口处分别向两根玻璃管中注入相同质量的水,如图1所示,可以观察到较细的玻璃管下面的橡皮膜向下凸出较多,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
液体深度
液体深度
有关.
④在水槽中盛有适量的水,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的侧壁带有一个细管口的玻璃管,玻璃管中盛有与水槽中水面相平的红色食盐水,如图2所示,先用手指按住细管口,然后放开手指,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A处有红色盐水流入水槽中,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
液体密度
液体密度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部分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同一种液体,产生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
猜想2:同一种液体,同一深度,方向不同,压强也不同.
为了验证猜想1和猜想2,同学们用微小压强计和水进行实验.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探头所在深度
h/c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探头橡皮膜方向
U形管液面高度差
△h/cm
4 4 4 8 8 8 12 12 12
(1)序号为
1、4、7(或2、5、8或3、6、9)
1、4、7(或2、5、8或3、6、9)
的一组实验数据;可以支持猜想1.
(2)从序号为1、2、3的一组数据可得结论
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①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和推导定量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得出

               (5)           

② 实验器材: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空饮料瓶、  (6)  、盛水容器、塑料片、烧杯。

③  将一粗一细两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用橡皮膜封住,并用橡皮筋扎牢。将玻璃管封口向下竖直放置。如果从上端开口处分别向两根玻璃管中注入相同质量的水,如图所示,可以观察到较细的玻璃管下面的橡皮膜向下凸出较多,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  (7)  有关。

④ 在水槽中盛有适量的水,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的侧壁带有一个细管口的玻璃管,玻璃管中盛有与水槽中水面相平的红色食盐水,如图所示,先用手指按住细管口,然后放开手指,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A处有红色盐水流入水槽中,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  (8)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①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和推导定量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得出

                (5           

② 实验器材: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空饮料瓶、  (6)  、盛水容器、塑料片、烧杯。

③  将一粗一细两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用橡皮膜封住,并用橡皮筋扎牢。将玻璃管封口向下竖直放置。如果从上端开口处分别向两根玻璃管中注入相同质量的水,如图所示,可以观察到较细的玻璃管下面的橡皮膜向下凸出较多,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  (7)  有关。

④ 在水槽中盛有适量的水,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的侧壁带有一个细管口的玻璃管,玻璃管中盛有与水槽中水面相平的红色食盐水,如图所示,先用手指按住细管口,然后放开手指,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A处有红色盐水流入水槽中,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  (8)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面扎有橡皮膜的器材做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9)  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所示器材来验证(B、C器材底部都可以与A连接组合使用),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  (10)  (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时,他们是在验证  (11)  (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 (12)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