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时半衰期将缩短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朝鲜在2013年2月12日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称,此次核试验材料为铀23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
B.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后半衰期会缩短
C.核爆炸的能量来自于原子核的质量亏损,遵循规律△E=△mc2
D.U的一种裂变可能为U +n→Xe+Sr+3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朝鲜在2013年2月12日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称,此次核试验材料为铀23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

B.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后半衰期会缩短

C.核爆炸的能量来自于原子核的质量亏损,遵循规律△E=△mc2

D.U的一种裂变可能为U +n→Xe+Sr+3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朝鲜在2013年2月12日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称,此次核试验材料为铀23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
B.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后半衰期会缩短
C.核爆炸的能量来自于原子核的质量亏损,遵循规律△E=△mc2
D.U的一种裂变可能为U +n→Xe+Sr+3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目前,核反应产生的核能主要来源于U的裂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核子

 B. U的一种可能的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核反应方程为

,说明U是由Ba和Kr组成的

C.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

D.若一个铀核在裂变前后的质量亏损为,则其释放的核能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目前,核反应产生的核能主要来源于U的裂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核子

 B. U的一种可能的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核反应方程为

,说明U是由Ba和Kr组成的

C.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

D.若一个铀核在裂变前后的质量亏损为,则其释放的核能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D【解析】β-珠蛋白DNA探针、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大肠杆菌质粒的化学本质都是DNA;胰岛素是蛋白质;HIV的遗传物质是RNA;生长素是吲哚乙酸;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

2.D【解析】作物“烧心”是由于缺乏如铁、钙等在细胞中以稳定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矿质元素,有别于因缺水而造成的“烧苗”。

3.B【解析】疫苗的作用是在机体不患病的情况下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其结构稳定性不如天花病毒的双链DNA,容易发生变异,所以流感疫苗的研究的难度较天花疫苗研究的难度大很多;正是由于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所以某种特定的单克隆抗体不一定对其它的抗原起作用。

4.C【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外,还包括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圈的自给自足表现在物质上,能量来源于太阳能;草原上的牛和羊同属于第二营养级,共获得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10%~20%。

5.B【解析】考查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分泌过程这一知识点和图形分析能力。蛋白质分泌以细胞膜的外排方式实现,所经过的膜结构顺序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所以结果是:内质网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加。

6.B 【解析】有机分子的特点一般满足C四键、H一键、N三键原则,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3个-NH2,则其余3个C、3个N形成一个六元环,故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为。。根据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该物质不是高聚物,也不是氨基酸,但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六元环不变且除自身外的三聚氰胺的异构体有3种。

7.B   【解析】选项A,Na2O2中含有的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O22?,0.1mol  Na218O2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3NA。选项B,C2H4、C3H6的化学式均为CH21.4g二者含有的C原子数的物质的量=1.4g/14g?mol-1=0.1mol,即0.1NA。选项C,0.1mol Cl2参与反应电子转移0.1mol。选项D,D2O为10电子微粒,18g D2O物质的量小于1mol,含有的电子数也小于NA

8.A 【解析】选项A,ClO具有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SO2被氧化为SO42?,ClO被还原为Cl?,正确。选项B,加入少许H时,CO32?优先与H结合生成HCO3?。选项C,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选项D,Mg2能与电解产生的OH?结合生成难溶性Mg(OH)2沉淀:Mg2 + 2Cl? + 2H2O=Mg(OH)2↓+ H2↑+ Cl2↑。

9. B 【解析】加入稀H2SO4出现白色混浊说明一定存在Ba2,因SO32?、CO32?能与Ba2结合生成难溶物BaSO3、BaCO3,所以原溶液中不存在SO32?、CO32?。由于溶液呈电中性,剩下的一种HCO3?,一定存在。无法判断是否含有K,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Ba2、HCO3?,可能含有K。溶质可能是Ba(HCO3)2或Ba(HCO3)2和KHCO3

10.D 【解析】根据题设条件可推知A为NH4,B为OH?,C为NH3,D为H2O。NH3能与H2O反应生成NH3?H2O。NH4为离子,不是分子,所以NH4不是非极性分子。选项D,固态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其熔沸点高于固态H2S,与H-O和H-S键强弱无关。NH4Cl ,NH4水解溶液的pH<7。

11.C【解析】分析反应①②中各元素的价态变化可知,反应①中,SO2为还原剂,Fe3为氧化剂,且还原性:SO2>Fe2,氧化性:Fe3>SO42?。反应②中,Fe2为还原剂,Cr2O72?为氧化剂,且还原性:Fe2>Cr3+ ,氧化性:Cr2O72? > Fe3。由此可见选项A、B错误。选项C,由于Cr2O72?具有氧化性,Na2SO3具有还原性,故Cr2O72? 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选项D,反应①中Fe2(SO4)3为氧化剂,反应②中Fe2(SO4)3为氧化产物。

12.C【解析】选项A,NaHS、Na2S溶液又因为有HS?、S2?的水解,使其溶液呈碱性,但S2?的水解能力大于HS?,故溶液的pH值:③>②。H2S溶液呈酸性,H2S和NaHS混合液中,由于HS?抑制的H2S的电离,故溶液的pH:④>①,4种溶液pH大小顺序为:③>②>④>①。选项B,由于HS?抑制H2S的电离,所以H2S溶液中的c(H2S)小于H2S和Na2S混合液中的c(H2S)。选项C,c(Na)=0.1mol?L-1,根据物料守恒有:c(H2S) + c(HS?) + c(S2?)=0.2mol?L-1,故2c(Na)=c(H2S) + c(HS?) + c(S2?)。选项D,根据电荷守恒有:c(H) + c(Na)=c(OH?) + c(HS?) +2 c(S2?)。

13.B 【解析】设达平衡时生成SO3(g)物质的量为2x ,则剩余SO2(g)的物质的量为(3-2x),O2(g)(2-x),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5-x),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有5/(5-x)=1/0.9,解得x=0.5mol,再结合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放出的热量为196.6kJ/2=98.3kJ。选项B,起始物质的量改为 4mol SO2 、 3 mol O2 、2SO3 (g) 相当于加入6mol SO2、4mol O2,n(SO2)/n(O2)=3/2,故与第一次平衡是等效平衡,两次平衡中SO2的转化率、SO3的体积分数相等,故选项B正确,C错误。选项D,题目没有告诉达平衡时的时间,无法计算反应速率。

14.AD【解析】由状态方程知温度升高而压强增大体积必增大,故状态I时气体的密度比状态II时气体的密度大,A正确,平衡态II的温度比状态I高,故状态I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II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小,B错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从状态I到状态II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变大,体积增大对外界做功,气体要从外界吸热,故C错,D正确,故选AD。

15.答案:BD【解析】:在同一介质中红光传播速度最大,从AB面射入到BC面射出,红光用的时间最短,故选项A错.由于玻璃对红光折射率最小,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即紫光的偏折本领最大,所以彩色光带右边缘的色光为红光,左边缘的色光为紫光,且紫光的频率比红光的要高,当红光能让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紫光也一定能够,故选项B正确.在同样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波长越长,相邻干涉条纹间距越大,而彩色光带左边缘的色光是紫光,其波长最短,故选项C错.对玻璃而言,在七色光中,红光的临界角最大,当∠MNB逐渐变小时,射到AC面上的光的入射角变小,且红光入射角小得更多,故红光最先从从AC面透出,所以选项D正确.

16、答案 D 【解析】 烧断细线后,无论是弹簧将A+BC弹开过程,还是AB分离后,系统始终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弹簧将A+BC弹开过程,A+BC动量大小相等,动能跟质量成反比,因此A+B的总动能是E/3,其中A的动能是E/6;当时C的动能是2E/3;前3个选项都错,可判定D正确。证明:AB分离时,B+C的总动能是5E/6,BC共速时弹性势能最大,当时AB+C动量大小相等,动能跟质量成反比,因此B+C的动能是E/12,该过程B+C的动能损失就是此时的弹性势能,因此Ep=5E/6- E/12=3E/4。

17.答案:ACD【解析】: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可以判断b质点此时刻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离开平衡位置,速度正在变小,A对;由图象可知该波的波长是4m,根据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判断D正确;根据,由波干涉条件知C正确;经过0.01s即半个周期,任何质点通过的路程都是2个振幅,即0.4m,B错误.

18.C【解析】从图(甲)到图(乙)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所以;从抛出后到落地,根据动能定理得:,代入上式可得:

19.答案: BC 【解析】此模型为类双星模型,两电荷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等;两个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充当各自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向心力大小相等,A错,B对.由知,线速度大小与质量成反比,运动半径与质量成反比,C对,D错.

20.答案:ABD 【解析】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改变无关。根据质能方程计算可知D答案正确。

21.答案:.D  【解析】地球同步卫星是指与地球自转同步的人造卫星,它的周期是24小时,它的轨道平面只能在赤道,轨道也是固定的,但并不是说同一赤道平面内的、或是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的就都是同步卫星,故A、C是错的、D是正确的;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内部的仪器是处于失重状态而不是超重状态,B错

22.答案.(1)(g+a)× (OM-ON)=(g-a)× OP    (4分)

【解析】利用纸带分析得m1带动m2的加速度为a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解得

3000;(2分)

(1分);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太小,误差太大丙图中R的阻值与电压表阻值接近,误差小。(3分)。

⑶实物图连接如右图所示:(4分)

⑷实验步骤:

闭合K1.再闭合K,读得电压表示数U;再断开K,读得电压表示数U.(2分) ②RV。(2分)

23.【解析】:(1)负电……(2分)∵mg =E×……(5分)

E=4(r+R)dmg/Rq…………(2分)

(2)mg+q v0B=……………(5分)    ∴v0=mg/qB…………(2分)

学科网(Zxxk.Com)24.【解析】:(1)ab通过最大电流时,受力分析如图甲,此时静摩擦力最大,,方向沿斜面向下,由平衡条件得:

水平:

(3分)

竖直:(3分)

以上两式联立得出

(3分)

(2)通以最小电流时,ab受力分析如图乙,此时ab受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与(1)类似,由平衡条件得:(3分)

(3)当ab中电流最小时,变阻器阻值为:(3分)

当ab中电流最强时,变阻器阻值为:,(2分 )

为保持ab静止,R的调节范围为0.91~10.(1分)

25.【解析】:(1)设A物块碰撞B物块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代入数据得:        (4分)

(2)设A、B两物块碰撞前后两物块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分别为E1和E2,机械能的损失为,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     (4分)

(3)设物块A的初速度为v0,轮胎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µ,A物块与B物块碰撞前,根据动能定理:                 (3分)

碰后两物块共同滑动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3分)

、  及(1)、(2)得:    (2分)

设在冰面上A物块距离B物块为L′时,A物块与B物块不相撞,

则:                             (4分)

26.(15分)(1)(1)KNO3 (2分)CuSO4(2分)

(2) Na2CO3  (2分)

(3)Al3 + 3OH?=Al(OH)3↓(3分) Al(OH)3 + OH?=AlO2? + 2H2O (3分)

(4) Al3 + 3H2O Al(OH)3(胶体)+ 3H (3分)

【解析】根据实验①可知,D中含有Cu2;根据实验②可知C中含有Al3,E可能是KOH或NaOH,再根据③,只有B、C中含有K,故E为NaOH。根据实验③A中含有HCO3?,故A为NaHCO3,C、D中含有SO42?,故D为CuSO4,C为KAl(SO4)2

最后可判定B为KNO3。等物质的量的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H2O。 NaOH溶液加入到KAl(SO4)2溶液中,首先是Al3与OH?反应生成Al(OH)3,Al(OH)3沉淀又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中:Al3 + 3OH?=Al(OH)3↓,Al(OH)3 + OH?=AlO2? + 2H2O。KAl(SO4)2中的Al3水解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Al(OH)3胶体而净水。

27.(14分)(1)Na2CO3 +HCl=NaHCO3 + NaCl    (3分)

(2)Cl2 + 2OH?=Cl? + ClO? + H2O (3分)

(3)①Na2O或Na2O2  (4分,每空各2分)②Na或NaOH (4分,每空各2分)

【解析】(1)根据题设条件可知,B为盐酸,C为CO2,D为H2O,E为NaCl。

(2)根据题设条件可知B为浓盐酸,C为Cl2

(3)若C为O2,D、E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D、E中含有Na,含有Na的能产生O2的固体为Na2O2,E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该气体为CO2,B、E可相互转化,故可推知B溶液为NaHCO3溶液,E为Na2CO3溶液,D为NaOH溶液。Na2O2与NaHCO3溶液反应可分解为:2Na2O2 + 2H2O=4NaOH + O2↑,NaHCO3 + NaOH=Na2CO3 + H2O。amol NaHCO3→a mol Na2CO3,只要增加a mol Na,同时用OH? 将HCO3?转化为CO32? ,所加物质所产生的Na和OH?的物质的量相等,才能不产生杂质,故X为Na2O或Na2O2,Y为Na或NaOH。

28.(16分)(1)B(2分)  铜与HNO3反应前,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NO与O2发生反应 (2分)

(2)将C中的溶液加适量水稀释(2分)

(3)③④⑤⑨ (3分)

(4)第二,打开a,通足量N2,排净装置中的空气(2分)

(5)向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2分)
(6)(V-11.2n)/33.6n (3分)

【解析】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得m值,需测定出Cu与HNO3反应生成的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此需将产生的气体首先通入装置C中,H2O吸收NO2生成NO和HNO3,用装置E测定出NO的体积,如果装置中有空气,空气中的O2会将NO氧化成NO2导致实验误差,装置B通入N2能将装置中空气赶走,防止NO被氧化,为此需要的装置为B、C、E,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③④⑤⑨。由于浓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指示剂氧化而影响实验,可加水稀释降低其氧化性,而溶质HNO3的量不变,便于观察指示剂颜色变化。用装置E测定NO的体积时,如甲的液面高于乙的液面,测出的NO体积偏小,如甲的液面低于乙的液面,测出的NO体积偏大,故应向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减少误差。根据反应:3NO2 + 2H2O=2HNO3 + NO,混合气体中含有NO21.5nmol,NO总的物质的量为V/22.4mol,其中属于Cu与HNO3反应生成的NO为(V/22.4-n/2)mol,故M=(V/22.4-n/2):1.5n=(V-11.2n)/33.6n。

29.(15分)(1)取代(或水解)、中和反应 (2分) (2)HCOOCH3  (2分) HOCH2CHO (2分)

(3)(2分)

  (4)+ 3NaOH+ CH3COONa + 2H2O (3分)

(5) (2分) (2分)

 

【解析】A的分子式为C9H8O4,A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说明A中含有-COOH,且A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CH3COONa,说明A中酯的官能团,该官能团与-COOH处于苯环上的邻位,再结合A的分子式推知A的结构简式为,B为,由于H2CO3的酸性大于酚而小于羧酸,故在溶液中通入CO2时,只有酚的钠盐反应生成D()和NaHCO3。CH3COONa与H反应生成E(CH3COOH)。CH3COOH的同分异构体中R中含有-CHO和-OH:HOCH2CHO,Q中含有-CHO而没有-OH:HCOOCH3。对照结构可知,首先用与酚羟基反应,然后再用酸性KMnO4氧化-CH3为-COOH即可得到A。

30.【解析】(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2)人体内水的来源包括:饮水、食物中的水、代谢产生的水,人体代谢产生水的途径有:核糖体上的氨基酸脱水缩合、线粒体中的有氧呼吸等。(3)异化作用类型包括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根据材料提供信息,气性坏疽的异化作用类型为厌氧型。(4)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选择透过性,细胞的功能特性决定于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12分,每空各2分)(1)新陈代谢现象  (2) 代谢产生水   

氨基酸脱水缩合(或有氧呼吸)      (3)  厌氧型

(4)选择透过性    载体蛋白 

【解析】由反应式:CO2+C5→C32C3学科网(Zxxk.Com)C5+CH2O可知:一定范围内的CO2增加可以使细胞中C3增加;一定范围内的光照增强会导致细胞内C5增加。甲图信息显示:只考虑光照的影响,光照强度为由n增加到k时,光合速率几乎不变,而乙图的变化应是光照之外的其他因素引起,比如温度等

【答案】(10分,每空各2分)(1)低、高、约等于   (2)温度    

(3)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

31.(20分)【解析】:(1)该6个品系玉米的基因型分别为:①:AABBCCDDEE  ②:aaBBCCDDEE  ③:AAbbccDDEE  ④:AABBCCddEE  ⑤:AABBCCDDee  ⑥:aabbccddee

基因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2对(及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的2对(及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若F2中出现性状分离比为:双显∶单显1∶单显2∶双隐=9∶3∶3∶1,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反之则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让F1侧交,若F2中出现性状分离比为:双显∶单显1∶单显2∶双隐=1∶1∶1∶1,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反之则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答案】(1)②与①(③或、④、⑤) (1分)  不行  (1分)  品系①和⑤只有一对相对性状   (2分)不行 (1分)  控制花色和种皮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Ⅰ)上,而控制子叶味道的基因位置未知(2分)

(2)D(1分)

①若绿色非甜子叶∶绿色甜子叶∶黄色非甜子叶∶黄色甜子叶=9∶3∶3∶1,则控制子叶颜色和味道的基因不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3分)

②若绿色非甜子叶∶绿色甜子叶∶黄色非甜子叶∶黄色甜子叶≠9∶3∶3∶1(答绿色甜子叶:绿色非甜子叶:黄色非甜子叶=1:2:1也可),则控制子叶颜色和味道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3分)

(3)

①若绿色非甜子叶∶绿色甜子叶∶黄色非甜子叶∶黄色甜子叶=1∶1∶1∶1,则控制子叶颜色和味道的基因不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3分)

②若绿色非甜子叶∶绿色甜子叶∶黄色非甜子叶∶黄色甜子叶≠1∶1∶1∶1(答绿色甜子叶:黄色非甜子叶=1:1也可),则控制子叶颜色和味道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3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