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虽是双音节词.但古今意义大不相同.如:奉行故事 慷慨激昂 便宜行事 老师宿儒 贻笑大方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D (A.“标识”的“识”读zhì,其余读shí;B.“难堪”的“难”读nán,其余读nàn;

C.“解数”的“解”读xiè,其余读jiě;D.都读sāng。)

2.C  (A.欠――歉;B.以――倚;D.和――合。)

3.A  (掩耳盗铃,形容蠢人自己欺骗自己;打肿脸充胖子,比喻虚撑场面,硬装了不起;反唇相讥,受到指责后不服气而反过来对对方加以讥讽;剃头挑子――一头热,比喻一厢情愿。)

4.B  (破折号应去掉。)

5.C  (A.有赘余,贪污的手法没有“正当”的。B.语序不对,“东西互动”和“现代化建设”位置应对调。D.“清晰的思路”和“感染”不搭配。)

6.D  (地幔温度高不是诱发地震的直接原因。)

7.A  (是没有“可靠”的先兆;大地震才是可怕的自然灾害。)

8.D  (应是主要研究小地震,它有助于研究大地震。)

9.B  (贸,卖。并非通“牟”。)

10.B  (因,都作“因而”、“于是”讲;于,上一个作“给”讲,下一个作“从”讲;

以,都是表目的;乃,都是表肯定。)

11.A  (第①句,前一分句写韦丹报告需要的费用,后一分句与韦丹无关。第⑤句写韦丹追查粮食去向所得到的结果,第⑥句表现韦丹为政宽仁。)

12.C  (为百姓盖瓦房并非全都免费。)

13.见“参考译文”。

14.(1)“花态度”指一般的花那种讨人欢心的颜色、姿态;“雪精神”指梅花具有雪一样纯洁、高尚的品格。(2)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为梅花的“精神”、“秀色”所陶醉,不记得游览、品赏了多久,只知道返回时已是傍晚时分,月亮已经上来了。

15.(1)果戈理         (2)《子夜》            

(3)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与尔同销万古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6.(1)逃离者想象中的生活具有“美的形态”,“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接触了生活实际后又觉得生活“琐碎”,是“锋芒般锐利”,正像昆德拉形容的某些人所感觉到的那样,“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

(2)因为去风景地的目的是想消除心中的寂寞,但陌生和距离并不能真的“滤去尘沙”,在风景地也找不到心灵的归宿,所以有“失落”感,觉得那里“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用“心寂寞……寂寥落寞”作答亦可。)

17.逃离者后来认识到,王维《竹里馆》所描写的生活表面上是“静美”、“自由”的,但背后却有着无尽的孤独和烦恼。因为诗人虽能逃离现实的喧嚣,却逃不过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18.含意是:生活中有烦恼,有痛苦,但这只是生活的表象,只要我们勇于面对生活,承受生活,就会发现,痛苦之后便是欢乐和幸福。

19.这棵树象征着这样一种人:他们不虚幻,不浮躁,他们脚踏实地,直面人生,勇敢地承受生活中的痛苦,因而演绎了万种风情。他们不仅自己享受了生活,而且醉了别人。

20.贾宝玉出生在封建贵族家庭,但成了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不喜欢四书五经,厌恶科举考试,拒绝踏上经济仕途。他与林黛玉思想感情一致,因而相互爱恋。但他们的爱情遭到封建势力的摧残,以致黛玉含恨而逝,宝玉出家为僧。(贾宝玉思想叛逆,和林黛玉因思想一致而相恋,两人爱情遭到不幸,这三点是介绍的重点。)

21.建成于1891年的颐和园德和园戏楼和建成于1755年的承德避暑山庄清音阁戏楼、建成于1772年的故宫畅音阁戏楼合称为清官三大戏楼。(将德和园戏楼放在最后亦可。)

22.示例:(1)青年如果害怕遭到失败的打击,那就永远体味不到战胜艰难时的那种快慰之情。(2)种子如果害怕遭到泥土的掩埋,那就永远体味不到破土而出时的那种欣喜之情。

文言文翻译:

韦丹字文明,京兆府万年县人,是北周大司空韦孝宽第六代孙子。

韦丹早年就成了孤儿,跟随外祖父颜真卿学习,由明经科考试及第,调到安远县任县令,他将这一任职让给庶兄,自己入紫阁山照料伯父韦能。后来又高中五经科榜首,担任过咸阳县县尉。张献甫上表举荐他帮助治理?宁幕府。唐顺宗做太子时,任命他以殿中侍御史的身分作太子宫内人。新罗国的国君去世,朝廷下诏书授予他司封郎中让他前去吊唁。按惯例,有谁出使外国,朝廷便给他十个州县官员的名额,让他卖官以筹集费用,这种官员叫“私觌官”。韦丹说:“出使外国,费用不足的,应向朝廷申请,怎能有卖官得钱的呢?”他就上疏报告应拨给的费用,皇帝让有关部门拨给了他,因而还定下了有关制度。韦丹还没有出发,新罗国新立的君也死了,他便回来任容州刺史。他教老百姓耕田织布,禁止游手好闲,兴办学校,百姓中有因贫困将自己卖身为奴的,将他们赎出来让他们回家,并发出禁令,官吏不得再掳掠去作奴仆

韦丹升调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他按自己管辖的户口接受俸禄,多余的都交给官府。他裁汰了所辖八州吃闲饭的官员。开初,老百姓不知道盖瓦屋,都是用茅草、竹子做茅屋,遇上久旱便戛戛地烧了。韦丹召集工匠教他们做陶瓦,把做屋的材料集中在场子上,算了算置办这些材料花去的费用然后给它估了个出售价,不赚取任何钱。百姓自己能做屋的,到官府领取木料和陶瓦,免去他一半赋税,慢慢地收取材料费;逃亡未回来的,官府替他做屋;贫穷做不起屋的,送给他材料。他还亲自去劝告督促人们做屋。他兴建了南北两个集市,还做营房来安置军人,这一年大旱,就招募人去完成这些工程,多多地给予报酬,并供给吃喝。他筑堤抵挡长江洪水,堤长十二里,设有涵洞来泄洪。他一共修了五百九十八口塘,灌溉了一万二千顷田。有个官员主管粮仓十年,韦丹复核粮仓的粮食,发现少了三千斛,韦丹想:“这官员难道是他自己吃了?”抄他的家,获取了所有账本,原来是有权势的官员侵占去了,他召集这些官员说:“你们依仗权势从官仓里拿走粮食,是犯罪行为,给你们一个月期限归还回来。”那些官员都磕头谢罪,到期没有敢违抗不还的。有个吏卒犯法应处死,韦丹放了他没有杀他。这吏卒走后,上书控告韦丹违法,朝廷下诏书让韦丹离职待查,正在这时韦丹去世,年五十八岁。查证吏卒所告,都不属实,韦丹执政的情况反而更清楚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