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下面的一幅漫画.按要求作文.面对这幅漫画.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漫画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注意:①题目自拟,②角度自选,③不要脱离漫画的寓意,④必须结合生活实际.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B  ( zhù/shū  jí/yī  dī/dí  A.wàn/wǎn  xuàn/ xuàn  bǐ/bài    C.liào/liáo

        gǔ/gǔ  nāng/rǎng   D.shěn/rěn  bì/pì  yú/yú )

2.D (A.“满堂”应为“满堂”B.“蝉”应为“蝉”C.“边沿化”应为“边

   化” )

3.C (A.“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妙,也比喻知己或知音。应为“青山绿水”;B“似是而

非”意为“好像对而实际上并不对”,不能修饰“态度”,应为“模棱两可”;C“慰藉”

即“安慰”,用于句中恰当;D“推脱”是推卸,“推托”是借故拒绝,根据语境应为“推

托”。)

4.B (搭配不当,“提出”只能和“要求”搭配,不能和“兴趣”搭配。应删掉“兴趣”。)

5.B (重点考查语意连贯,宜抓住关键词“山和海”“路”“热带雨林”以及“人多了”作

  答。)

6.C (C“中国的运营商”是事件的决策者,是作者写作的假定读者;A媒体不是事件的决

  策者,只是可能产生影响;B是情感非动机;D无中生有。)

7.D  (A“它其它方面都有不足”不对,B美国“接近20%”的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C“达

  到100万之多”是“据说”。)

8.D  (iPhone的应用前景与手机本身的特性和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有关,与运营商的态度

  无必然关系。)

9.A(A应为“谋划”)

10.D(A项前为“于是”,后为“竟然”;B项前为代词,相当于“之”,后为兼词,相当于

  “于此”,意为“在这里”“在那里”;C项前为“成为”,后为“因为”;D项表示假设或

   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

11.D(D.邹阳此文,虽然对其被下囹圄之事由不曾有一字辩驳,但文中并无“一再迎合

   媚上,哀求乞怜”之语。)

12(1)我听说“忠心的人无不得到好的报答,诚信的人不会遭到怀疑”,我平常认为这说

   法是对的,现在才明白这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能准确译出“见”“虚语”各1分,整

   句通畅1分。  )

(2)是因为两位君主和两位臣子,披肝沥胆,相互信任,哪里会因为一些没有根据的言论

   而改变看法呢?(能准确译出“剖心析肝”“ 移”各1分,整句通畅1分。)

(3)那么,士人只有隐伏在岩洞水泽而死,哪里会有人到宫廷来尽忠守信呢?(能准确译

    出“薮”“阙”各1分,整句通畅1分。)

13.(1)我是信而见疑,忠而获罪;(2)我是不被您所了解而获罪;(3)小人结党营

私,我是受人诬陷;(4)人主当慈仁殷勤,亲贤远佞,施德布恩,不应该轻信谄谀小

人。

参考译文:

邹阳跟随孝王做谋士。邹阳做人很有智慧和才略,性格慷慨不屈就求全不是好好先生,地位和羊胜、公孙诡相当。羊胜他们讨厌邹阳,在孝王那诬蔑他。孝王恼怒,将邹阳交给官吏治罪,将要杀死他。邹阳从狱中写信给孝王说:

我听说“忠心的人无不得到好的报答,诚信的人不会遭到怀疑”,我平常认为这说法是对的,现在才明白这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从前荆轲爱慕燕太子丹的义气,准备替他去刺杀秦王的时候,天上白虹贯穿太阳,而太子丹还害怕他不想去;卫先生为秦王谋画乘长平之捷一举灭赵,天上太白金星掩蔽了昴星,秦昭王却还要怀疑他。荆轲、卫先生的精诚之心感动天地,使得天上出现了异常现象,可是他们的忠信却不被燕太子丹和秦昭王理解,这难道不使人伤心吗!现在我竭尽忠诚,把我的主张全说出来,希望你能了解,可你身边的人不明白我的用心,结果让我去接受官吏的审讯,被世人怀疑。这就是即令荆轲、卫先生复活,而燕太子丹、秦昭王还是会不理解他们的事情啊。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一下。从前玉人卞和献宝,楚王砍掉他的脚;李斯竭尽忠心,胡亥却把他处以极刑。因此箕子假装发疯,接舆隐居不仕,都是害怕遇到这种祸患。希望大王考虑一下玉人卞和与李斯的本意,去掉楚王、胡亥那样的偏听偏信,不要让我被箕子、接舆讥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对我稍加怜惜吧。

俗话说:“有的人从初相识到头发白了还象刚认识一样;有的人在路上碰见,停车交谈,就象老朋友一般。”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彼此了解和不了解的缘故。所以樊於期从秦国逃到燕国,把自己的头交给荆轲,让他去完成替燕太子丹刺杀秦王的任务;王奢离开齐国到魏国,登城自刎,为的是使齐国退兵,保全魏国。王奢、樊於期对于齐王、秦王来说,并不是新交,对于燕太子丹和魏王来说,也不是老朋友,他们离开齐、秦二国,为燕太子丹和魏王而死的原因,在于这种行动合乎他们的志向,和他们无限向往义气的本性。因此苏秦对天下的人不讲信用,而对燕国却象尾生那样讲究信用;白圭在战争中丢掉了中山国六座城池,却为魏文侯攻取了中山国。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君臣之间确实相互了解啊。苏秦在燕国作相,有人在燕五面前说他的坏话,燕王按着剑发脾气,还把耖蜴的肉赏给他吃;白圭在中山国地位显贵,有人在魏文侯面前说他的坏话,文侯却赏给白圭夜光璧。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两位君主和两位臣子,披肝沥胆,相互信任,哪里会因为一些没有根据的言论而改变看法呢?

所以女子无论美丑,一进皇宫就受人嫉妒;做官的人无论是贤还是不贤,一提拔到朝廷也受到别人的非议。从前申徒狄自沉于雍州河中,徐衍背着石头自沉入海,他们不被世人所容,坚持正义,并不随随便便在朝廷结党,用来改变君主的想法。他们是和君主心心相印,行为相合,象胶漆一样坚固,兄弟都不能离间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难道众人的言辞能使他们生疑吗!所以听信片面的言辞就会出现坏事,单单信任一个人就会出乱子。

晋文公亲近往日的仇人,却能在诸侯国中称霸;齐桓公任用他往日的仇人,却匡正了天下。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确实具备仁慈诚恳的心意,这种心情不能用空话来代替。现在君主确实能除去骄傲的心情,怀有可以使人报答的心意,披露心腹,情真意实,披肝沥胆,厚施恩惠,始终和人同甘共苦,对人毫不吝啬,那么桀的狗也可以让它去吠尧,柳下跖的门客可以让他去刺杀许由。何况还凭着君主的权势,借着圣王的能力呢?这样,那么荆轲刺秦王,听凭秦王诛杀他的七族,要离为了谋杀庆忌而情愿烧死妻子儿女,哪还值得向大王一提呢?

我听说穿戴得整整齐齐进入朝廷的人,不会用他的私心去玷污道义;修身立名的人,不会因为贪利而去伤害他的品行。所以听说里弄名叫“胜母”,曾子就不进去;听说城名“朝歌”,墨子便掉转行车的方向。现在想使天下气度宽宏的人士,受到威重权力的笼络,受到高贵势力地位的胁迫,转过脸来,改变节操、玷污品行,来侍奉进谗献谀的人,求得亲近君主的机会,那么,士人只有隐伏在岩洞水泽而死,哪里会有人到宫廷来尽忠守信呢?

14.(1)“妙处”是指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或“天人合一”)的一种境界。(2分,意思对即可。答“洞庭风光之妙”的不给分。”)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而“表里俱澄澈”,不仅仅是写洞庭湖景色的透明,还标示了胸怀坦荡、表里如一等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洞庭湖月下景色是澄澈的,词人的襟怀也是旷达、豪迈的,天人自然融合。(2分)

   (2)①比喻:“玉鉴琼田” 比喻湖面澄澈明净。(“肝胆皆冰雪”,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② 夸张:“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以西江之水为酒,以北斗星为杯,写出了词人的豪情。③对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写出了洞庭湖湖天相映,上下交融的景色。(只写手法不给分)

15.(1)责臣逋慢   催臣上道   急于星火 

(2) ①锦瑟无端五十弦   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②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千村万落生荆杞

16.①瓷葫芦是小说的叙事线索,起着组织材料、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2分) ②瓷葫芦既是尚老师的救命药,也是孩子们热爱老师的体现,以“瓷葫芦”作标题,简洁明了,有力表现主题。(2分)

17.承上启下。(1分)①承接上文,同学们听讲认真是因为被老师的伟大精神感动,变得懂事了;(1分)②开启下文,正因为孩子们懂事了,才会发生下文的送鸡蛋、采药等事件。(1分)

18.①体现尚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饱含着尚老师对山村孩子的希望。

②有明显的乡土气息,符合尚老师这个的山村老教师的人物身份。

③遭到铁锁的反抗,引发尚老师的心脏病,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19.①铁锁是村长的儿子,他在小说开头部分,表现得并不懂事,他以他的父亲是村长而骄傲,尚老师因为他没有完成作业而要打他的手心的时候,他表现出了反抗,冲出了教室,并因此引发了老师的心脏病。这时的铁锁是一个调皮的小孩(2分)

②尚老师的病发作以后,同学们都受到了教育,尤其是铁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和同学们趁着放学到山上挖药,摔伤了腿也继续坚持。第二次老师要打他的时候,他没有反抗,而是非常懂事地理解和关心老师。这时的铁锁是一个懂事的学生。(2分)

20.(1)赏析要点:

①情倾教育、无私奉献的教师

②关心学生、严格要求的教师

③纯朴善良、感动学生的教师

(2)赏析要点:

①赞美尚老师为山村教育无私奉献

②讴歌山村孩子善良纯真的心灵

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山村教育的艰难现状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