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喀斯特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目前我国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500平方千米的面积扩大。据遥感资料,贵州喀斯特地区目前石漠化面积已达5万平方千米,广西石漠化面积已达4.7万平方千米。专家警告,石漠化已成为西南地区头号生态灾难,治理石漠化刻不容缓。
(1)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简述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壤和地下水特征。
(4)列举该区域内与喀斯特地貌相关的两个著名的旅游景观。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喀斯特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目前我国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500平方千米的面积扩大。据遥感资料,贵州喀斯特地区目前石漠化面积已达5万平方千米,广西石漠化面积已达4.7万平方千米。专家警告,石漠化已成为西南地区头号生态灾难,治理石漠化刻不容缓。
(1)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简述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壤和地下水特征。
(4)列举该区域内与喀斯特地貌相关的两个著名的旅游景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4分)
材料一 宜万铁路于2010年12月23日正式通车运营,它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之一,是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通我国东、中、西部的重要交通纽带。
材料二 据了解,清末詹天佑受命修建川汉铁路(宜万铁路的前身),选择沿长江北岸穿行。但宜万铁路的修建方案是“越岭线路”,穿越长江和清江之间的武陵山区,一路穿山越岭,绝大部分地域是喀斯特地貌区,遍布岩溶、暗河等,地质条件复杂。下图为宜万铁路示意图。
材料三 宜万铁路通车后,上海到成都开行的K696次列车,将比原来绕行郑州、西安的线路节约10个小时左右。下表为K696次的列车时刻表。上海交通大学的小张同学计划在3月20日乘坐该次列车从上海回成都(104°E),并计划下车后(不考虑列车晚点),如果天还没有黑(太阳落山)就徒步回到他在成都市区的家中。
站名 | 上海 | 南京 | 宜昌 | 万州 | 成都 |
到站时间 (北京时间) | 3月20日09:20 | 3月20日 13:36 | 3月21日03:15 | 3月21日08:35 | 3月21日19:13 |
(1)2003年12月1日,在湖北恩施举行了宜万铁路的奠基仪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恩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
(2)清末开始,人们就想建宜万铁路(前身是川汉铁路),试分析当代宜万铁路建设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分析宜万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宜万铁路的成功修建,说明制约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4)根据材料二分析宜万铁路选择“越岭线路”方案的原因。
(5)你认为小张下火车后可以按照他原来的计划步行回家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铁路北段西宁至格尔木早已修建完,南段于2 005年1 0月1 5铺通,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上海到拉萨特快列车已于十月黄金周中首次运行。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据新华社西宁2005年8月1 5日电)。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在材料二中,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现代化技术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进行了长期监测,从而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移动,该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同步卫星监测技术
(2)连接青藏铁路北段与南段的铁路枢纽是 ,北段穿过我国的 盆地,南段将穿过我国面积最大的 自然保护区。
(3)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较,西藏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都较丰富。请分析说明其丰富的原因:
太阳能
地热能
(4)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单项选择)
A.变通条件不便 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 D.游客量不足
(5)该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
A.该地气温高,雨量充沛
B.该地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D.该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6)青藏铁路约有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多项选择)
A.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B.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C.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D.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7)关于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大规模开发两藏的矿产资源
B.促进民族团结与区域文化交流
C.在喀斯特地区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热线
D.完善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8)下图为某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多项选择)
A.该山南坡的白然带比北坡丰富
B.该山北坡相对高度比南坡高
C.该山南坡的雪线比北坡低
D.该山是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铁路北段西宁至格尔木早已修建完,南段于2 005年1 0月1 5铺通,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上海到拉萨特快列车已于十月黄金周中首次运行。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据新华社西宁2005年8月1 5日电)。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在材料二中,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现代化技术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进行了长期监测,从而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移动,该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同步卫星监测技术
(2)连接青藏铁路北段与南段的铁路枢纽是 ,北段穿过我国的 盆地,南段将穿过我国面积最大的 自然保护区。
(3)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较,西藏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都较丰富。请分析说明其丰富的原因:
太阳能
地热能
(4)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
A.变通条件不便 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 D.游客量不足
(5)该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单项选择)
A.该地气温高,雨量充沛
B.该地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D.该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6)青藏铁路约有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 )(多项选择)
A.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B.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C.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D.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7)关于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大规模开发西藏的矿产资源
B.促进民族团结与区域文化交流
C.在喀斯特地区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热线
D.完善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