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8年上海卷.物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2(a)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2(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A.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图2
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2008年上海 物理14.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M、N,分别固定在A、B两点,O为AB连线的中点,CD为AB的垂直平分线。在CO之间的F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P(设不改变原来的电场分布),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P在CD连线上做往复运动。若
(A)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
(B)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每次经过O点时的速率不断减小
(C)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往复运动过程中周期不断减小
(D)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
(2008年上海卷)如图所示为研究电子枪中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在Oxy平面的ABCD区域内,存在两个场强大小均为E的匀强电场I和II,两电场的边界均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不计电子所受重力).
(1)在该区域AB边的中点处由静止释放电子,求电子离开ABCD区域的位置.
(2)在电场I区域内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电子,电子恰能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求所有释放点的位置.
(3)若将左侧电场II整体水平向右移动L/n(n≥1),仍使电子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D不随电场移动),求在电场I区域内由静止释放电子的所有位置.
(2008年上海卷)如图所示为研究电子枪中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在Oxy平面的ABCD区域内,存在两个场强大小均为E的匀强电场I和II,两电场的边界均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不计电子所受重力).
(1)在该区域AB边的中点处由静止释放电子,求电子离开ABCD区域的位置.
(2)在电场I区域内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电子,电子恰能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求所有释放点的位置.
(3)若将左侧电场II整体水平向右移动L/n(n≥1),仍使电子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D不随电场移动),求在电场I区域内由静止释放电子的所有位置.
高考真题
1.【解析】因温度保持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所以选项A错;活塞上方液体逐渐流出,理想气体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所以气体分子对活塞撞击的次数减小,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保持减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对外界做功等于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选项D对.
【答案】D
2.【解析】由PV/T为恒量,由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达PV乘积,从实线与虚线等温线比较可得出,该面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温度T先减小后增大,内能先将小后增大。所以选项B正确
【答案】B
3.【解析】A错误之处在于气体分子是无规则的运动的,故失去容器后就会散开;D选项中没考虑气体的体积对压强的影响;F选项对气温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平均速率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速率增大,对单个分子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
【答案】BCE
4.【解析】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同,故分子平均动能相等,A错;因为气缸是绝热的,所以气缸内气体的总的内能守恒,由于隔板导热,重新平衡后两种气体温度仍相同,即气体内能仍相等,所以每种气体内能均不变,B错;氢气通过隔板对氧气做功,而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氢气一定吸收了来自氧气的热量,C正确;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氢气对氧气做功,氧气内能增加;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内能又减少,D正确。
【答案】CD
5.【解析】大气压是由大气重量产生的。大气压强p==,带入数据可得地球表面大气质量m=5.2×
【答案】B
6.【解析】①由玻意耳定律得:,
式中V是抽成真空后活塞下方气体体积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解得:T/=1.2T
②由查理定律得:
解得:p2=0.75p0
7.【解析】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与水银柱产生压强之差,故左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也为h,A对;弯管上下移动,封闭气体温度和压强不变,体积不变,B错C对;环境温度升高,封闭气体体积增大,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D对。
【答案】ACD
8.【解析】(1)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 = W+Q,代入数据得:1.5×105 = 2.0×105+Q,解得Q = -5×104;
(2)由PV/T=恒量,压强不变时,V随温度T的变化是一次函数关系,故选择C图;
(3)1g水的分子数 N = NA ,1cm2的分子数 n =N≈7×103 (6×103~7×103都算对)。
【答案】(1)答案:放出;5×104;(2)C;增加;(3)7×103(6×103~7×103都算对)
9.【解析】(1)物体间存在分子力,所以要想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因为分子间存间相互用用力;扩散运动,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律运动
【答案】小于,分子的无规律运动.
10.【解析】本题考查玻马定律,对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分第一次加小盒沙子和第二次加沙子两次列玻马定律方程求解。
设大气和活塞对气体的总压强为p0,加一小盒沙子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p,图8
由玻马定律得
①
由①式得
②
再加一小盒沙子后,气体的压强变为p0+2p。设第二次加沙子后,活塞的高度为h′
′ ③
联立②③式解得
h′= ④
【答案】h
11.【解析】由于轮胎容积不变,轮胎内气体做等容变化。设在T0=293K充气后的最小胎压为Pmin,最大胎压为Pmax。依题意,当T1=233K时胎压为P1=1.6atm。根据查理定律
,即解得:Pmin=2.01atm
当T2=363K是胎压为P2=3.5atm。根据查理定律
,即解得:Pmax=2.83atm
【答案】:Pmax=2.83atm Pmax=2.83atm
12.【解析】(1)设气体初态压强为p1,体积为V1;末态压强为p2,体积为V2,由玻意耳定律
p1V1= p1V1 代入数据得p2=2.5 atm
微观察解释: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加,所以压强增加。
(2)吸热。气体对外做功而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热。
【答案】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加,所以压强增加p2=2.5 atm
名校试题
1.【解析】因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活塞缓慢向右移动,体积变大,压强减小,对外界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必吸收热量,所以选项BD对
【答案】BD
2.【解析】由于不计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则不考虑分子势能,气体分子的内能即为分子的总动能。由状态A变为状态B时,气体的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加,而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物体需要从外接吸收热量。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与两个因素有关:分子数密度和分子的平均速率。气体的体积增大,分子数密度跟体积有关,体积变大,分子数密度减小;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故而该选项不能确定。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是并非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选项C错误。由于气体的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气体对光的折射率将变小,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会增大,选项D正确。
【答案】AD
3.【解析】气体分子距离远大于分子大小,所以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所有气体分子体积之和,A项错;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是表示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B项正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产生的,C项正确;气体膨胀,说明气体对外做功,但不能确定吸、放热情况,故不能确定内能变化情况,D项错。
【答案】BC
4.【解析】⑴设密闭气体温度升高
△U=Q1 ①
△U=Q2+W ②
对活塞用动能定理得:
W内+W大气-Gh=0 ③
W大气=-P0Sh ④
W=-W内 ⑤
解②③④⑤得:Q2=△U+(P0S+G)h ⑥
∴Q1 <Q2 ⑦
由此可见,质量相等的同种气体,在定容和定压两种不同情况下,尽管温度变化相同,但吸收的热量不同,所以同种气体在定容下的热比容与在定压下的热比容不同
⑵解①⑥两式得:
h=
【答案】(1)质量相等的同种气体,在定容和定压两种不同情况下,尽管温度变化相同,但吸收的热量不同,所以同种气体在定容下的热比容与在定压下的热比容不同
(2)
5.【解析】1.BCD
2.(1)ACB过程内能增加 ACB过程中 W1=-280J,Q1=410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UB-UA=W1+Q1=130J
气体内能的变化量为130J
(2)BDA过程中气体放热
因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BDA过程中气体内能变化量
UA-UB=-130J 又因气体对外界做功200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UA-UB=W2+Q2
Q2=-330J 放出热量330J
【答案】(1)BCD (2)330J
6.【解析】(1)ADE
(2)①对于理想气体:
A→B ∴
B→C ∴
②A→C 由温度相等得:
⑶A→C的过程中是吸热.吸收的热量
【答案】(1)ADE (2) (3)吸收的热量
7.【解析】(1)不违反,内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电能,而不产生其他影响(2分).产生电能是因为被火焰加热的铜铁丝内能的转化(1分),其内能一部分转化为电能(1分),一部分传递给冰水(1分)
(2)①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放热. (2分)
②根据玻意耳定律: (2分)
活塞移动后气体的体积为:=25 cm3
【答案】(1)不违反 (2)25 c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