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2.表示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人口迁移的有:
A.①② B.③⑤ C.②④ D.②⑤
3.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最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蒙古 B.澳大利亚、新西兰 C.墨西哥、美国 D.法国、德国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人口迁移,是 国家历史上和 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
(2)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 ,属于推力的是 。(字母)
(3)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 矛盾,可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农业 资源,对更好的保护农村的 有着积极的作用。
(4)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的促进了城市的 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 带来压力。
读图2“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6-8题:
6.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7.表示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人口迁移
的有:
A.①② B.③⑤ C.②④ D.②⑤
8.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最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蒙古 B.澳大利亚、新西兰 C.墨西哥、美国 D.法国、德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人口迁移,是________国家历史上和________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
(2)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吸引力”的是________,属于“排斥力”的是____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_____。
(3)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________矛盾,可以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村________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________有积极作用。
(4)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________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_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C
A
A
D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C
A
A
B
D
D
B
21.(共10分)
(1)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2分)
(2)CDE FG AB(3分)
(3)人多地少(人地) 土地 自然环境(3分)
(4)社会经济 环境(2分)
22. (10分)
(1)①水泥厂的大气污染(2分)
②化工厂的水污染(2分)
③铁路的噪声污染。(2分)
(2) D带:净化空气、吸烟除尘、美化环境。(2分,画图1分,作用1分)
E带:减轻噪声、美化环境(2分,画图1分,作用1分)。
23. (1) 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2分)
(2)
不合理 自来水厂应建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上游,因为河流上游方水质好
不合理 化工厂应建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从而减轻废气、废水对城市的污染(6分)
(3)铁路线 铁路线穿过市区与街道交汇,带来严重的交通污染(噪音污染)和交通安全问题(2分)
(4)A (1分) (5)A(1分)
(6)修建城市环城线既有优点也存在着不足,优点是能减轻城市中心的交通压力,有利于沿线土地开发,同时由于环线与城市接触带长,给城市出入境带来方便。不足是容易吸引当地绕行交通,给过境交通带来不便,若是采用高速公路过境,全封闭环线对城市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过境公路的路线方案应进行综合分析,既要因地制宜,远近结合,又要兼顾过境与出入境交通,通过比较来确定路线方案,是采用环线方案,还是采用非环线加联接线的方案。(2分)
24.(1)面积大,分布广,荒漠化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其中又以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布最集中,发展最严重。(2分)
(2)我国荒漠化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该地区: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日照强、温差大,风力大;②高原面积大,高山环绕盆地,以风沙地貌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③河流稀疏短小,以内流河为主;④草原和荒漠为主要自然景观。(6分,答出三方面给满分)
(3)“三北”防护林 沿图中荒漠区的东南边缘画出即可。(2分)
25. (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结构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4分)
(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3分)
26.(1)商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现在:气候较商周时期干冷。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中。(2分)
(2)该区域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气候逐渐干冷的变化趋势导致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逐渐下降。(2分)
(3)
由此可知,自然地理五大要素(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牵一发而动全身,水土流失过程正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5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