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0年前的长征,足人类史上的伟大奇迹。它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也是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宝贵的精神富矿。”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举行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读图5—10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以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5—10“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A、B、C三地的名称: 。红军长征途经的主要地形区有 丘陵、 高原、 山区、 高原等。(5分)
(2)图5—11甲图中公路的布局形态有何特征?试分析其原因。(5分)
(3)图5-11乙图为万里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所在地的红军渡口,试分析该峡谷的成因,并说明该地的主要气候特征。(4分)
(4)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万里长江第一湾所在地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6分)
图2-29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大气中CO 2浓度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2-29
(1)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强烈吸收 的缘故。
(2)全球变暖的影响主要有:① ,② ,③ ,④ 。
(3)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在能源利用方面的对策有:
① ,② ,③ 。
材料1: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马上要在上海市中心的滨江地区举行了,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届时将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将有超过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前往。“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项口号。
材料2:上海,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1990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1283.35万人,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888.46万人。
材料3:上海市人口年龄构成的演变: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下列不属于上海形成发展的自然地理区位因素的是( )
A.位于我国最长河流长江的入海口 B.区域内地势平坦
C.交通便利,多条铁路、公路在此交汇 D.气候适宜,雨水充沛
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人口增长迅速是因为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家住衡阳的李明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属于人口迁移
C.根据中心地理论,上海是长江三角洲这一区域的中心地
D.随着人口增多,上海的人口容量将逐渐变小
“低碳世博”反映了主办方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下列符合近现代气候变化影响的是( )
A.世界上许多物种的灭绝速度呈现减速的趋势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各地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下列关于上海人口年龄构成的演变,说法正确的是( )
A.从1953年到1990年,0~15周岁的人口比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B.从1953年到1990年,上海人口增长模式一直为传统型模式
C.上海成为“老龄型”人口城市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来
D.20世纪70年代<6周岁人口比例迅速降低是因为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图2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读图回答:
1.写出E点的地理坐标
A.70°E,80°N B.70°E,80°N
C.110°W,80°N D.110°W,80°S
图1为“部分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GDP统计图”,图2表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3为“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都市区人口常出现负增长现象。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在图20中的________(国家)表现最为明显,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5分)
(2)据图21、22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4分)
(3)简述我国特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3分)
*1 ⑴B ⑵C
*2 答案:(1)降水量由北、东、南沿海向内陆减少,呈半环状分布。
(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3)东南沿海地区开发历史悠久,是殖民者最早登陆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
(4)分布于澳大利亚的西南、东南部。有利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湿润;②土壤肥沃;③地势平坦;④距海洋较近,交通便利;⑤机械化水平高;⑥科技先进。
一、单项选择题
1.B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和地域性等特点。
2.D 我国玉米带主要在松辽平原,美国有冬小麦和春小麦带.澳大利亚、阿根廷都为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
3.B 调整前,该地主要种植水稻,作物品种单一,应以小农经营为主。
4.C 调整后,该地作物种类多,应是市场需求多样化所致。此外,由图示下的文字提示可知,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促进该地区发展成为“高新有机农业区”。
5.C 根据作物生长习性,推测作物分布,可用排除法作答。从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印度、中国和斯里兰卡,只可能是茶叶。
6.B 茶叶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环境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丘陵地区。
7.C 根据亚欧大陆出现高压判断,此时南半球正处于夏季,南极地区适于科考。
8.B 图中甲地的坐标大约是(35°N,120°E),其对称点是(35°S,60°w),应位于阿根廷境内的潘帕斯草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
9.C 从省区轮廓可以看出,该省为甘肃省.水源不足是影响其农业发展的突出自然因素。
10.D 农业收益与投入、产出及产值相关.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可以判断出④收益最大。
11.B 根据图表、文字信息说明该农场位于美国的玉米带,应该是位于D地。
12.D 人们长时间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性不会改变,因此②错误。交通的革新,使得西部牧场肥育牲畜可就地屠宰,然后迅速将新鲜的肉运往消费市场。
13.A 该农业属集约农业、商品化农业,以种植作物为主。
二、综合题
14.解析:第(1)题,长江流域棉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湿润区,年降水量在800~1
答案:(1)由左到右、由上到下依次为A B D C F E G
(2)新疆棉区 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3)有利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棉花生长;秋季雨水少.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影响:春季降水少,不利于棉花苗期牛长。
15.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8年与1976年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荒山已全部被开发,水稻种植面积减少,果园、林地、奶牛场、牧场出现。第(2)题.由于华北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适宜种植小麦、水果,而水稻由于需水量大而减少。第(3)题,奶牛场是属于市场指向型的.应接近城镇、交通方便的地方。第(4)题,B地是山地丘陵区.又是温带.适合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生长。
答案:(1)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多种经营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2)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适宜种植小麦、水果,水稻因需水量大而减少。
(3)分布在城镇附近,交通方便。
(4)温带落叶阔叶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6.解析:第(1)题,由雨量最高值处向下引垂线,与地形剖面相交于一点.从左侧纵轴上读出该点的高度即可。该处多暴雨的原因,应与该地地形及盛行风方向有关。第(2)题,南方低山丘陵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热量、降水充足.不足之处是洪涝、干旱、台风等气象灾害较多;物种丰富,但开发利用较粗放;土地类型多样,红壤分布面积大;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第(3)题,该地水土流失的最重要原因是人口密度大,耕地不足.能源缺乏。
答案:(1)650(600~650之间)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2)见,下表:
农业资源
优势
问题
气候资源
光、热、水资源丰富,且地区配合较好
气象灾害频发
生物资源
利用和开发较为粗放,经济效益低
土地和土壤资源
土地类型多样
红壤分布面积大
水资源
丰富,利于开发利用
(3)如图: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