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为相同降水量条件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天然调蓄能力强                       B.城市热岛效应

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盖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相同降水量条件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下图),回答

下列关于受甲、乙两主导因素影响的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上看乙类工业类型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B.甲类工业类型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

C.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相同

D.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

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B.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C.乙的长期后果可能是造成城市水荒

D.甲过程下渗量大于乙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右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少于甲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调蓄能力强     B.城市热岛效应  

C.下垫面透水性能好   D.植被覆盖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C

C

B

B

A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A

D

C

B

B

A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D

C

A

A

A

D

C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C

B

A

B

C

D

A

D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B

C

D

B

C

D

B

A

C

D

二、综合题(6小题,共50分。)

1.(10分)(1)略(2分)(2)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通达度  (3)略(2分)  (4)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5)1     (6)2  (7)住宅

2(12分).(1)很高 极高 极低  原始型   (2)低  现代型  缓慢  老年  (3)计划生育  快  C  D 

3.(4分)③④⑥⑧

4.(8分)(1)B B处有化工厂所需要的原料海盐、石油,且该处离市区较远并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不易污染居民区的空气

(2) D  D处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3)A A处附近有煤矿,且与铁矿之间有铁路相连,交通方便,可将不远的铁矿石运到这里来炼钢,且这里离市区较远,且不是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在这里布局钢铁厂不易对居民区产生污染

(4)E 因为E处靠近山地,有生产水泥所需的石材,且水泥厂有大气污染,放在E处因离市区较远,且不是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 粉尘不易影响居民区

5.(8分)(1)(2分)湘;赣

  (2)(3分)①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③户籍制度的改革。

  (3)(3分)变小;

   因为: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

  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6.(8分)b――常年受副高控制,气候炎热干燥,以游牧为生

 c一一属热带雨林气候,湿热,且多山地,地表崎岖

 a――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d――纬度高,气候严寒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