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为了验证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为确认各种产物.甲.乙两学生分别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分)为了验证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的各种产物,甲、乙两学生分别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1)上述方案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具体说明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中,气体通过的各装置(用字母表示)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为了验证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的各种产物,甲、乙两学生分别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1)上述方案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具体说明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中,气体通过的各装置(用字母表示)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为了验证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的各种产物,甲、乙两学生分别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1)上述方案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具体说明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中,气体通过的各装置(用字母表示)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验证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的各种产物,甲、乙两学生分别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1)上述方案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具体说明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中,气体通过的各装置(用字母表示)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6分)为了验证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的各种产物,甲、乙两学生分别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1)上述方案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具体说明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中,气体通过的各装置(用字母表示)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D

D

C

D

C

B

D

二、选择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D

C

A

C

B

三、填空、简答和计算

16.(1)还原性;(2)漂白性;(3)还原性;(4)酸酐的性质。

17.溶液变为棕色  溶液变为无色并有白色沉淀  ①Cl2+2Br-=2Cl-+Br2 

②Br2+SO2+2H2O=SO42-+2Br-+4H+  ③Ba2++SO42-=BaSO4

18.(1)S+O2 = SO2 ,2CaO+2SO2+O2 == 2CaSO4(或: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

   (2)①2SO2+2CaCO3+O2+4H2O==2CaSO4?2H2O+2CO2

②2SO2+2Ca(OH)2+O2+2H2O==2CaSO4?2H2O  

因为石灰乳中Ca(OH)2的含量较多,吸收SO2的容量较大

19.(1)SO2;CO2  (2)过量酸性KMnO4溶液→品红试液→澄清石灰水。

20.(1)乙  (2)甲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用品红溶液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硫时,吸收二氧化硫可能不充分,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同时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时,也会打出水汽,影响对生成物中水的检验。

(3)A.验证反应生成的水  B.验证产生的SO2  C.除SO2气体  D.检验SO2是否除尽  e.验证产生的CO2

21.(1)2∶1(2)4 (3)16m(4)3 (5) a∶b=1∶1或3∶1

22.(1)N2、O2的体积;(2)偏低;(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

(4)VSO2%=22.4CVa/(22.4CVa+Vb)×100%(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5)b、c、e、g或b、e、g或c、e、g。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