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读下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区域C为 区.D为 区.C.D两区的交界线上有 山和 山. (2)图中A.B间以 为分界线.学校住地属于哪个区域 (3)C区向东.农业生产由以 业为主变为以 业为主. (4)B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8年l2月26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从海南省三亚港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南纬3°3’,东经37°2’附近. 山顶终年积雪形成“雪冠”.成为一道“奇景”.但乞力马扎罗山的美丽曾因冰雪消融而衰减,2006年12月山顶“雪冠”重现,乞力马扎罗山的风采再度吸引全球的目光.
材料三非洲东部及西亚局部地区图
(1)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航行到亚丁湾途中须经过一个重要的海上通道,该通道是______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美吉利海峡
(2)由图可知,A是埃及的首都______市;B是______(海域名称),这里______资源极为丰富;C为世界最大沙漠______沙漠.
(3)图示地区中有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地带,即___________
A.喜马拉雅山带  B.东非裂谷带
C.阿尔卑斯带   D.安第斯山脉带
(4)乞力马扎罗山奇在“雪冠”.但“雪冠”在地球上并不罕见.请结合其位置说明为何乞力马扎罗山“雪冠”被人们视为“奇景”.以及这一“奇景”的形成原因.
(5)乞力扎罗山山顶冰雪曾经消减,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它与我们的生活有关吗?如果有关,你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从海南省三亚港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南纬3°3′,东经37°2′附近。山顶终年积雪形成“雪冠”。成为一道“奇景”。但乞力马扎罗山的美丽曾因冰雪消融而衰减,2006年12月山顶“雪冠”重现,乞力马扎罗山的风采再度吸引全球的目光。
材料三:
非洲东部及西亚局部地区图
(1)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航行到亚丁湾途中须经过一个重要的海上通道,该通道是_______。(填字母)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马六甲海峡D.美吉利海峡
(2)由图可知,A是埃及的首都______市;B是______(海域名称),这里______资源极为丰富;C为世界最大沙漠______沙漠。
(3)图示地区中有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地带,即_______。(填字母)
A.喜马拉雅山带B.东非裂谷带C.阿尔卑斯带D.安第斯山脉带
(4)乞力马扎罗山奇在“雪冠”,但“雪冠”在地球上并不罕见。请结合其位置说明为何乞力马扎罗山“雪冠”被人们视为“奇景”,以及这一“奇景”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雪曾经消减,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它与我们的生活有关吗?如果有关,你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相应问题

 

















材料一: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尤为重要,需开辟多条石油进口线路。下图为我国目前和将来拟开辟的石油进口线路。

材料二:在第三届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部长级会议上,各国代表原则上通过了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的修建计划。东盟国家还计划开凿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克拉地峡运河。

(1)   中缅石油管道与泛亚铁路、克拉地峡运河航线、马六甲航线等石油进口线 路相比,

具有哪些优势?列表比较该输油管道与中俄、中哈石油管道的区位条  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中缅

石油管道

中哈、中俄石油管道

(2)写出图中C所示的铁路,并简要分析影响该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中B地区由于农村生活用能短缺而导致的最大生态问题。并提出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的主要措施?

                                       

                                       

                                       

(4)图中A海域附近正常情况下风浪较小,其原因是        ,但2004年12月26日该海域却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其原因是              

                                。

(5)据报道: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海啸中,丧生和失踪的外国游客中以北欧人居多,利用所学的旅游地理相关知识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材料及图2.2、图2.3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约10米高的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导致核泄露。

⑴ 写出此次地震震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日本著名工业区B__________工业区和C京滨工业区分布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地震发生时这两大工业区震感强烈。

⑶ 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救援队于3月19日前后陆续结束搜救工作回国,来自图中D______________(国家)的救援队回国时,该国的季节为_________季。

⑷ 中国应日本政府要求,无偿援助日本地震灾区的2万吨燃油通过(    )运输方式于2011年4月1日运抵日本。  A.海运  B.管道  C.航空  D.铁路

⑸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因为日本位于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2.2所示地区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B.图中E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C.日本工业大部分位于日本海沿岸,受此次地震影响很小  D.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和B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C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D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①耕地     ②林地      ③草地      ④难利用土地
(2)将A与B的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区分,A为
 
,B为
 

(3)区域A和B大致以
 
岭-
 
河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
 
℃等温线及年降水量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从温度带来看,A区域主要分布在
 

①寒温带    ②中温带   ③暖温带   ④热带和亚热带
(5)从干湿区来看,B区域主要分布在
 

①湿润区    ②半湿润区    ③干旱区    ④半干旱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