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为题.写出最简单的食物链_________此链共有__个营养级.含总能量最多的生物是__.螳螂被更狡猾的黄雀所捕食.这体现了生物的____.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太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的             部分。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的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正确写出在本图中这句谚语包含的食物链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蛇、黄雀、螳螂等动物属于           者,细菌和真菌属于           者,生产者是           。 

(4)上图中有        条食物链。

(5)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6)在此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蛇,直接导致        的数量大量增加,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比例又会处于              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但这种能力又是有一定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太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的            部分。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的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正确写出在本图中这句谚语包含的食物链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蛇、黄雀、螳螂等动物属于          者,细菌和真菌属于          者,生产者是          。 
(4)上图中有       条食物链。
(5)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6)在此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蛇,直接导致       的数量大量增加,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比例又会处于             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但这种能力又是有一定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太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部分。
(2)图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属于最高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的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正确书写出图中所包含的完整食物链____________。
(4)没有了细菌和真菌,动植物还能在地球长期生存下去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太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的       部分。
(2)图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属于最高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的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正确书写出图中所包含的完整食物链                   
(4) 没有了细菌和真菌,动植物还能在地球长期生存下去吗?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资料后,分析回答问题: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形容人们做事时常常顾此失彼.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乌旗牧区,“草肥水美”.牧民们世代在这里居住和放牧.在1960年以前的草原上还生存有狐狸、狼、野驴等动物.牧民为了不让狐狸、狼等把小羊羔吃掉,连续几年捕杀狐狸、狼.1980年以后,狐狸和狼在这一地区最终消失了.人们发现成群的野驴也看不到了.但人们更加吃惊的发现原来美丽的草原也渐渐失去了绿色,有的地方暴露出了一块一块黄沙地.1985年后,国际上羊绒毛的价格一路上扬,牧民们放牧了大量的羊群.通过卖羊绒毛,增加了收入.虽然生活条件得了到改善,但是到了1995年的时候,在牧区的人们被迫搬家离了世代居住开草原,把家园让给了沙漠!
(1)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关的食物链:
树木→蝉→螳螂→黄雀
树木→蝉→螳螂→黄雀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通过
食物链
食物链
在生物之间运输和传递的.
(3)1960年前东乌旗牧区的生态处于
平衡
平衡
状态.成群的野驴虽然不是人们捕杀的对象,其消失的原因是
缺乏食物、生存环境恶劣及缺乏生存空间等
缺乏食物、生存环境恶劣及缺乏生存空间等

(4)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变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和乱捕滥杀动物所致
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和乱捕滥杀动物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