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科学家们长期对生活在某地的桦尺蠖体色变化的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请据表回答问题. 时间 取样数量/只 深色桦尺蠖数/只 浅色桦尺蠖数/只 1850年 1000 91 909 1870年 1000 204 796 1890年 1000 349 651 1910年 1000 553 447 1930焦 1000 766 234 1950年 l000 91l 89 (1)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桦尺蠖的体色是由 控制决定的. (2)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 . (3)桦尺蠖体色深浅的变化是长期 的结果. (4)针对上表的统计数据.请你提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探讨. (5)你认为造成表中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6)要想使桦尺蠖体色深浅的比例恢复到l850年的状况.你认为该怎样做?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有观点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提高大气温度,导致温室效应.如图是科学家对1955-1995年期间地球大气的一个观测结果,你认为这个结果是否支持上述观点?请先判断,再写出判断依据在
支持,因为在总体上,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温度越高或总体上,温度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而升高.(或 不支持,因为在某些年份如1955-1965年或1977年等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的关系是背离的.
支持,因为在总体上,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温度越高或总体上,温度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而升高.(或 不支持,因为在某些年份如1955-1965年或1977年等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的关系是背离的.

物质 大气中的含量
(体积百分比)
温室效
应指数
H2O(水蒸汽) 1 0.1
CO2(二氧化碳) 0.03 1
CH4 (甲烷气体) 2x10-4 30(2)上表中的“温室效应指数”指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测定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的热量.表中展示了部分气体数据,据此可得出,水蒸汽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要比甲烷气体

(3)“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要控制大气的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的根本措施是
减少碳排放
减少碳排放
,其次是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试例举你熟悉的一种“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
少开私家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少开私家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种植和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在向生态园内移栽花卉时,同学们采取了三项措施:①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移栽;②去掉移栽花卉的部分叶片;③让移栽花卉的根部尽量带着一个“土坨”。其中①②措施都是为了                            ;③是为了                            
(2)某组同学把菜豆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萌发,观察发现,第6天幼苗出土后,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研究小组的同学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汇成图所示的曲线。

注;横轴表示时间(天);纵轴表示干重(毫克/株)。请你分析回答:
①前6天干重逐渐减少,原因是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通过         消耗了种子中的有机物。
②从第6天开始,干重开始逐渐增加,原因是展开后的幼叶能够                     
(3)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同学们在园内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分别放在等质量的甲乙两瓶液体中培养(甲中装蒸馏水、乙中装土壤浸出液)。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瓶中的植株变化如下表:

植株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生长情况

92
116
矮小、纤细、叶色变黄

91
258
茎粗、枝多、叶色浓绿
比较甲、乙两瓶植株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回家用土壤浸出液栽培了一株天竺葵,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栽培的天竺葵生长情况并不理想,甚至还出现了烂根,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种植和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在向生态园内移栽花卉时,同学们采取了三项措施:①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移栽;②去掉移栽花卉的部分叶片;③让移栽花卉的根部尽量带着一个“土坨”。其中①②措施都是为了                            ;③是为了                            

(2)某组同学把菜豆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萌发,观察发现,第6天幼苗出土后,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研究小组的同学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汇成图所示的曲线。

注;横轴表示时间(天);纵轴表示干重(毫克/株)。请你分析回答:

①前6天干重逐渐减少,原因是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通过         消耗了种子中的有机物。

②从第6天开始,干重开始逐渐增加,原因是展开后的幼叶能够                     

(3)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同学们在园内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分别放在等质量的甲乙两瓶液体中培养(甲中装蒸馏水、乙中装土壤浸出液)。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瓶中的植株变化如下表:

植株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生长情况

92

116

矮小、纤细、叶色变黄

91

258

茎粗、枝多、叶色浓绿

比较甲、乙两瓶植株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回家用土壤浸出液栽培了一株天竺葵,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栽培的天竺葵生长情况并不理想,甚至还出现了烂根,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种植和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在向生态园内移栽花卉时,同学们采取了三项措施:①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移栽;②去掉移栽花卉的部分叶片;③让移栽花卉的根部尽量带着一个“土坨”。其中①②措施都是为了

;③是为了

(2)某组同学把菜豆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萌发,观察发现,第6天幼苗出土后,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研究小组的同学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汇成图所示的曲线。注;横轴表示时间(天);纵轴表示干重(毫克/株)。请你分析回答:

①前6天干重逐渐减少,原因是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

通过 消耗了种子中的有机物。

②从第6天开始,干重开始逐渐增加,原因是

展开后的幼叶能够

(3)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同学们在园内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分别放在等质量的甲乙两瓶液体中培养(甲中装蒸馏水、乙中装土壤浸出液)。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瓶中的植株变化如下表:

植株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生长情况

92

116

矮小、纤细、叶色变黄

91

258

茎粗、枝多、叶色浓绿

比较甲、乙两瓶植株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回家用土壤浸出液栽培了一株天竺葵,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栽培的天竺葵生长情况并不理想,甚至还出现了烂根,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种植和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在向生态园内移栽花卉时,同学们采取了三项措施:①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移栽;②去掉移栽花卉的部分叶片;③让移栽花卉的根部尽量带着一个“土坨”。其中①②措施都是为了
                            ;③是为了                            
(2)某组同学把菜豆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萌发,观察发现,第6天幼苗出土后,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研究小组的同学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汇成图所示的曲线。注;横轴表示时间(天);纵轴表示干重(毫克/株)。请你分析回答:

①前6天干重逐渐减少,原因是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
通过         消耗了种子中的有机物。
②从第6天开始,干重开始逐渐增加,原因是
展开后的幼叶能够                     
(3)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同学们在园内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分别放在等质量的甲乙两瓶液体中培养(甲中装蒸馏水、乙中装土壤浸出液)。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瓶中的植株变化如下表:
植株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生长情况

92
116
矮小、纤细、叶色变黄

91
258
茎粗、枝多、叶色浓绿
比较甲、乙两瓶植株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回家用土壤浸出液栽培了一株天竺葵,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栽培的天竺葵生长情况并不理想,甚至还出现了烂根,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