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把对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调查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他们认真调查了水稻的生产全过程.下面是他们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其感想和建议.请你给以解答: (1)把种子播种到秧田后.利用薄膜覆盖.明显缩短了种子发芽的天数.这主要是因为膜内 . 增强. (2)仲夏之夜.蛙鸣声声.使危害水稻的昆虫大量减少.请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主要食物链: . (3)在调查中发现.稻田中蛙的数量比上次调查时明显减少.经了解.蛙的数量大量减少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 . (4)到了收获季节.不少农民在稻田里焚烧稻杆.其主要危害是 , . (5)稻秆焚烧时放出的热量.是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作用贮存起来的,焚烧后剩下的物质是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对一些家庭进行眼色遗传调查后,得到下面数据.
婚配方式   家庭数目 子女
组数 父亲 母亲 蓝眼 褐眼
A 蓝眼 蓝眼 150 625 0
B 蓝眼 褐眼 158 317 322
C 褐眼 褐眼 29 25 82*注意:本题的基因型都用字母E/e表示.
(1)根据表中
 
组数据可以推测褐眼是
 
(显性/隐性)性状.
(2)A组中,母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条,受精卵形成的场所在
 

(3)B组中,褐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
 
,如果他们与蓝眼人婚配,生下蓝眼男孩的概率
 

(4)C组中,蓝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
 
,褐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
 
.父母都是褐眼,子女中出现蓝眼,这是
 
现象.在遗传学上,人的蓝眼和人的褐眼是一对
 

(5)如果某位母亲将单眼皮做手术拉成了双眼皮,她的双眼皮性状会遗传给子女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类的眼色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决定的。在丹麦,蓝眼睛的人相当多。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对一些家庭进行眼色遗传调查后,得到数据如下表。 

(1)根据表中第__________组数据可以推测褐眼是__________性状。
(2)如果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请写出上述三组数据中双亲婚配的基因组成:I__________;Ⅱ__________;Ⅲ__________。
(3)第Ⅱ组数据中褐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如果他们与蓝眼人婚配,所生子女为蓝眼的概率是__________。
(4)从第Ⅲ组数据可以看出,若双亲都是褐眼,其子女不一定都是褐眼。请写出有关的遗传图解支持这一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寿光市二模)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
器官
器官

(2)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最先突破[⑤]的结构是[
]
③胚根
③胚根

(3)C中把土壤中的水分运输到根、茎、叶的结构是
导管
导管
,该植株的主根不断伸长,主要是依靠根尖
分生
分生
区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分化的结果.
(4)E是由D中的
子房
子房
发育而来,在其发育成E之前必须经过重要的生理过程是
传粉和受精
传粉和受精

(5)种植大豆的田地中往往不需多施加氮肥,原因是
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被植物吸收的含氮物质
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被植物吸收的含氮物质

(6)种子萌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人提出在一定温度下“用低浓度盐水浸泡种子,会加快种子的萌发”,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100粒大豆种子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浸泡在2%的食盐水中,乙组浸泡在
清水
清水
中,在相同条件下浸泡一段时间.
②将浸泡后的两组种子分别放入甲、乙培养皿中,放置在温度适宜的地方并注意保湿.
③随时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培养皿中已萌发的种子数,并比较两组种子萌发的时间.
预测实验结果:
在甲、乙两组种子萌发数目相同的情况下,若所用时间
甲<乙
甲<乙
( 填甲>乙或甲=乙或甲<乙),则说明2%的食盐水可以加快大豆种子的萌发.
(7)田地里大豆和玉米叶上生了蚜虫.同学们听说烟草茎叶中的有毒物质可做杀虫剂,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决定将这一问题进行实验探究,用烟草茎叶泡水喷洒叶面防治蚜虫,实验方案如下:
分组 喷洒液体 相同时间喷洒次数 喷洒液体前植物叶片单位面积蚜虫数量 喷洒液体后植物叶片单位面积蚜虫数量
甲组 200毫升烟草茎叶浸泡液 2 大豆蚜虫20只
乙组 200毫升清水 2 玉米蚜虫20只 此方案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不是同种植物,变量不唯一
不是同种植物,变量不唯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学习了蝗虫的相关知识之后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水的试管里,分别标号为A、B,一只把头浸没在水中,另一只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露出头部(如下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以及相关问题.
精英家教网
(1)根据你学过的知识推测先死亡的是
 
试管中的蝗虫,原因是蝗虫呼吸气体进出的门户
 
位于
 
部.
(2)蝗虫可以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其中重要一条是具备了坚韧的
 
,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可以有效地防止
 

(3)通过蝗虫的呼吸我们可以联想到以下知识:
用蚯蚓做实验时,要保持体表的湿润,关键是它呼吸气体的部位是
 
;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常见动物,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呼吸结构是
 
;而哺乳动物则是用
 
进行呼吸,并且出现了
 
,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7?攀枝花)实验表明,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溶液的酸碱度(pH值)等.下面的实验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为研究酶的活性和溶液的酸碱度之间的关系而设计的,具体的实验过程是: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且溶液pH值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都加一块0.5cm3大小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然后将5支试管同时放置在25℃室温条件下处理,记录各试管内蛋白块的消失时间.实验结果如下:
    酶溶液的pH值     1     2     3     4     5
蛋白块的消失时间(分钟)     12     9     ll     45 ≥65(1)酶活性最强时的pH值是
2
2

(2)在人的消化道内,能分泌本实验酶的部位是

(3)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帮助生物兴趣小组总结出溶液的酸碱度(pH值)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酶的活性受到溶液的酸碱度(pH值)的影响,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但超过一定的pH值时,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酶的活性反而逐渐减弱
酶的活性受到溶液的酸碱度(pH值)的影响,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但超过一定的pH值时,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酶的活性反而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