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图1-7所示.为带正电的小物块.b是一不带电的绝缘物块(设.b间无电荷转移).叠放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地面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水平恒力F拉物块.使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左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 ) A.对的压力不变 B.对的压力变大 C.物块间的摩擦力变大 D 物块间的摩擦力不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如图1为实验室中验证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因为下落高度相同的平抛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的
飞行时间
飞行时间
相同,所以我们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可以用
飞行时间
飞行时间
作为时间单位,那么,平抛小球的
水平位移
水平位移
在数值上等于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②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对实验影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C

A、释放点越低,小球受阻力小,入射小球速度小,误差小
B、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位移小,水平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小,两球速度的测量越准确
C、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之差越小,误差越小
D、释放点越高,入射小球对被碰小球的作用越小,误差越小
③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
AC
AC
.(填下列对应的字母)
A、直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秤       E、秒表
④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关系式(用m1、m2及图中字母表示)
m1
.
OP
=m1
.
OM
+m2
.
ON
m1
.
OP
=m1
.
OM
+m2
.
ON
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
⑤在实验装置中,若斜槽轨道是光滑的,则可以利用此装置验证小球在斜槽上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小球释放初位置到斜槽末端的高度差h1;小球从斜槽末端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s、竖直高度h2,则所需验证的关系式为:
s2=4h1h2
s2=4h1h2

(2)一位同学设计了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长木板处于水平,装砂的小桶(砂量可调整)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与木块相连接,细线长大于桌面的高度,用手突然推动木块后,木块拖动纸带(图中未画出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沿水平木板运动,小桶与地面接触之后,木块在木板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而停下.在木块运动起来后,打开电源开关,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选出其中的一条纸带,图中给出了纸带上前后两部记录的打点的情况.
纸带上1、2、3、4、5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下表所示:
纸带上1-5读数点到0点的距离   单位:cm
1 2 3 4 5
前一部分 4.8 9.6 14.4 19.2 24.0
后一部分 2.04 4.56 7.56 11.04 15.00
由这条纸带提供的数据,可知
①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3
0.3

②若纸带上从第一个点到最后一个点的距离是49.2cm,则纸带上这两个点之间应有
实际打点数为30个
实际打点数为30个
个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
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②
重物释放时应紧靠打点计时器
重物释放时应紧靠打点计时器

(2)正确调整装置后,如图1为小车在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的一部分,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3=5.85cm,x4=7.16cm.则在打B点时木块的速度为vB=
0.39
0.39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1.32
1.32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下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如果是用×10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3)如果是用直流5 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Ⅱ.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右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如果是用×10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3)如果是用直流5 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Ⅱ.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
Ⅰ.右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如果是用×10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3)如果是用直流5 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Ⅱ.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