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得到以下数据:物体质量不变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的对应数据如表1,物体所受合力不变时.加速度a和物体质量的倒数1/M的对应数据如表2. a.分别画出a-F图像和a-1/M图像.(画在答题纸的两个坐标图上) b.由a-F图像得到的结论是: , 由a一1/M图像得到的结论是: . (2)检测一个标称值为5Ω的滑动变阻器.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滑动变阻器Rx.全电阻约5 Ω(电阻丝绕制紧密.匝数清晰可数) B.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6 Ω C.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0.12 Ω D.电压表V1.量程15 V.内阻约15 kΩ E.电压表V2.量程3 V.内阻约3 kΩ F.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 Ω G.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H.游标卡尺 I.毫米刻度尺 J.电键S.导线若干 a.用伏安法测定Rx的全电阻值.所选电流表 (填“A1 或“A2 ).所选电压表为 (填“V1 或“V2 ). b.画出测量电路的原理图.并根据所画原理图将下图中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电路图3分.实物图2分.共5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要测某种圆柱形金属丝的电阻率,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为L米。

(2)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的示数如下,请你帮他读出待测金属丝的直径D=              mm 。

(3)用万用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R,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R=          Ω

(4)根据万用表所测的电阻值,结合实验室所给的器材,他设计了更加精确测量金属丝电阻的电路图如图丙,请你根据他设计的电路图把右边的仪器连成实验测量电路。

 

(5)连接好测量电路后,他闭合开关,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如果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影响(已知电压表的内阻为RV  , 电流表的内阻为RA ),则待测金属丝电阻率的精确表达式为                。(用题中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15题8分,第16题11分,共19分。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要测某种圆柱形金属丝的电阻率,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为L米。

(2)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的示数如下,请你帮他读出待测金属丝的直径D=             mm 。

(3)用万用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R,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R=          Ω

(4)根据万用表所测的电阻值,结合实验室所给的器材,他设计了更加精确测量金属丝电阻的电路图如图丙,请你根据他设计的电路图把右边的仪器连成实验测量电路。

 

(5)连接好测量电路后,他闭合开关,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如果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影响(已知电压表的内阻为RV  ,电流表的内阻为RA ),则待测金属丝电阻率的精确表达式为               。(用题中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15题8分,第16题11分,共19分。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每小题3分,共9分)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

(1)某同学分别选用四种材料不同、直径相同的实心球做实验,各组实验的测量数据如下,若要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应选用第          组实验数据

组  别

摆球材料

摆长L/m

最大摆角

全振动次数N

A

0.40

150

20

B

1.00

50

50

C

0.40

150

10

D

1.00

50

50

(2)甲同学准确无误地完成实验,作出了T2—L图象为OM,乙同学也进行了与甲同学同样的实验,但实验后他发现测量摆长时忘了加上摆球的半径,则该同学作出的T2—L图象为图中的          

A.虚线①,不平行实线OM    B.虚线②,平行实线OM

C.虚线③,平行实线OM      D.虚线④,不平行实线OM

(3)在利用本实验测重力加速度过程中,若测得的g 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以下各项中的       

A.将振动次数N误记为(N+1);         B.由于阻力使振幅逐渐变小

C.单摆小球振动时,形成了圆锥摆;      D.未加小球半径,而将摆线长作为摆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每小题3分,共9分)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
(1)某同学分别选用四种材料不同、直径相同的实心球做实验,各组实验的测量数据如下,若要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应选用第         组实验数据

组 别
摆球材料
摆长L/m
最大摆角
全振动次数N
A

0.40
150
20
B

1.00
50
50
C

0.40
150
10
D

1.00
50
50
(2)甲同学准确无误地完成实验,作出了T2—L图象为OM,乙同学也进行了与甲同学同样的实验,但实验后他发现测量摆长时忘了加上摆球的半径,则该同学作出的T2—L图象为图中的          

A.虚线①,不平行实线OM    B.虚线②,平行实线OM
C.虚线③,平行实线OM      D.虚线④,不平行实线OM
(3)在利用本实验测重力加速度过程中,若测得的g 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以下各项中的       
A.将振动次数N误记为(N+1);          B.由于阻力使振幅逐渐变小
C.单摆小球振动时,形成了圆锥摆;     D.未加小球半径,而将摆线长作为摆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每小题3分,共9分)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

(1)某同学分别选用四种材料不同、直径相同的实心球做实验,各组实验的测量数据如下,若要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应选用第          组实验数据

组  别

摆球材料

摆长L/m

最大摆角

全振动次数N

A

0.40

150

20

B

1.00

50

50

C

0.40

150

10

D

1.00

50

50

(2)甲同学准确无误地完成实验,作出了T2—L图象为OM,乙同学也进行了与甲同学同样的实验,但实验后他发现测量摆长时忘了加上摆球的半径,则该同学作出的T2—L图象为图中的          

A.虚线①,不平行实线OM    B.虚线②,平行实线OM

C.虚线③,平行实线OM      D.虚线④,不平行实线OM

(3)在利用本实验测重力加速度过程中,若测得的g 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以下各项中的       

A.将振动次数N误记为(N+1);          B.由于阻力使振幅逐渐变小

C.单摆小球振动时,形成了圆锥摆;      D.未加小球半径,而将摆线长作为摆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