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中甲一乙天气系统是 .若该天气系统30小时后到达①地.简要说明①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天气的变化趋势.(2)试说明图中由A至B.由C至B的年降水量变化规律.并分别分析其成因.(3)D处此季节盛行 风.主要成因是 .(4)如果在②地沿海研究海陆热力差异.你认为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观测研究?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 题。
1 .若图中甲为高气压中心,则 
[     ]
A .甲为夏威夷高压                
B.乙为印度低压  
C.丙为亚洲高压        
D.丁为阿留申低压
2.2010年1月6日,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地区受强降温和暴风雪的影响造成部分列车晚点或停止运行。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     ]
A.由甲天气系统造成  
B.由乙天气系统造成
C.由丙天气系统造成      
D.由丁天气系统造成
3.若图中甲为低气压中心且位于北纬30°附近时,则
[     ]
A.华北平原的耕地返盐
B.此时是南极科考最佳时间
C.东北平原上农民正在播种小麦
D.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受到锋面气旋控制,雨水较多
4.若丁为高压中心,则
[     ]
A.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灾害的发生状况
B.在它的一部分(脊)的控制下天气多雨炎热
C.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台风频率的大小
D.它强大时我国东部地区吹偏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右图为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16题。

13.若图中甲为高气压中心,则  (  )
A. 甲为夏威夷高压  B. 乙为印度低压   C. 丙为亚洲高压    D. 丁为阿留申低压

14.2006年2月4日,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华北地区受强降温和暴雪的影响造成部分列车晚点或停止运行。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  )

A. 由甲天气系统造成   B. 由乙天气系统造成

C. 由丙天气系统造成   D. 由丁天气系统造成

15.若图中甲为低气压中心且位于北纬30°附近时,则(  )     
A. 南极科考最佳时间
B. 东北平原上农民正在播种小麦
C. 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多雨
D. 华北平原的农业出现旱情

16.若丁为高压中心,则(    )
A. 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灾害的发生

B. 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台风频率的大小

C. 在它的一部分(脊)的控制下天气多雨炎热

D. 它强大时我国东部地区吹偏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图中曲线为某季节等压线分布状况,回答1-3题。
1.对图示丙半岛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
A.半岛上湖水盐度最高的季节出现在一月        
B.山麓地带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C.山坡上葡萄园随处可见                      
D.半岛地处板块生长边界一侧
2.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地貌考察,科考队在野外考察之际,当地的天气状况是
[     ]
A.低温干燥            
B.晴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多雨
3.当图示气压系统较长时间控制该区域时
[     ]
A.由亚丁湾驶向波斯湾的海轮顺风顺流    
B.南极昆仑站出现极昼现象
C.东北平原时常受寒潮侵袭              
D.鄱阳湖流域大批候鸟栖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亚洲某日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一乙天气系统是      ,若该天气系统30小时后到达①地,简要说明①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天气的变化趋势。

(2)试说明图中由A至B、由C至B的年降水量变化规律,并分别分析其成因。

(3)D处此季节盛行      风,主要成因是_______。

(4)如果在②地沿海研究海陆热力差异,你认为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观测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亚洲某日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一乙天气系统是      ,若该天气系统30小时后到达①地,简要说明①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天气的变化趋势。

(2)试说明图中由A至B、由C至B的年降水量变化规律,并分别分析其成因。

(3)D处此季节盛行      风,主要成因是_______。

(4)如果在②地沿海研究海陆热力差异,你认为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观测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D

C

C

D

C

B

C

A

A

B

B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A

D

C

BD

AC

BD

BC

AD

BD

AB

BD

BD

AD

 

31.(14分)

(1)略(2分) (2)A (2分)  E(2分)  (3) 23°26′S   45°E  (2分)    9   (2分)(4)西南 (2分)  西(2分)

 

32.(14分)

(1)暖锋(1分)①地风向由东南风(偏东风)转为西南风(1分);风力加大(1分); 天气由晴朗转为阴雨(1分)。

(2)由A至B降水逐渐减少,因为西风带来的水汽越来越少(2分);由C至B降水也逐渐减少,因为离太平洋越来越远,受东南季风(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2分)。

(3)西南风(1分)此时是 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成西南季风。(2分)

(4)海陆昼夜温差、气压变化、风向变化、大气湿度变化、测算比热容量等(任答三点,3分)。

 

33.(14分)

(1)7(1分) A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或描述L地)(2分)

 (2)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或雨热不同期)(2分)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2分)

 (3)D(1分) 降水量少,处在草原和荒漠的过渡地带,生态脆弱(2分)

(4)M地受暖流影响,处于海洋信风的迎风岸(迎风坡)(2分);K地受寒流影响,该处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2分)

 

34.(10分)

(1)水运便利,取水方便(2分)  (2)集中式或团块状    P (2分)  (3)甲   位于河流下游,位于盛行风垂直方向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 (3分) (4)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3分)。

 

35.(16分)    

  (1)水稻(1分)     小麦(1分)

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1分);

玉米:逐步向北部迁移(1分);

水稻:从原有与主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2分)

(2)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1分);地势平坦连片分布,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1分)

土地肥沃(1分);水资源较丰富(1分)。    

(3)热量(2分)

(4)全球气候变暖(2分),使一直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2分)

 

36.(12分)

(1)18 (1分)   4(1分)

(2)-6 (1分)   400    (1分)    

(3)寒带   (1分)气温低,蒸发量小,尽管降水少,但相对湿度不小(2分)

(4)南美 (1分)   BC    (2分)  

(5)中高(高)纬度 (1分)   强(1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