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气候严寒、文化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外,还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的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回答下列小题:
1.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铁路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2.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
C.人均寿命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经济发达程度 C.人口受教育水平 D.资源丰富程度
4.淮安历史上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后来却逐渐衰退,其主要原因是:
A.水源供应不足 B.战争迫使人口迁移
C.政治中心的转移 D.交通条件的变化
5.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反映农业生产具有:
A.计划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周期性
6.造成“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气候差异 C.技术差异 D.耕作制度差异
地球表面各种自然、人文地理现象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 ( )
A.真实性 B.区域性
C.季节性 D.整体性
读我国柑橘的栽培区分布图,回答2题。
【小题1】图中柑橘的分布充分反映了农业生产布局的特征是
A.整体性 | B.地域性 | C.季节性 | D.周期性 |
A.地形 | B.降水 | C.光照 | D.土壤 |
图为“我国某种水果栽培区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水果栽培区的分布反映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整体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周期性
2. ①地区栽培条件优于同纬度②地区,最主要原因是①地区
A.降水充沛 B.地形平坦 C.太阳辐射丰富 D.热量丰富
读我国柑橘的栽培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柑橘的分布充分反映了农业生产布局的特征是
A.整体性 | B.地域性 |
C.季节性 | D.周期性 |
A.地形 | B.降水 |
C.光照 | D.土壤 |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B
D
B
B
D
C
D
B
D
D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B
B
D
C
C
C
A
D
D
C
A
C
二、综合题(共45分)
31.(10分)
(1)分布不平衡(或集中分布于西部沿海地区,或西多东少)(1分)
(2)人口迁移(1分) a―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机械增长率(4分)
(3)低速增长(1分) 人口老龄化(或人口增长缓慢)(1分)
(4)水果、水产品、林木产品等(2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
32.(10分)
(1)地形平坦,气候暖湿,利于农耕(或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位于河流交汇处,供水和运输功能强大。(2分)
(2)泥沙淤积,航道变浅(1分) 避风浪且水深的优良港湾;地形平坦(2分)
(3)B合理。(1分) B线沿等高线延伸,路面平坦,易于施工,投资少,(1分)
(4)靠近水电站能源丰富;接近原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等(3分)
33.(10分)
(1)重污染工业 ③(2分) (2)略(2分) (3)B(1分) (4)B A 高级地势高,上风向,河流上游,居住环境好等(5分)
34.(10分)
(1)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及山谷地带。(1分) 交通线路的密度: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交通线路的走向:沿海岸线、沿山谷。(2分)
(2)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城市面积逐渐(向东南方向)扩大;农业转化为工业;产业转移。(从工业化、城市化、产业转移3个方面回答即可)。(3分)
(3)大学、科研院所众多,提供科技支持;有高速公路网,临近机场,现代交通发达;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气候宜人;位置优越,倚山靠海,环境优美等(3分) 现代企业数量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环境优美,现代交通发达等(1分)
35.(7分)
(1)钢铁 丰富的资源 广阔的市场(3分) (2)交通(1分) (3)有色金属采掘和冶炼工业(1分) (4)东北部 鲁尔(2分)
36.(8分)
(1)东北(1分) (2)见表格(4分)
比较要素
该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黑土
工业特征
轻重工业并重,综合性强
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
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3)商品谷物农业(1分)
(4)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更新。(任答一点均可)(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