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 的史实是 A.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和戊戌变法 D.和辛亥革命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A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出现在一战期间,其时清政府已经灭亡。

2.A   创立民国、实现民主共和属于民权主义。

3.C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4.D 《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以暴力推翻清政府为目标的辛亥革命,希望以此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来挽救民族的危亡。

5.D. 很明显,引文中强调了立宪的重要性。

6.B.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虽然主观目的是抵制革命、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清统治集团的分崩离析,促进了革命形势的成熟。

7.A  武昌起义后,起义军成立了湖北军政府,采用黄帝纪元。

8.A  注意时间限制:1911年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尚未建立。

9.D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能力,“五色旗”即为有效信息,所以判断此政府是南京临时政府,③实行“耕者有其田”是共产党土改时期的土地政策。所以排除③即可得出答案。

10.C  ②说法错误,属于唯心史观。

11.C  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男女平等,排除③;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④。

12.D  所谓“中国当时实际”指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但对其又不放心,所以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权力重心在内阁不在总统,想以此来限制袁世凯。很可惜的是此招被袁世凯看破,上台后很快就破坏了责任内阁制,去掉了自己头上的紧箍咒。

13.C  鲁迅在文中深刻的揭示了旧官僚和封建势力投机革命,控制了地方政权,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14.C.读懂材料不难判断。

15.C. 题干中的引文表明了辛亥革命对民众思想观念的影响,说明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6.A  性别歧视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可能通过一次革命的洗礼就能消除。

17.A  辛亥革命和临时政府的措施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变化,并不是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排除含④的选项。

18.C 注意时间是1912年,当时袁世凯仍然打着维护共和的旗号欺骗革命党人,复辟帝制的野心尚未完全暴露。

19.B  注意对联中每句短语的第一个字联起来,就是“民国总统不是东西”。

20.D  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减轻变法的阻力,袁世凯利用“尊孔”来为复辟帝制大造舆论,二人“尊孔”都是服务于自己的政治需要。

21.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出现于一战期间。

22.D 表格中数据直接体现了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上升,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随之增高,逐渐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体系当中,但不能直接体现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23.D  四项说法都能符合题干要求。24.C  四人中只有张謇是南通人。

25.B  当时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实力远不如美国,只是美国受“一战”牵制,在华经济扩张受到影响。

26.(1)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2分)

(2)宣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4分)

(3)过程:从议会制度到宪法思想,再到责任内阁制。(2分)探索:清末预备立宪和《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临时约法》的颁布。(4分)

27.(1)①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政体。②建立共和政体和近代民主行政机构。③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各6分)

(2)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2分)民国初年取消读经课程,课程设置涉及语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2分)

(3)思想: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提倡国民平等。(2分)影响:促使人们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社会风气逐渐开放。(2分)

28.(1)材料一规定的政治体制是:责任内阁制。(1分) 带来的影响有: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2分)

       材料二规定的政治体制是:总统制。(1分) 带来的影响有:破坏了《临时约法》规定的民主和自由权利;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创造了条件。(2分)

(2)问题:社会政局动荡,民主宪政遭践踏;袁甘凯复辟帝制的活动遭到强烈反对。(2分) 形成原因:封建观念根深蒂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基础不牢固。(2分)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1分)

(3)失败的原因有:袁世凯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发展潮流,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2分)

29.(1)振兴实业必须以棉、铁两种工业为中心,他看到洋货中这两类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销路最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大;振兴农务的新农本思想,使农业适应近代机器工业急剧增长的原料需求,他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重视工商业的发展,他认为工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经济立法对实业加以指导和保护,因为健全经济立法是发展农工商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有效保证。(8分)

(2)中国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生存和曲折发展的。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民族工业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3分)

 

补充材料及问题

材料一进入20世纪后,走向历史终结的清王朝将“变革图强”的方向又转向了一水之隔的日本。在政府的鼓励下,官费、公费、自费留日走向高潮,10年中,第三批 留学群体“留日”学生总数达到空前庞大的5万人,并从此开创了留学生的另一个派别:“日俄”派。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回国后,以激进浪漫的姿态开始了革命生涯。发起留日潮的清王朝为自己选定了掘墓人。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胡汉民、黄兴、宋教仁、蔡元培、廖仲恺等留日学生成为骨干,他们回国后成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初期的中华民国完全是“海归”主政的历史。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组建成的临时内阁中,“海归”在9个部的18名部长、副部长中占了15个席位。从1912年至1928年,北洋政府先后更换了32届内阁,历任国务总理和内阁阁员中分别有四成和五成为“留学”出身,而20年代的24任外交部长,几乎全为欧美的“海归”。从1909年开始,第四批留学生“庚款留美生”重新回到了留美幼童学习过的地方,这批留学生中的许多人成为中国的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和学术栋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留学活动走向高潮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的留学活动有哪些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留学活动产生了哪些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1)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使民族危机更加严重;清政府为“变革图强”,鼓励各种形式的 留学活动。(若答出“西方文明被比较广泛地认同和接受”也可)

(2)从方向看,除美英外,还有日俄,从内容看,除学习先进科技外,还广泛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制度,要求发动革命,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从形式上看,有 官费、公费、白费等多种形式。(若答出“20世纪初赴欧美留学的国家更多、人数更多”亦可)

(6)培养了大批科技、军事和政治人才,推动了中国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的近代化。(若答出“推动了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辛亥革命的发生和社会的 进步”,“为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奠定了基础”等亦可。)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