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经济社会.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研究和发展经费的投入.文化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与发展经费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企业是科学研究与发展的主体.读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表一:1998年研究与发展经费比较表 国家 R&D R&D/GDP (%) 每百万人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工程师 企业投入占R&D比重(%) 美国 2279.3 2.79 74 74 日本 14794.03 2.92 85 72.2 中国 551 0.69 7 44.8 图11 (l)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 和 的投入.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较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较差.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 .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差.主要原因是 . (4)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此.我国必须实施 的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教育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分)在知识经济社会,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研究和发展经费的投入、文化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与发展经费(R&D)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企业是科学研究与发展的主体。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某年研究与发展经费(R&D)比较表

国家

R&D(亿元本国货币)

R&D/

GDP(%)

每百万人劳动力中从事R&D

活动的科学家、工程师

企业投入占

R&D比重(%)

美国

2 279.3

2.79

74

74

日本

14 794.03

2.92

85

72.2

中国

551

0.69

7

44.8

经济增长中资金、劳动力、技术进步贡献份额的国际比较图

(1)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                  的投入,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较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分)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较差,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差,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此,我国必须实施       的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教育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知识经济社会,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研究和发展经费的投入、文化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与发展经费(R&D)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企业是科学研究与发展的主体。读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表一:1998年研究与发展经费(R&D)比较表

国家

R&D

(亿元本国货币)

R&D/GDP

(%)

每百万人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工程师

企业投入占R&D比重(%)

美国

2279.3

2.79

74

74

日本

14794.03

2.92

85

72.2

中国

551

0.69

7

44.8

(l)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                   的投入,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较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较差,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差,

主要原因是                                                                

(4)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此,我国必须实施                的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教育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2年9月16~20日,由中国工程院、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水稻大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大会以“创新、影响、繁荣”为主题,目的在于促进亚洲和国际社会进一步重视水稻生产,提高亿万穷人的生活水平并推动水稻的二次绿色革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各国的科学家开展水稻的科技交流和合作提供平台与机会。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

  江泽民主席指出:“7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创造性地建立了水稻杂交优势育种理论,发明和完善了杂交稻选育和制种技术,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世界水稻主要分布在

[  ]

A.亚马孙河流域
B.多瑙河流域
C.几内亚湾沿岸
D.亚洲东部、南部

(2)中国是具有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家,其中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形成于

[  ]

A.母系氏族繁荣时期
B.夏朝
C.春秋
D.西汉

(3)下列哪一种文化遗址最能反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  ]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丁村遗址

(4)我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稻米产量很大,当时曾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谚语所反映的时期是指

[  ]

A.隋唐
B.北宋
C.南宋
D.明清

(5)首届国际水稻大会的主题和目的主要体现了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理

B.普遍联系的原理

C.国际竞争是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

D.价值规律的作用

(6)江泽民主席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主张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积极进行国际合作,鼓励中国科技人员与各国科学家加强合作研究,为各国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作出贡献。”这说明

①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④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分析我国水稻的分布规律。

(8)简要说明中国科学家科技创新的哲学依据。

(9)据统计,该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使每年仅增产的粮食即可养活6000万人口。这对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随着台湾关系的改善,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的历史与现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河流分布图

   (1)试描述该省的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2)试分析该省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有时还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并带来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0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时期,采用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                              一一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继而导致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在人力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古代,人口的迁移客观上加速上迁入地生产的发展。因此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岳麓版教材

材料四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农村人口涌向通商口岸等近代城市地区,成为我国人口迁移的新特点。电视剧〈霍元甲〉就表现了祖籍天津静海的武术家霍元甲(1861一1910)在上海租界开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

材料五  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从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明成祖以后出现了一个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避难海外。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移民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鸦片战争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据统计,现今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包括华裔在内的有2300多万人,其中居住在东南亚地区的占了将近90%,移民海外的又以广东最多,其次是福建。                            一一摘自〈文化地理学〉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国内范围的政府移民主要趋向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4)在我国古代发生了多次国内范围的自发移民,将材料三中揭示的因果关系在下列图中标示出来。

(5)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大量农村人口涌向通商口岸”的影响有哪些?

   (6)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向海外移民为什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向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

 材料六  610万的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构成了中国就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道就业洪流。而这道就业洪流所流经的河床,已经由20年前的宽阔浩荡,演变为经济增长模式不平衡和外来危机夹击之下的愈加崎岖与逼仄。如何疏导这6l0万的就业洪流,考验和改变的,不只是每一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期许,也考验着党和政府的作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确定7项措施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四)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五)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七)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7)从经济常识的角度,谈谈国家重视就业的意义。

   (8)运用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