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准噶尔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

A.准噶尔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东北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黑土区每年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损失的粮食高达40多亿kg。鹤山农场,处于小

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的地带,坡长而缓,耕地坡度多在l°~4°之间,是典型黑土区。

资料3:切沟是指纵剖面与所在坡面基本一致的侵蚀沟,它把田块切断。切沟侵蚀是土壤侵蚀加速的一种形式,不仅流失水土,还阻碍连片耕作。以切沟为主的侵蚀沟侵蚀下来的泥沙可占流域产沙总量的一半以上。我们选取鹤山农场内两条切沟SG2和SG3进行研究,有关数据如下图表:

表一:SG2?SG3在2004年冬春季和雨季蚀积变化及其对应降水量  *表示降雪量

监测

切沟

监测时段

降水量/mm

沟内蚀积变化/m3

切沟净侵蚀体积/m3

切沟面积变化/m3

沟头最大后退距离/m

沉积体积

侵蚀体积

SG2

2004年冬春季

130.9(64.3*)

81

139

57

129

6.4

SG2

2004年雨季

336.5(16.4*)

23

190

167

49

5.6

SG3

2004年冬春季

130.9(64.3*)

480

661

181

228

\

SG3

2004年雨季

336.5(16.4*)

296

443

147

112

\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⑴―⑷题。

⑴ 从鹤山农场土地利用结构看,本地农业类型主要以         为主,主要农作物有                 等。试分析大力发展该农业类型的有利区位因素:

⑵ 对资料3中图表信息的解读和原因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切沟净体积变化=沟内侵蚀体积- 沟内沉积体积  B.沟内冬春季都以沉积为主

C.沟内雨季都以侵蚀为主    D.全年都是流水侵蚀,无冻融侵蚀

E.资料3的图可能是GIS整合GPS、RS等数据的结果

⑶ 简要分析鹤山农场的黑土水土流失(如沟蚀)的成因和危害

成因:

危害:

⑷ 沟蚀如不被及时防治,黑土区就有出现第二个黄土高原的潜在危险。结合鹤山农场的实际,简述治理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东北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黑土区每年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损失的粮食高达40多亿kg。鹤山农场,处于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的地带,坡长而缓,耕地坡度多在l°~4°之间,是典型黑土区。

资料3:切沟是指纵剖面与所在坡面基本一致的侵蚀沟,它把田块切断。切沟侵蚀是土壤侵蚀加速的一种形式,不仅流失水土,还阻碍连片耕作。以切沟为主的侵蚀沟侵蚀下来的泥沙可占流域产沙总量的一半以上。我们选取鹤山农场内两条切沟SG2和SG3进行研究,有关数据如下图表:

表一:SG2?SG3在2004年冬春季和雨季蚀积变化及其对应降水量  *表示降雪量

监测

切沟

监测时段

降水量/mm

沟内蚀积变化/m3

切沟净侵蚀体积/m3

切沟面积变化/m3

沟头最大后退距离/m

沉积体积

侵蚀体积

SG2

2004年冬春季

130.9(64.3*)

81

139

57

129

6.4

SG2

2004年雨季

336.5(16.4*)

23

190

167

49

5.6

SG3

2004年冬春季

130.9(64.3*)

480

661

181

228

\

SG3

2004年雨季

336.5(16.4*)

296

443

147

112

\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⑴―⑷题。

⑴ 从鹤山农场土地利用结构看,本地农业类型主要以         为主,主要农作物有

        等。试分析大力发展该农业类型的有利区位因素:

⑵ 对资料3中图表信息的解读和原因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切沟净体积变化=沟内侵蚀体积 - 沟内沉积体积  B.沟内冬春季都以沉积为主

C.沟内雨季都以侵蚀为主    D.全年都是流水侵蚀,无冻融侵蚀

E.资料3的图可能是GIS整合GPS、RS等数据的结果

⑶ 简要分析鹤山农场的黑土水土流失(如沟蚀)的成因和危害

成因:

危害:

⑷ 沟蚀如不被及时防治,黑土区就有出现第二个黄土高原的潜在危险。结合鹤山农场的实际,简述治理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东北亚地区略图”,回答19~21题。

 

 

1.D国常派专家帮助A、B所在国防治酸雨,C国公民自发到A、B所在国植树,说明了

①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周边国家或地区

②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③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冬季A、B两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C、D两地,而C、D两地酸雨危害却比A、B两地严重,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降水               B.洋流、地形

    C.太阳辐射、盛行风         D.盛行风、降水

3.为了减轻该区域的酸雨,最佳途径是

    A.工业提倡使用无铅燃料        

    B.工厂将烟囱造高

    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

    D.大力推动使用煤气作为生产、生活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