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试分析黄土高原在能源基地建设中的主要限制因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江(长江安徽段)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利用江、浙、沪等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鸟”之机,形成了纺织、家电、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基地,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二:苹果喜欢气候凉爽干燥、土壤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环境。

材料三:陕西洛川属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9.2℃,年均日照2552小时,年均降水量622毫米.是最佳苹果优产区。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远销国外。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生活能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材料一中,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为____________,影响武汉至上海沿江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该区域沿海地区夏秋季节时有台风的登陆,可以利用_______(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动向,及时做好预报。(6分)

(2)一般而言,产业转移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导向型工业,对于移入地来说,要慎重考虑的是                工业的转移。(4分)

(3)简述大量流动人口对皖江示范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4)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洛川苹果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5)针对材料三洛川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提出解决的方法。(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有关问题。(15分)
材料一 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A)、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B)

材料二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C)和图C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1)结合图B,分析说明图A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5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6分)
(3)甲所在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试分析该省与鲁尔区相比的有哪些区位优势和劣势,并给该省能源基地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有关问题。(15分)

材料一  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A)、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B)

材料二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C)和图C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1)结合图B,分析说明图A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5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6分)

(3)甲所在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试分析该省与鲁尔区相比的有哪些区位优势和劣势,并给该省能源基地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的发展为“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该地区位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省区接壤处,煤炭资源丰富,在全国居首位。在新能源取代旧能源以前,该区将担负起全国性能源基地的重任。 目前,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的其他省份,由于资源锐减,煤炭缺口很大,优质动力煤将主要靠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供给。因此,从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发,充分利用该区优越的地理区位(该区与周边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有铁路干线相连,具有优越的全方位辐射条件)和丰富的煤炭资源,尽快建设跨世纪的大型能源基地,在神府、东胜、准格尔旗三大煤区形成近亿吨的规模,是关系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决策。
材料二 由于该区具有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劣等弱点,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将会带来一系列新的矛盾,主要是:基地建设与水资源的矛盾,基地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等。
(1)下列关于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接壤地区
C.地形平坦、完整、开阔
D.自然条件优越
(2)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具有的优势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本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_____工业。
(3)由材料分析,该区域建设我国大型能源基地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论述该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沪高速成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京沪高铁于2008年1月18日日在北京举行动工仪式,并确定全线建设总工程期约5年。京沪高铁土建工程的6个标段、40个工程点将陆续开工。

  材料二:现有的京沪铁路长度仅为全国铁路营运线的2%,但它连接着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承担着全国10.2%的铁路客运量和7.2%的货物周转量,其运输密度是全国铁路平均水平的倍,由于其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因此严重制约了沿线经济发展。

(1)

京沪高铁在北京举行动工仪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球公转在远日点附近

B.

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

意大利连日阴雨

D.

澳大利亚牧民正在剪羊毛

(2)

以下铁路线中与京沪高速铁路相交的是

[  ]

A.

哈大线

B.

浙赣线

C.

成昆线

D.

陇海线

(3)

沿线经过的华北平原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

[  ]

A.

干旱和洪涝

B.

盐碱

C.

风沙

D.

土地荒漠化

(4)

关于沿线经过的黄河下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枯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

B.

在汛期地下水补给河水

C.

在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

D.

全年河水补给地下水

(5)

影响京沪高速铁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

[  ]

A.

科学技术

B.

经济发展水平

C.

地形地

D.

城市分布

(6)

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将优先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建设,其目的不是为了

[  ]

A.

保证运输的高安全性

B.

节约土地资源

C.

方便铁路两侧的车、人通过

D.

降低建设成本,减少投资

(7)

列举京沪高速铁路沿线附近地区的世界遗产(至少三个)

________

(8)

京沪高速铁路将实现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旅客运输,该铁路在运营中可能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

(9)

据“材料二”,简述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

(10)

京沪高速铁路连接我国两大综合性工业基地,试分析这两大工业基地的发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区位因素。

相同点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