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试从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今后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8年,世界粮食、能源、原料等价格大幅上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粮食价格走势图:

(1)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价格涨幅最大的粮食是              ,涨幅为            ;伴随粮食价格的上涨,居民生活受到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B.西欧   

C.西亚                                            D.日本

(2)有专家认为,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是驱动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试简要说明理由。

(3)长江三角洲地区曾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如今每年需从外地调入大量粮食,简要分析原因。

材料二:全球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汇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是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4)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5)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第三次危机后国际社会怎样稳定世界石油价格.

材料三:从2007年年初以来,物价上涨似乎与我们的生活如影随形。有专家指出此轮物价上涨与以往不一样,有以下原因引起:①国际联动。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主要资源性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上这些上游产品均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价格上涨,会进一步传导到我国的下游产品,推动了国内物价的上涨。②资金输入。2008年前两个月份,我国外汇储备量超过1100亿美元,高于2007年全年外汇储备增量的1/4。③成本推动。随着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提高,国内的土地价格、资金成本近年来都处于上涨趋势。④需求转换。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转移的农村富裕劳动力成为了新增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中国的整体需求处在升级换代,从典型的温饱型在向享受型升级。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6)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政府解决当前面临的物价上涨问题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7)材料三中有关专家对此轮物价上涨原因的分析,蕴涵着哪些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3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3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材料一  上世纪80年代,年广九创办“安徽芜湖傻子瓜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被称为发家致富的楷模;1981年至1984年,年广九的雇工由3人发展到103人,仅1984年就纳税30多万元。这期间他依靠灵活的经营手段,将产品迅速打进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年广九成为中国最早的百万富翁之一。这时“资本家复辟”、“剥削”等帽子也都戴到了年广九的头上,有人提出要“办”年广九。安徽省芜湖市检察院也正式对年广九提起公诉。

(1)从材料看,上世纪80年代,私营企业面临什么问题后来是怎样解决的?

材料二  新华网南京2008年10月9日电中国农民的角色定位出现历史性变化。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生活到“农工商”全面发展“走出国门”,30年来,中国农民经历了几千年来发展变化最快的“改革开放”洗礼,生存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现在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活跃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农民的角色定位历史性的变化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出现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  中国各区域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变化图(左图)与中国工业制成品净出口比较优势变化图(右图)。

  (3)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布局类型并简要说明原因。

  (4)试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并简要说明原因。

    材料四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由于家庭承包经营的生产专业化、市场化、机械化水平都比较低,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今,安徽风阳小岗村大胆尝试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又让农民找到了一条向全面小康迈进之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5)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农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意义。

    材料五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平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则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根本原因体现的主要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