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分)A.旅游地理
材料一 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有“五岳之首”、“中华寿山”、“国山”等众多称号,但泰山两次和 “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无缘。在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后,泰山才正式列入第三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
材料二 泰山登山索道图
(1)简要分析泰山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的重要意义。(6分)
(2)读图可以看出,泰山上修建了登山索道,方便了游客。然而这一工程引发了诸多争议,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4分)
B.自然灾害与防治
凌汛是指冰凌阻塞河流,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图示意黄河某河段水系分布。
(1)读图分析图示河段容易发生凌汛灾害的原因。(4分)
(2)提出防御凌汛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6分)
C.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10年3月21日至22日,一次强沙尘天气侵扰我国,使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偏北地区、甘肃中西部、陕西北部、华北北部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西部偏北、南疆盆地等地的局部地区出现强沙尘暴。
材料二 图为“2010年3月21日至22日全国沙尘落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概述沙尘落区空间分布及其强度分布特点。(6分)
(2)简述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4分)
(10分)A.旅游地理
材料一 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有“五岳之首”、“中华寿山”、“国山”等众多称号,但泰山两次和 “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无缘。在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后,泰山才正式列入第三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
材料二 泰山登山索道图
(1)简要分析泰山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的重要意义。(6分)
(2)读图可以看出,泰山上修建了登山索道,方便了游客。然而这一工程引发了诸多争议,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4分)
B.自然灾害与防治
凌汛是指冰凌阻塞河流,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图示意黄河某河段水系分布。
(1)读图分析图示河段容易发生凌汛灾害的原因。(4分)
(2)提出防御凌汛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6分)
C.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10年3月21日至22日,一次强沙尘天气侵扰我国,使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偏北地区、甘肃中西部、陕西北部、华北北部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西部偏北、南疆盆地等地的局部地区出现强沙尘暴。
材料二 图为“2010年3月21日至22日全国沙尘落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概述沙尘落区空间分布及其强度分布特点。(6分)
(2)简述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4分)
[选修6—环境保护]
材料一 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容量较为富余,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并不显著。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
材料二 下图为三地居民对当地各项环境因素的评价分值,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分析东部地区农村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6分)
(2)请你提出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措施。(9分)
( 10 分 》 环境保护
材料一 下图为白洋淀水系图。
材料二 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流域内农业区位优势明显。上世纪 60 年代后。白洋淀先后历经六次+泪。近 10 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 0 .人们经过各种努力,白洋淀再也没有干涸,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白洋淀干涸带来的环境问题,井提出使白洋淀焕发生机的有效措施。
【地理一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5年2月16日,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材料二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图。
材料三下图中人口超过l亿的国家人口统计表
国家 | 美国 | 巴西 | 俄罗斯 | 日本 | 中国 | 印度 | 印度尼西亚 | 巴基斯坦 | 盂加拉国 |
人口 | 2.83 | 1.69 | 1.45 | 1.27 | 13.0 | 10.0 | 2.O3 | 1.3 | 1.24 |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下列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有何现实意义?
(3)读图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并说明原因。
(4)圈中所示国家中C02总排放量居第二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请你谈谈该国为控制C02排放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