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图7)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完成下表。(4分)
地区 | 优势条件 | 限制性条件 |
甲 | | |
乙 |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 |
丙 | | 旱涝灾害频繁 |
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图7)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完成下表。(4分)
地区 |
优势条件 |
限制性条件 |
甲 |
|
|
乙 |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
|
丙 |
|
旱涝灾害频繁 |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2分)
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关于甲、乙、丙、丁商品粮基地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A.甲地人均耕地多.热量不足
B.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水源不足
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力低
D.丁地光、热、水充足,旱涝灾害频发
2.图示粮食流通对西部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主要有
A.缓解粮食生产压力,增加人口数量
B.合理退耕还林还草,减轻生态压力
C.确保工业原料供应,促进经济发展
D.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利用资源
3.Q地区曾经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其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
A.河网稠密,地块小,土壤黏重
B.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劳力严重流失
C.城市化发展快,非农用地增多
D.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箱面积减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完成下表。(4分)
地区 | 主要优势条件 | 主要限制性因素 |
甲 | ||
乙 | 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
丙 | 旱涝灾害频繁 |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