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中.全属于社会经济方面的是 ( ) A.光照.降水.市场.水源 B.气候.机械.地形.土壤 C.市场.科技.劳动力.交通 D.城市.交通.地形.水源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中,全属于社会经济方面的是
[     ]
A.光照、降水、市场、水源
B.气候、机械、地形、土壤
C.市场、科技、劳动力、交通
D.城市、交通、地形、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中,全属于社会经济方面的是(    )

       A.光照、降水、市场、水源                   B.气候、机械、地形、土壤

       C.市场、科技、劳动力、交通              D.城市、交通、地形、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江(长江安徽段)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利用江、浙、沪等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鸟”之机,形成了纺织、家电、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基地,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二:苹果喜欢气候凉爽干燥、土壤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环境。

材料三:陕西洛川属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9.2℃,年均日照2552小时,年均降水量622毫米.是最佳苹果优产区。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远销国外。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生活能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材料一中,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为____________,影响武汉至上海沿江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该区域沿海地区夏秋季节时有台风的登陆,可以利用_______(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动向,及时做好预报。(6分)

(2)一般而言,产业转移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导向型工业,对于移入地来说,要慎重考虑的是                工业的转移。(4分)

(3)简述大量流动人口对皖江示范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4)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洛川苹果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5)针对材料三洛川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提出解决的方法。(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和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资料:山东省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千米,人口104万。20世纪80年代以来,寿光市采用了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技术,引进诸多国外蔬菜新品种,应用了大量生产新技术。短短几年,蔬菜大棚面积发展到了70万亩,年产蔬菜30亿公斤。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韩、俄等国。
寿光农业优势突出,农业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58.6%,但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1)分析图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区位因素。(答出三项即可得3分)
(2)根据资料和图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答出两项即可得2分)
(3)蔬菜属于易腐烂产品,能够销往全国很多省市并远销日、韩、俄等国,需要_______条件的改善和_________技术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2分)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寿光市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可以有______________。(3分)

A.观光农业B.无污染的绿色食品C.扩大用材林面积
D.生态旅游 E. 提高草场利用率,增加畜产品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和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资料:山东省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千米,人口104万。20世纪80年代以来,寿光市采用了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技术,引进诸多国外蔬菜新品种,应用了大量生产新技术。短短几年,蔬菜大棚面积发展到了70万亩,年产蔬菜30亿公斤。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韩、俄等国。

寿光农业优势突出,农业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58.6%,但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1)分析图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区位因素。(答出三项即可得3分)

(2)根据资料和图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答出两项即可得2分)

(3)蔬菜属于易腐烂产品,能够销往全国很多省市并远销日、韩、俄等国,需要_______条件的改善和_________技术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2分)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寿光市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可以有______________。(3分)

A. 观光农业    B. 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C. 扩大用材林面积

D. 生态旅游    E. 提高草场利用率,增加畜产品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